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便利店前期工作计划(通用14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便利店前期工作计划(通用14篇)》。
便利店前期工作计划 第1篇
1、便利店在大数据时代中如何实现必备品的选择
利用双2/8分析法,寻找品类中的主力商品,通过商品集合象限的管理寻找首选品及必售品,并最终确定配送中心必配品清单,门店必备品清单,通过门店必备品销售概念有效提升快销品在店内的高周转及带来的高销售;
2、便利店品类绩效、结构、价格带、功能线评估分析
(1)商品菜单分析
(2)POSABC依据以及分析
(3)零售业品类构成健康分析
(4)货架调整依据以及销售预测分析
3、如何实现连锁便利店的营销策划活动规划
(1)促销的组织及目标管理
(2)现场促销推荐重要性
(3)促销陈列对销售的影响
(4)促销商品、道具、pop维护与管理
(5)促销后期库存管理
4、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便利店经理
(1)服务顾客;
(2)现场管理;
(3)陈列;
(4)促销;
(5)店经理岗位职责所具备素质能力;
(6)作业流程基础规范、信息系统使用、商品管理
便利店前期工作计划 第2篇
结点店如何做商圈调查?
结点型店铺的考察指标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三点,依次为周边环境、竞争对手、立地立位。对后两项指标只 需要定性评价即可。首先说立地立位,指的是店铺所在地理位置本身的优劣。如面宽(6米以上为佳)、是否有 台阶、显眼度、店铺形状等因素。这些指标基本无需量化,只要符合便利店开设基本条件即可。竞争对手的考 察也是一样,例如同业态店铺最好超过50米,对手的价格、营业时间、商品、服务等均在考察之列。(这里暂 不考虑商圈饱和度问题,因为目前很多结点型商圈都没有达到饱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该商圈的零售店铺 数量较多,一般来说,这个商圈的周边环境是适合开店的,这时候竞争对手的考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最后是 周边环境,这也是唯一需要量化的指标。这里的周边环境指社区、医院、学校等各种人群聚集的点。按商圈范 围分层来测定结点的人群。一般来说,把商圈划为三层是很有必要的,以半径50、150、300米为单位划为第一、第二、第三商圈。(当然不能形而上学,如有栅栏或小区出口在300米以外等情况,不能算在有效商圈里)居 民总体资料可从居民住宅区的居委会获得(现在小区基本都有介绍图),结合问讯小区的清洁工、小摊贩可以 得到更具体的信息。第一商圈的居民购物可能性:第二商圈购物可能性:第三商圈购物可能性=7:2:1。(经 验公式)再根据各结点收入水平来确定销售。
举例:某社区店位于小区主干道,除社区外没有明显结点。第一商圈的居民300户,第二商圈的居民700户 ,第三商圈的居民1000户,该店门前有效客流R=3000人
那么销售额预测如下:
商圈有效总户数=300+700×2÷7+1000÷7=650户,也就是说现在商圈的情况转化成50米内有650户,而50— 300米没有居民。
假设户均消费每天为5元,则销售额=5*650=3250元 注明:假设户均消费是有直接意义的,准确与否有一定经验,是综合年龄特征、收入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这里假设的是每户一周入店4次(每人1-2次左右),每次消费9元左右。只有大卖场和便利店集群开店时才计 算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确定销售:可支配收入一般是一个城区的平均数,对一个单独小区来说,参照系数难确定 ;就算居民购买力确定,如每月支出1000元购买食品和生活必需品,那么他到便利店来购买的比率也是无法确 定的。因此,认为经验的得出户均消费是更为直观的方法。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是没有意义呢?下一步 我们讨论便利店集群开店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回到前面,我们已经预测出销售额=5*650=3250元,这时候,我们结合门前人流预测法来对比销售。
假设该店门前有效客流R为3000人(社区店的进店比率为10%,客单为10元,每个公司的进店比率,客单都 不同,由MIS系统的社区店资料分析得出),那么我们可以得到销售额=300*10=3000元。好的,那么可以假设开 店后,由于店铺的吸引力门前人流会有一定增加,这样,我们就印证了销售额应该在3250左右。
结点店预测大概方法就是这样,如果商圈范围内还有其它结点或有其它明显竞争对手,则应相应增减,但 浮动范围一般不超过500元。
便利店前期工作计划 第3篇
…… 此处隐藏1118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