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1篇
【命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人只有一直往前走,才能把影子甩在身后!
——何东霖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立意】
材料只有一句话,用了暗喻的修辞,故而审题时首先要明确“影子”的内涵义。“影子”,可指自身的.负面情绪,如心中的痛苦、顾虑、犹豫、悲观、失落、烦恼等不利于前行的东西;也可以是自身得到的负面评价,如别人的指责成为自己心灵的包袱;还可以是种种阻止自身前进的负能量,如束缚、禁锢、传统、模式、名利等。
与影子相对应,“一直往前走”就应该指不能深陷于影子之中,要走出、摆脱 “影子”。
行文要涉及到两个方面。
“人”,可以是个体的“我”、群体的“我们”,甚至民族、人类。(个人的挫折印记要靠自己摆平,民族的耻辱烙印要在自强努力隐忍中摆脱,国家改革路上的问题,要在不断继续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从文体角度来说,选择写议论类文体会表较好把握;而从作文出彩的角度来说,选择写记叙类文体会更易贴近生活,写出真情实感,打动阅卷老师。
【评分标准】
“前行”与“影子”结合得好,有深度,文采好:50分以上。
“前行”与“影子”结合得好,影子意义明确:45分左右。
写到影子,但意义不明确;通篇除却开头结尾,不见“影子”踪迹:40左右。
只写了一个方面:30左右(25-35分)。
完全跑题:30以下。
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2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追思“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的活动中,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这样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还有两句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便是让我们心有所止,心在焉。钱先生学问做得如此出色,就是因为‘心在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请以“心要在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心要在焉
□向婧 深圳中学高三(2)班
庄周潇洒游于世间,文与可画竹栩栩如生,只因心在焉;量子论划亮了物理的天空;《悲惨世界》震惊文坛,只因心在焉。心不在焉,幸运的苹果便不会落在你的头上;心在焉,方能傲然立于天地之间。
心在焉,先要有一颗宁静的心。这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不为欲望所缠绕,这样才能做到用心专一。
电影《七宗罪》里年轻的警官,心有顾忌,被狡猾的_利用他的妒忌与愤恨,以及获得富足生活的渴望,而被引诱开枪,要在_中终老一生。相反,那个年迈的黑人警察,宠辱不惊,所有心思都花在抓凶手上,自然能明辨是非,没有卷入七宗罪的漩涡,此即心在焉。
心在焉,也要有不顾一切的勇气。很多时候,全身心投入是需要勇气的,要的是不顾他人的讥讽与嘲笑,要的是失败了从头再来的勇气。化学家格林尼亚曾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成天流连于舞会与晚宴,因此当人们得知他要去学化学时,纷纷嘲笑他,他的同学也都看不起他。但格林尼亚从不掩饰自己昔日的无知,一心向学,最终发明了格氏试剂,获得诺贝尔奖。没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前进道路上的一颗石子也能阻挡你的步伐,有了勇气,即使泰山临于前亦无所畏惧。
心在焉,更要有一种信仰。今天社会上很多人常常“心不在焉”,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信仰。他们终日碌碌无为,不知道为何而生活,更没有为之奋斗终生的信仰。这种信仰不限于宗教,而是对真理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不断探索。蜚声四海的瑞士表以其精确、优雅、纯手工工艺而畅销。制表匠们一直秉持着不差一分一厘的准则,终其一生都在不断追求更精确更优雅的表。有了这种信仰,才能做到心在焉,才能做到极致。
因而我们现在要心有所止,用宁静的心和披荆斩棘的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信仰,才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社会,更无愧于自己,方能傲然立于世。心要在焉,需要我们时刻铭记。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文章重点论述实现“心在焉”的条件,“宁静、勇气、信仰”,这正是当下的我们做一件事情缺少的精神境界,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三个分论点清晰,具有逻辑性。分析问题时,论据和论证结合紧密,三个层次整齐匀称。但文章有模式化的痕迹,论据较单一,缺少生活气息。
(深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刘艳平)
【非师点评】
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3篇
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全世界也都知道中国人勤劳,工作辛苦。但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最近撰文披露,据权威的盖洛普公司的一份调查,全球雇员的敬业度,中国籍雇员最低。
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中国人究竟是敬业还是不敬业?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请围绕此问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一、题目结构和任务解读
试题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陈述有关中国人的劳动态度:“勤劳”但“敬业度”最低。第二部分是对材料中关键词“敬业”的诠释: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第三部分是对考生发出驱动命令以及提出的写作要求。中国人究竟是敬业还是不敬业?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的?
