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毕业答辩年终总结(精选3篇)

毕业答辩年终总结 第1篇

答辩经验总结

一、题目选择不要又大又热,题目定位清晰

二、关键词紧扣题目,不要出现“建议、启示、措施”

三、各级标题设计一定要用心(自己设计):紧扣题目和关键词,层次分明,整体感强;语句简介明了,不要用问句,尽量不出现标点

四、论文要完整,前面要有“绪论:1.背景;2.研究综述;3.主要

研究内容与框架;4.创新点”

五、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

问题最好和前面发现的问题一一对应),前文引用的理论在后文中要有所运用,或者说,后文中具体分析所用理论前文要有所交代

六、引用数据要表明出处,不能用“据说”、“据统计”;尽量引用

最新数据

七、行文严谨,使用学术性语言,不要出现口语

八、文中的关键概念要弄清楚,以免答辩时哑口无言

九、PPT演示不是讲课,不要给专家上课,讲清楚自己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即可,时间尽可能短,你说的时间越长,专家就越有时间寻找你论文存在的问题

十、答辩时一定带一份自己的论文和笔,少说,多记

这是往年论文答辩时同学处问题最多的地方,大家要引以为鉴。

毕业答辩年终总结 第2篇

技术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叫李玉杰,1977年8月入路参加工作。1987年担任阜阳修缮工区区,1997年担任阜阳北驼峰打风工区工长。2000年顺利通过中级工职业技能鉴定,2005年顺利通过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入路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电务段的生产第一线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自己刻苦的学习并将书本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对铁路的一无所知到如今基本掌握驼峰空压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技术,逐步成为本工种的业务技术骨干。特别是2008年参加路局举办的驼峰信号设备工人技师理论班的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对空压设备的维修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驼峰其它设备,如道岔器、轨道电路等设备维修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到了许多驼峰信号的新知识、新理论。

1986年阜淮线开通车,那时的青龙山电务段全段用的是臂板信号机,色灯电锁器,而阜淮线上的是ZD6电动转辙机,这种先进设备由津浦干线引入青龙山电务段,大家都感到很难。于是87年我被任命为阜阳检修基地的工长,工区刚刚成立不久,人员少设备差,我带领工区的同志先后到蚌埠电务段,徐州电务段、天津信号工厂向人家学习维修技术。随后在岗位上开展小改小革的活动,先后自制了移位接触器的检测器,减速器摩擦带的研磨机。那时没有叉车就因陋就简的原则制造了转辙机的起吊装置,特别是转辙机的装卸和现场更换靠四人用手抬把抬,可是手抬把负重后四人用力不平衡就会转圈,很容易打滑,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转辙机砸伤,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于是我琢磨一阵子后决定在手抬把的前部钩上部焊上一个T字腿,这样抬转辙机时就限制了抬把的转动,这一小小的改正深受现场各信号工区的欢迎。于是给每个信号工区配备了一套改进后的手抬把。这点点滴滴的小事解决了电务段在这方面的隐患。因此我本人也多次受到电务段的表扬。1990年在电务段首届安全运动会上获得转辙机检修技术比赛个人第一名,并代表电务段参加分局举办的第四届安全生产运动会。我和其他两名同志一道夺取了分局转辙机技术比赛的团体的第一名,为电务段争得了荣誉。1991年我被电务段聘请为兼职教师。

1996年我被抽到阜阳北驼峰参加施工配合。那时人人心中都非常神秘:阜阳北编组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路网编组站,设备都是外国货,编组场里的洋人频繁出入,使我和其他同事一样心里都非常害怕。我们能弄懂是怎么回事么?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一样盯紧施工,看施工中有没有什么不到位的隐蔽工程,夜以继日的配合工作使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对驼峰的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为驼峰场的正式开通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7年3月15日阜阳北驼峰场开通试运营,我被电务段任命为打风工区工长。当时的段长喻章会找到我语重心长的说,“任命你为工长我是慎重考虑的,因为这个工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不供风,驼峰场就会瘫痪,影响很大”。从此

我牢记段长的这句话,一心放在工作上,放弃休息,对设备不懂就查资料、外出拜师学习,把空压机组拆卸反复研究它的结构和原理,对设备逐台整治,认真克服缺点。因为我和同事做了大量的工作。1997年阜阳打风工区被分局评为系统先进第一名,我个人也被评为电务段的年度先进个人。

