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多少天
法律常识: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11天。
1、元旦1天;
2、春节3天;
3、清明节1天;
4、劳动节1天;
5、端午节1天;
6、国庆节3天;
7、中秋节1天。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法律常识:
法定节假日是指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国家法定节假日具体有: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工资问题。
如果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当天上班,根据法律规定,是可以得到平均日工资或小时工资的3倍工资的,即节假日加班工资等于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乘以300%。
如果用人单位不给相应的工资的话,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工资,员工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提起劳动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
法律常识:
国家法定节假日如下:元旦(1月1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5月1日);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