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哪些区别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其他诉讼参与人中包括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一般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诉讼代理人一般是当事人委托的律师。

网友咨询: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哪些区别

律师解答:

(1)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固定的,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是不固定的。

(2)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3)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诉讼代理人广泛,如律师、公民、单位、亲友。

(4)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很多权利可以自己独立行使,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例如,一审后被告人表示不上诉,法定代理人上诉,则二审上诉人是法定代理人,但需注明一审被告人是谁)),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若无具体授权,则无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

律师补充: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有哪些区别》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fddlryssdlrynxqb.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