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的过程中,除了财产分割,更让人揪心的就是孩子抚养权的判定。孩子归谁,多数都是通过协商解决,就算上法庭,孩子的问题也是靠协商,实在协商不成,再由法院判决。
孩子的年龄
如果两个人都想要孩子,法院会怎么判决呢?首先,年龄节点很重要。要分三个年龄段来看,2周岁以下的,一般随母亲生活。除非母亲有特别不适合抚养孩子的硬性条件,比如:有严重的治不好的病,有吸毒、赌博、**等恶习,或者拒绝抚养子女的。
孩子已满8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法官会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和孩子谈话,征求意见。放心吧,法官比很多闹离婚的夫妻,更注意保护未成年人,所用语气也都是孩子能接受的,所以不用太担心孩子上了法庭会受伤,留下心理阴影。
2-8岁的抚养权争夺最容易出分歧,法院判决的依据是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也就是哪一方带比较适合孩子的成长,而不只是看哪一方最想要孩子。主要是综合两方面来看:优先抚养条件和抚养能力。
优先抚养条件
优先抚养条件相当于硬实力,非常重要,只要有了硬实力,就不用比较软实力了。具体包括:
第一,有一方丧失生育能力的。比如,女方过了更年期,或者女方切除了子宫,或者男方没有生育能力了等情况,孩子就会判给没有生育能力的这一方。
第二,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比如,男方常年在外地工作,孩子一直随着女方在某个城市生活,这要是判决孩子归男方,就属于改变生活环境。
第三,二婚的夫妻,有一个孩子要争夺,但其中一方在原来的婚姻中已经有孩子了,那么在这次婚姻中,没有孩子的一方就占优势。
第四,另一方患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轻微的疾病不影响抚养权争夺。例如,有的咨询者说,对方有胃病是不是孩子就能判给我?这严重的疾病,要严重到直接影响孩子健康,或者影响到带孩子的能力。
第五,父母条件相当,孩子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就是把孩子扔在老家、完全交给老人照管的情形,而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能力照顾。
抚养能力
如果双方都没有以上的条件,才继续比较抚养能力,也就是软实力。软实力包括:
第一,共处的时间,它在软实力中占第一位。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虽然一方有很好的经济条件,但因为太忙,没有时间陪孩子,需要雇保姆、请父母来帮忙,那么法官就会倾向于判给另一方,即使另一方方挣钱不多,因为对孩子来讲,陪伴比钱更重要。
第二,文化程度的区别。如果一方是文盲,或文化程度很低,另一方有文化,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学习和辅导,法官就会倾向于把孩子判给文化程度高的一方,但如果一方是本科生,另一方是研究生,文化程度的区别就属于不大了。
第三,收入能力。最好有稳定的收入,有利于要孩子。没有稳定收入,或者收入太少难以抚养孩子的话,就不占优势。
第四,居住条件。像在北上广一线城市,有没有独立的房产居住,会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孩子的安全感,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
但是,软实力中,最重要的还是共处时间,其次是文化程度等精神层面的软实力,收入能力、居住条件等问题,都放在靠后的位置。所以说,收入高低对孩子归谁影响并不大,只要收入够养活孩子就行。经济条件远远没有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来的更重要,而且法院还可以通过让一方支付另一方抚养费的方式来调整两方的经济差距。所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抚养权一旦确定了,轻易无法变更。当然,以上优先抚养条件和抚养能力都是要提供证据证明的:比如绝育证明、对方有孩子的证明、自己的父母在老家带孩子的证明、对方有严重疾病的证明;自己常常陪伴孩子的证明,比如接送孩子、辅导孩子学习等等,还有自己文化水平的证明,自己有独立住房、自己收入高的证明。
两个孩子的抚养权
如果你想要同时取得2个孩子的抚养权,很大可能是要付出惨痛的经济代价,或者是对方同意。如果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的,多数情况下2个孩子都一人一个,除非是一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国读书,或者一对双胞胎岁数又都在两岁以下,才有可能判给同一个人。
如果两个孩子都在2-8岁间,想一个人争取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该怎么办呢?其实有一个损招,但可能不太适合公之于众的说出来,能不能用,也需要自行去掂量。无论如何,要是一方想要两个孩子,最稳妥的方式,还是只有协商,让对方放弃。
抚养费
抚养费也建议靠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判决出来的抚养费,会比协商的低很多。法院的判决标准是:不抚养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按其月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没有固定收入的,参考其当年的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
抚养费一般是支付到孩子18周岁,但如果双方都同意支付到18周岁以上也可以,比如在离婚协议里写到22周岁,或者大学毕业为止,二者以先到为准的。法定的抚养费范围,包含生活费、基本的教育费、基本的医疗费用。如果有额外的意外事故或者治病费用产生,比如孩子摔伤、得大病了,现在的抚养费不够,可以另行起诉。
如果是协议离婚,建议除了基本的抚养费,其他费用少写,否则容易扯皮。例如,要求对方每个月负担孩子的课外辅导班费用的一半,这就容易出纷争。因为离婚后,再想找对方要钱是很困难的,如果约定很含糊,就需要你证明这个钱是必须花的,如果对方不认可,法院也不一定支持,就比较麻烦。
所以,不如都约定到抚养费这一个大筐里头,可以把整体抚养费提高,也不要弄那些含糊的字眼,因为太容易闹矛盾了。还有很多人问,能不能判决对方一次性给抚养费?一般也要对方同意给才行,毕竟数额不小;如果对方不同意,一般都判决定期给,也就是多数都判决按月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