阜阳北驼峰日均解体6000多辆车,作业相当繁忙,空压机每间隔20-25分钟就要启动,打风时间在20分钟左右,这样长时间频繁的工作对机组的检修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工区成立了TQC公关小组,找原因、堵漏洞。通过调查分析,在管沟中80多个150MM的大阀门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泄,因为管沟上有盖板,平常很不容易被发现,在加上沟内排水不畅,螺丝大部分已经锈死。于是我带工区的两名同志冒着盛夏的高温奋战三个月将80多个阀门全部分解、除锈、注油、紧固,部分密封材料损坏的给予更换。通过这次整治,很快见到成效,空压机的工作时间由每次20多分钟缩短每次15分钟左右,停机间隔时间延长到每次半小时以上。因此我将这一过程写成TQC成果汇报电务段,获得了电务段2000年度的TQC二等奖。分局在系统检查评比中对我和工区加大表扬,并将我们的材料整理推荐给路局参加路局2000年系统评比和经验介绍。我当时心想我干的活是累了点,可是给电务段创造了效益,并且得到分局的肯定和表扬,这是我作为一个铁路人感到无比自豪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01年,原来安装的各级排污装置由于长期在井下出现了锈迹斑斑,腐蚀非常严重。要把这些设备进行除锈,重新油漆,可是难题出现了,末端排污装置与主管道的连接口在控制阀门的前端,要想拆卸,无法切断气源;要是不拆,井下到处是污水烂泥就不能对其正常的维护,时间长了就会造成了漏气,影响调车作业的气源供给。我对污染排污装置的结构作了必要的调整,将控制阀门改在接口管的前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气源的流出,且不需要停风就可以拆除装置进行维修。于是13处排污装置都重新除锈、检查、油饰一新,消除了设备隐患,为阜阳北驼峰场的调车作业做出了小小的贡献。

2005年使用了8年地空压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技术改造,我受工长的委托全面负责施工的配合。由于前期我们一直使用手动、半自动控制机组的工作,而改造后将使用全自动操作,大家非常高兴。改造后投入使用的时间不长,放空电磁阀就不能吸起,排不掉风压,空压机就不能正常的空载启动,而带载启动,电流大直接冲击电网,同时对机组的安全非常不利。通过几次对电磁阀的维修发现,都是因为密封垫片破损造成放空电磁阀不能吸起,而电磁阀的垫片是一种橡胶制品,材质较差,怎么办呢?我就到地摊上买一些补鞋的皮革,回来后剪成垫片,经试用后效果很好,从此再也没有出现放空电磁阀的故障,几台空压机组一直在稳定的正常工作。

由于我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负责,多一点点的发现,开动脑筋想想,就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设备能够正常高质量的运转,保证了大动脉的畅通无阻。

这次技师考试是对我的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的进一步检验。又是对我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我入路30多年来,考评技师是我一直向往的目标,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我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适应现代化铁路,为维修设备,提高设备质量,确保行车安全,为阜阳北驼峰的畅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合肥电务段阜北电务车间综合工区

李玉杰

二00九年八月十六日

毕业答辩年终总结 第3篇

毕业设计过程是真正锻炼学生的重要一环。土建相关专业毕业设计一般都从最后一个学期开始,时间一直到毕业前一个星期,最后一星期准备答辩。而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当前情况下学生就业压力过大,由于有些学生毕业实习一结束,就忙于找工作,毕设一拖再拖,最终只能匆忙凑合,有些学生工作找好了,又无心思做毕设;另一方面,有些老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多,而毕业设计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因参加招聘会、面试、复试等原因不定期缺勤,很难组织学生集中开会,给予实质性的指导。如此种种错误认识和现实情况,使得许多学生的毕设“照搬”过多,“参考”过多,致使毕设成果成了彼二人设计的“改版”或“再版”,根本谈不上求实创新。因此,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要求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各种方式给学生指明,他们面临的社会竞争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作为大学生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点,而毕业设计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对所学知识最系统、最全面的检验,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是他们必须要认识到的一点;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选题对整个毕设过程做出详细的进度计划,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规定任务,以保证毕设的深度和质量,之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成果验收,评定各阶段成绩,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参考依据。然而,过于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保证毕设质量,此时,老师应当花更多的时间跟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动态,及时答疑,创造老师与学生之间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从而高效保质地完成毕业设计。“一丝不苟”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也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本保证。

二、重视毕设答辩指导

毕业设计答辩是毕设的最后一环,目前大部分高校是本人以PPT的形式展示毕设内容,由答辩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的,它是以面对面的、步步深入的问答形式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以口头的形式,简要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原理、依据、方法以及见解,并回答老师的相关问题。这一过程主要起到检验“产品”的作用,也能全面检查设计质量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口头表达能力,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取得更大收获。然而,历届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总有老师因为只是片面地要求学生圆满地完成任务,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毕设答辩的指导,造成了有的学生设计完成了,但没有全部消化,以致答辩过程中基本问题出现“卡壳”现象和“空白”区,甚至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在此环节,老师应当重视对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的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及早准备,明确重点,全面复习

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应从毕设一开始就启动,因而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地温习所学的有关各科知识,重点掌握专业知识。边设计、复习,边搜集资料。每个阶段过去,应对该阶段内容进行小结,对一些关键内容,如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计算等要进行必要的记载,以供随时复习查看。

2.阶段性总结所做工作,积累经验

土建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其涉及的深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因此,老师应当指导学生认真做出阶段性总结,找出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就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而且,讨论过后,学生的印象也会加深。

3.主动出击,克服被动心态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毕业答辩年终总结(精选3篇)》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bydbnzzjjx3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