题目由“勤劳”开头,由“敬业”的中心词语终结。很明显,“中国人”指的是勤劳的中国人,写作需要围绕“勤劳”的中国人是否“敬业”展开讨论,完成驱动型写作任务。本文的立意方向有三种:“勤劳”的中国人“最不敬业”;“勤劳”的中国人并非“最不敬业”;“勤劳”的中国人是否“最不敬业”不能妄下结论。
写议论文为佳,也可写成说理性或者表现型散文,还可以写小说。
二、立意与运思提示
写议论文的考生,可尝试从“是什么”“为什么”“是不是”“怎么办”“会怎样”“我怎样”等角度进行思考。
立意方向之一:认同中国人“最不敬业”。
(一)从“是什么”的层面思考
1、何谓“勤劳”
辛勤劳动。引申为努力劳动,不怕辛苦。
2、何谓“敬业”
(1)可摘录题干的解释: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
(2)可将工具书释义与个人诠释结合:新版辞海解释为“敬肃、不怠慢”“警戒”。所谓“敬肃、不怠慢”即对待工作首先要勤奋、认真;所谓“警戒”即对待工作要有危机意识,要理性,要寻求科学的方法。
(3)可整合古代经典的诠释:《礼记﹒学记》中有“敬业乐群”的说法。《论语?子路》中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之论,《论语?季氏》中曾提及“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孔子对“敬业”的理解是“执事敬”、“事思敬”。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所谓敬者,主之一谓敬;所谓一者,无适(心不外向)之谓一。”南宋理学家朱熹说得更明白:“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程颐和朱熹的观点比较相近,在他们看来,“专注,全力以赴”为敬业。
(4)可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做出“个性化诠释”。如,①敬业是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职业。②“敬”就是尊重,敬仰,谨慎,不怠慢,自始至终都谨慎不懈;“业”是指职业、学业、工作等。“敬业”,就是以一种恭敬的态度专心致力于自己的职业、工作或学业,做到心无旁骛,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义务感。③在我看来,敬业也可以理解为“爱岗”。即干一行爱一行,对自己的职业责任、职业荣誉有深刻理解和认识,以成为某个职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业内精英为职业目标。④依我管见,“敬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⑤我理解的“敬业”即珍惜自己的职业荣誉,怀着一颗敬畏、尊敬的心对待职业和工作,坚守本行业、本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多做为本职业增光添彩的事情,不做亵渎职业荣誉、给本职业摸黑的事情。⑥我以为,敬业是指对待从事的工作能做到勤奋、认真、理性、专业、精业。⑦敬业是指对待本职工作严谨认真,专心专注,全力以赴,成就单位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3、何谓“敬业度”
“敬业度”是对事业专心致志。是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敬业度”反映的是员工对公司投入的智慧、感情和承诺的程度,透视的是劳动者发自内心的忠诚度、归属感与责任感,其外在表现包括乐于宣传、乐意留下、全力付出等多个层次。也就是说,只有把从事的“职业”做到忠于“事业”的极致境界,基于认知自觉的“敬业”才会油然而生。
4、“勤劳”与“敬业”的关系辨析
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4篇
越王卧薪尝胆十载举兵灭吴;司马迁受宫刑却着出绝世名篇;贝多芬双耳失聪但谱出生命华章。他们都在“熬”。
熬,多么平凡的一个字眼,它不及“拼”、“抗”,包含生命的艰苦和挫折,但同样,他暗示着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决心。
面对挫折,“熬”出希望。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它们都在磨砺着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面挫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可能过程太过漫长,它们会一点点消磨你的激情,挫伤你的.斗志,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长时间的煎熬,喝不到好汤;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得不到好的成功。总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不管多么困难,前方总有希望的微光。
面对成功,“熬”出平淡。成功带来的喜悦往往让人迷失了方向,停泄不前,不少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后一落千丈,成为被人遗弃、鄙视的人。他们费尽千辛万苦得来的成功在短时间内毁于一旦,不免让人心生感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人追名逐利。想获得成功难,可孰不知守住成功却是难上加难,它必须经历时间的打磨,一点一点的看淡,最终熬出平淡。
面对梦想,“熬”出辉煌。如今的我们处在人生的转折点,“十年磨一剑,只待金榜题名”,可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风口浪尖丧失信心,变得迷茫、颓废,他们可曾想过,熬它个百十天,自己更上了一个台阶。自己的梦想便会更近一步?我想说,十多年的努力只剩下百米冲刺,熬下出便是辉煌。
“熬”代表了一种坚忍,代表了一种执着,代表了一奋起直追的信念。这正是我们当代人所缺少的,我们害怕付出太多,总是轻易的被打败,害怕多年的等待变成一场空。但不去熬,我们便不会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悟,不会想要去拼去自己一切去换取些许的成功,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成功后的喜悦竟是那么美好。
请“熬”出希望,“熬”出平淡,“熬”出不留遗憾!
