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中如果出现了抽逃出资情况,应该立即报警处理,因为拖的时间越久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多,在达到了严重地步的时候会构成犯罪的,那么对于这个犯罪的构成是如何规定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法务时刻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股东抽逃出资罪如何构成
(一)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所谓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不仅人数多,且相互间关系非常松散,并有随股票转让的可变性,所以,创设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能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依照法律的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做的各项事务,如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政府报批、制订公司章程、举行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等。这些人和单位就是公司发起人。
(二)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对于由于某种过失造成虚假出资的,不应作为犯罪处理。例如对非货币出资的评估出现一些误差造成的虚假出资等。这是因为货币以外的财产价值不能自我表现,且经常在变动中,有些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本身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评估误差较难避免,只要不是故意的,都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为了稳定公司的及其正常运作,国家特地通过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方式、额度、转移出资或抽回股本的原则作了规范性规定,以实现国家对《公司法》规定的各类公司的监督管理。
(四)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根据以上内容的相关回答可以得出,在抽逃出资达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比如说已经严重损害到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或者是出现资不抵债情况,都会追究刑事责任的,一般在处罚中为5年以下,如果您还有相关可以致电法务时刻在线律师解答。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