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的爷爷奶奶年龄到了80多岁的高龄了,现已买了养老保险已经几十年了。如今发展的越来越好,就是想了解下现在有没有什么老年服务的新。下面就由律师工作站小编为读者进行‘养老服务新政策’的相关问题。
2023年养老服务新政策
中国养老服务业五大发展趋势:
2017年,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成果显著,但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养老服务领域存在人才供给缺口大、分布不均,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另外,养老设施和机构的数量分布和服务功能,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养老服务业在扩充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将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1、精准化养老服务将更多依托老年人能力及需求评估
2、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将逐步建立
3、企业进入市场将更加注重市场细分及专业化服务
4、智慧养老将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5、公益力量将逐渐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力量
养老保险新政策:
一、第一类属于本地户籍,并在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青,可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满15年。这类人群的缴费标准为183.29元/月,这个补缴费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高的;按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标准,60周岁首次可领取养老金841元/月,65周岁首次可领取养老金1746元/月。
二、第二类属于本地户籍,曾经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大龄人员(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可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满15年。这类人群在工作经历方面无限制性要求,但是缴费标准比较高(893.6元/月)年递增5%,按此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费的费用为23万元;按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标准,60周岁首次可领取退休金1496元/月。
三、第三类属于本地城镇户籍,曾经与国有企业或县级、镇级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并已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女50周岁、男60周岁)的人员,可在工龄产生地自愿一次性补缴社保费满15年。这类人群的最低缴费标准为427.8元/月,按此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社保费的费用为7.7万元;按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标准,50周岁首次可领取养老金745元/月,60周岁首次可领取退休金809元/月。
这三类人都是可以进行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的,但是由于上述方式一次性需缴金额较大,所以大部分家庭都是难以承受的,一次可以结合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补缴社保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可以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一次性补缴15年;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的人员,可以按照最低缴费标准一次性补缴10年,补缴及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办理领取手续,不满15年的可延长缴费至满15年再办理领取手续。
国家养老政策
法律常识:
一、政府加强托底保障,加大对基层养老服务设施、乡镇敬老院、市县福利机构建设投入力度,优先兜底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基本养老服务需要,尽快建立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并通过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设置,建立起风险分担和防范机制,提升老人和养老机构应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政府制定完善长照补贴政策,引入第三方制定长照对象评估标准、并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监督。
二、简化登记审批程序,降低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门槛,落实税费减免、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建设、运营、培训补贴。大力推进运营体制改革,鼓励公办与民办、机构与社区合作,推进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发展,盘活闲置养老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社会效益。
国家出台的养老政策有哪些
法律常识:
国家出台的养老政策有:
1、加强托低保障,加大对基层养老服务设施、乡镇敬老院、市县福利机构建设投入力度;
2、简化登记审批程序,降低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门槛,落实税费减免、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
3、积极回应社会养老需求,将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法律依据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条
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三条
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
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523it.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