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5篇
深圳一模《心要在焉》优秀作文点评(四)
16、心要在焉
犹记得,滴水石穿的专注面庞,铁杵成针的用心姿态。
这不仅是坚持与永恒,在他们面前的,是心在焉。
那篇明浅的文言《学弈》,至今仍可唱着不朽的音符。两人学弈,一人专心致志,一人思鸿鹄将至,同是弈秋教授,结果却迥然不同。是其智不如乎?非然也。
遥想流淌的汤汤历史,仍可清晰地看到李密骑牛的身姿。他拜史学家包恺为师,勤读诗书。通常,去包恺的路上,为专心读书,牛角挂着《汉书》,手捧一本,即使撞倒人了,似乎也还不知。
偶然间,于书中得之,唐朝的狄仁杰从小喜好读书。有一次,村里出了人命案子,村中邻里的小孩都跑出去看热闹,只有他仍在家里专心致志地读书,不为之所动。那专注的神情,即使隔着时空的限制,至今的我们仍能为之动容。
而夕阳西下,是谁在高声吟咏?是谁负薪晚归间手捧词句,用心专研?
朱买臣的读书声惊动了晚霞,从而酝酿了明天灿烂的阳光。在多年的心在焉后,显达的他依旧致力于诗文,就如往常一样。
当慧能跋山涉岭,拜弘忍为师后,研读佛经,时而陶醉深吟,出神入化,专心诵经的他心总在焉,不以外物为扰,终能得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仁者心动”的至高境界。
多少年后,我们总是怀想,历史的辉煌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他们似乎是太阳,是明星,其实不然。只是在他们心中,有一种心,一颗不动的心。
倘若人三心二用,看似做的事物繁多,却不然,相反,捧着一颗专心致志的心,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小草叶间有晶莹的露水,叶子的经脉里有更细致的纹路;我们会欢心地得知,成败的区别是一心到底有几用,梦想的实现是能否保持心总在焉。
当我们心在焉时,你将充满一种自信的理念,就像悠悠千百年前的大师身上所散发的不朽的永恒魅力。
若问何以成功?
历史的声音将千言万语汇集一起,以浑重坚定的格调告诉你:心要在焉。
评语:[53分]
该文摆事实,讲道理,用例丰富。从自然的滴水穿石到朱买臣的用心读书,有力地论证了“心要在焉”的论点。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正面紧扣论点摆事实,反面则用“倘若三心二用,看似做的事物繁多”一句,并大胆得出结论“成败的区别”“梦想的实现”。
作文所举例子除了第一个是“学奕”之外,其他的都是中国古人“心在焉”的读书事例(慧能读的经书也是书),文意就停在同一个层面上了,内容也就成了一个层面的简单重复,而不能更立体地、多方面地论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心要在焉”了。
该文的语言紧凑,较有意蕴。但是出现了不少病句,诸如“只是在他们心中,有一种心,一颗不动的心”,“梦想的实现是能否保持心总在焉”之类。(冷晓红)
17、心要在焉
有人云:“心要在焉,则一事无所(成)。”此“心”或非单指一颗专心致志之心,还有人之本心。所以,心要在焉。
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6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公园里,白杨高大,银杏十分矮小。一位父亲指着这两排树对孩子说:这些树都是小树苗的时候同时栽下的,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到后来,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生得矮小?孩子一时没有回答出来。父亲接着说:“孩子,你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的。”
(3)一位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说:车祸不是速度快惹的祸,就是速度慢惹的祸。开得太快,是自己撞上了别人,速度太慢,就是被别人撞上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题目分析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依据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可以从材料(1)、材料(2)、材料(3)分别立意,也可以从三则材料中部分组合立意或整体立意。
由材料(1)立意,可以写“要快”。若要更深一步,则需在论证“为什么要快”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快,是理性、沉稳的“快”,而非浮躁、盲目的“快”。
由材料(2)立意,可以写“要慢”。若要更深一步,则需在论证“为什么要慢”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慢,是理性、沉稳、坚毅的“慢”,而非迟钝、拖沓、懒惰的“慢”。
由材料(3)立意,可以写“快慢要适度”、“快慢要结合”之类。这是一种辩证立意。
至于从三则材料中部分组合立意或整体立意,由于材料(3)基本涵括了材料(1)、材料(2)的含意,所以这些部分组合立意和整体立意基本上包含于材料(3)中。
2020深圳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第7篇
嘉定区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_全集》)
范文:
遮掩掩下的自身利益至上,是当今世界主流。
这个世界很现实的,虽然欧美一直高呼民主自由,实际上一肚子男盗女娼,从来都是他们自身利益至上。只是不像一百年前那样的赤裸裸,在世界各处公然侵略、杀戮。至于俄罗斯,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从来都是赤裸裸的利益至上,能占中国便宜的时候从来没有手软过。其实,只要我们稍微认真看看这个世界,就不难认清这个现实。
为什么中国不能很好理解、贯彻国际利益至上?不能理直气壮的在国际上维护自身的利益?自身利益至上不难理解,只要我们放下孔夫子的仁义道德,就很容易发现这个现实真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尔虞我诈,不也是如此吗!
