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使馆遵守哪国的法律?

一、遵守哪国的

大使馆是国家派驻外国的外交人员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虽然外交人员有豁免权,但除了遵守本国的法律外还必须遵守驻在国的法律。

在驻在国也必须守驻在国的一切法律,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豁免权,但也不能违反驻在国的法律,违反了驻在国的法律,一样要被逮捕,甚至被驱遂出境。

大使馆驻守在那个国家 就l以哪个国家的的法律法规为准

二、现代中国外交哪四个阶段?

是3个阶段,分别为:

1、第一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独立自主”“不结盟”。随着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外交战略和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第二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外交经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激烈动荡与巨大考验。

3、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党的十八大——“和平发展” “互利共赢”。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前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扩展资料: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及做法: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1、中国积极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2、按照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3、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提质升级。

4、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拓展全球治理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是三个阶段吧

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3)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实行“无敌国外交”的策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同时,力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50年代,一边倒,倒向苏联。

2、60~70年代初,反帝反修,中速、中美关系对立。

3、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重返联合国。

4、70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务实外交。

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与苏联等国家建交。因为这时候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第二个阶段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因为这时候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个阶段是与周边国家建交。例如越南,缅甸。因为这时候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分为哪几个阶段

一、奠基时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开创奠基时期。

确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采取“一边倒”策略,坚定站在阵营。

3.处理好与各国关系,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外交艰难时期,主要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反对苏联的修正主义,与苏联交恶。

2.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与美国外交几乎完全中断。

3.联合广大亚非拉国家,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三、外交开拓期,主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1.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2.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正常化。

3.1971年,中国在亚非拉国家支持下,进入联合国。

四、外交新时期。改革开放以后。

1.1978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2.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

自此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国日益融入国际政治舞台。

扩展资料: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外交政策

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

一、“一边倒”(1949-1958)50年代——联合苏联“一边倒”

1、 “一边倒”,即倒向一边。

2、 “一边倒”的特殊背景:美苏对峙

3、“一边倒”的实施步骤:A:发展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友好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0年1月20日)B:积极谋求建立新型国际关系C:坚决反对美国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4、“一边倒”的影响:与西方完全决裂。

到1956年,中国建交国共有25个。(第一次建交高潮)

二、“两个拳头打人”(1959-1969)60年代——反帝反修两条线

1、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末,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两个拳头打人”,时间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中国转入大规模的建设,并试图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事务和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国也尝试着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这些变化,中国共产党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提出了团结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推进世界革命的新战略。

结果是中国逐渐走上了同时与美苏两个大国对抗的道路。整个60年代,“反两霸”是中国外交的主旋律和对外关系格局的特点。这个时期新中国的外交战略被形象地比喻为“两个拳头打人”。这是建国后中国外交战略的第一次调整。

2、当时国际背景:

美国仍继续推行其敌视中国的政策,它不仅保持其在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军事存在,还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则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在中苏边境和蒙古增派重兵,直至挑起边界流血冲突,从北面威胁中国的安全。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国曾希望通过谈判缓和同美国和苏联的紧张关系。

3、中国外交策略:

大力加强与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到1969年,新中国建交国家有50个。(第二次建交高潮)

中国坚决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坚决反对美国的战争叫嚣和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三、“一条线”、“一大片”(1969-1978)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1、一条线:指按照大致的纬度划出一条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的外面的国家(这就是一大片),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此时已经开始改变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办法来处理国际关系。

一大片:中国面向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中美关系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时期,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当时国际背景

这一时期,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苏联则在加紧同美国争霸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压力和军事部署。西欧、日本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亚非拉国家维护和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成为反帝、反殖和反霸的主力军。

3、中国外交基本策略

A:抓住契机,调整对美关系B:通过谈判,反对苏联霸权C:加强合作,拓展中间地带

4、成就: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这一阶段掀起新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又叫“无敌国外交”)

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说公道话,办公道事;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战争和霸权,我们就反对。

五、九十年代的外交

九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的两大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借口“人权”等问题,以政治、军事、经济手段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很不安宁。

面对新的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并创造性地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50年代中期,为了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新中国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昭示着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对外政策上也作了重大调整.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实行“无敌国外交”的策略,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同时,力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和苏联等国家建交,突破美国的外交封锁;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3、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4、和法国建交,打破西方资本主义

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和谐外交三个阶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大使馆遵守哪国的法律?》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dsgzsngdfl.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