或许从孔夫子的儒家思想普及开始,中国人开始遮遮掩掩,开始要面子,老是讲什么仁义道德。仁义道德当然好,这也是我们要推广的理念,要推广的到中国社会乃至全球人类社会的理想,但千万不要被理想冲昏了头脑,把理想当成了现实就很麻烦了!
孔夫子提出仁义道德,周游列国想推广,结果在各国屡遭挫折,几次性命不保,最后郁郁返回鲁国。当时的客观环境,没有推广儒家思想的空间。到了汉武帝时期,天下一统,外患逐渐消除,儒家思想才逐步推广开来。现在的世界,很类似春秋战国时期,联合国就像软弱的周天子,那有讲认识道德的环境,奉行的是利益至上,儒家思想只能是我们倡导的理想。
把理想当成现实,不仅会丧失实现理想的机会,也会给国家发展、人民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可惜,许多人至今还没有看清现实,潜意识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幻中。_就很典型,在国内为了维护统治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可是对外国还是很讲仁义道德的,比如倡导并推行对日本以怨报德,放弃日本侵华的战争赔偿,结果受苦的是中国人自己。他很像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骨子里还是有天朝仁义道德的思想,姑息日本养虎为患,却让自己人民受苦。_战争以后,中国不再是整个世界(天下),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的一个国家,也就丧失了推行儒家思想的大环境—相对统一和谐的世界。
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儒家思想是我们的理想,讲利益是中国在行动中要真正贯彻的
-----------------------
材料:
一杭州市民不慎在晨练时跌入西湖,周围多人将她救起送至医院,见义勇为者为者中有一位八旬老人,被救者向老人不要一分一厘,但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宣传这件好人好事。
近来,南京城惊现一“失物招领”公司,实行失物招领方面的有偿服务。开业仅5天,便收集到了一堆战力品,公司在参考市场行情后定价:身份证50元;公交卡、银行卡20元等。
凡此种种,有人认同。有人反对。选择角度,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利益的追求与道德的缺失
最近惊闻一八旬老人勇救落水者,但是事后要求宣传此事;另有一南京公司开始办理失物招领方面的有偿服务。这一切都让人觉得难以想象,难道帮助别人就一定需要获得报酬吗?
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救人是值得表扬的。但要求宣传大可不必,救人的出发点应是把人救上来,并非为了宣传。失物招领公司这固然是一种利益的追求,但是这同时也是摒弃从小就被教导的“拾金不昧”的道德。
这种现象的.背后,透露着现在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背景。在现阶段的中国,利益的追求和道德的冲突到了应该重视的地步。现在社会上,大名鼎鼎的教授论文被发现抄袭的还少吗?这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声利益,而违反的道德的表现。连打工皇帝唐骏也随意捏造自己的文凭,这难道不是道德的缺失吗?我认为,即使是这个物欲横流的中国,道德也是不可缺少的,是十分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保证,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从小就被教导的道德,和国家长期的“素质教育”都被这个利益的追求轻而易举的打败了。
在这个以金钱为上的社会里,竟有人在电视上公开说:“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在这样的社会上,道德到底去了那里?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竟还有人为了结婚谎称自己的父母是企业的董事长,这难道不是道德的缺失吗?山寨机、假冒伪劣商品、盗版光碟;“三鹿奶粉”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可以损害人的生命吗?“_”何尝不是电脑公司的员工弃职业道德于不顾?司机送失款上门竟需5千元的费用?这些东西也是道德缺失的体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难道为了利益的追求,我们就可以不择手段,把道德抛弃了吗?
我觉得利益的追求可以在道德的领域内实现,超过道德的底线的利益就不用追求了,过分的追求只会让道德的缺失愈演愈烈,我希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我做起,这个社会越来越团结,中华民族雄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