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高血压老年照护方案范文(汇总4篇)

高血压老年照护方案范文 第1篇

关键词:社区医院;老年病;高血压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后往往面临不少问题,有效的老年病治疗体系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在老年病当中高血压是现代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以为高血压具有并发症概率高、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进行研究可以提高社区老年人治疗意识和防范高血压并发症的意识。本次研究收集2015年1月~10月9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按照一般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两组在高血压复发人数与遵循医生嘱托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现将有关措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10月9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60~82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62~81岁,平均年龄为(±)岁。所有患者都符合高血压治疗标准,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具有可比性。

方法 96例患者中观察组按照一般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两组在高血压复发人数与遵循医生嘱托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健康教育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的过程当中,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记忆减退,因此必要的健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告知患者什么可以做,要经常保持,什么不能做,可以有效起到预防高血压的目的。指导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清新,避免噪音,保证睡眠充足,早睡早起。

饮食指导 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过程当中,饮食健康与否与对高血压的复发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治疗高血压防止高血压复发的关键所在,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护理当中,老年人由于年事已高,不知道在患有高血压后要注意饮食,有的老年人还抽烟喝酒对高血压治疗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当中,社区医院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制作一个详细的食谱,告知饮食应该注意事项。高血压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要对患者大力宣教,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和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少食多餐,限制盐的摄入。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现代疾病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方式,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辅助提高疾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帮助。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很多老年人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加上身体不适,对高血压治疗产生恐惧的心理,不能理解疾病的护理措施,对有效的护理措施采取拒绝的太多,因此在实际的社会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的过程当中,社区医生要详细的告知老年患者,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轻松、稳定,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赠送健康保健手册、杂志、介绍同病病友等。

药物指导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当中,科学有效的药物指导对防范高血压复发,控制血压具有重要的帮助。在社区医院的护理当中,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药物对治疗和控制老年高血压具有重要的帮助。社区医院护理人员搞嘱托患者要按时服药,正确的服药,提高药物的实际效果。药物防治高血压是老年患者最重要的措施。

2 结果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在复发人数为15例,遵循医嘱人数为28例。对照组在复发人数为5例,遵循医嘱人数为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发人数和遵循医嘱人数对比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3 结论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在进入老龄社会之后往往面临不少问题,有效的老年病治疗体系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在老年病当中高血压是现代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以为高血压具有并发症概率高、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6]。

本研究结果说明,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唐艳萍.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544-545.

[2]衣扬.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37-538.

[3]董翠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259-260.

[4]陈秀萍,郭B玲.老年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244-245.

高血压老年照护方案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高血压;护理措施;体会

年老本身就是病残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合并高血压更使患者处于较高的危险状态。有研究证明,对老年人高血压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预防并发症的成功率要高于中年人。为此,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加大了对住院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208例,女92例;年龄38~86岁,平均岁。住院期间根据患者掌握高血压知识、经济状况、个体差异开展护理措施。

2 护理方式

详细的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24 h内责任护士及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一般情况,以及掌握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病因知识、症状知识、危害知识和治病知识。除进行必要的体检外,着重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工作压力及家庭社会环境。

循环式教育

责任护士每天至少与患者接触1次,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包括戒烟、低盐、合理饮食、经常运动等),以及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即血压的正常范围,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危险因素、使用的药物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提供有关宣教资料

向患者与家属发放高血压健康知识小册子,使他们尽快掌握高血压的健康知识,加深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3 护理内容

心理指导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教育患者与家属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特点,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使病情长期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是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指导

教育患者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 ①低盐,每日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钠盐控制在5 g以下。②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水果,每日食新鲜蔬菜400~500 g,每日补充钙400 mg,钾1 000 mg左右。③减少脂肪摄入,忌食油炸食物和动物内脏,脂肪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适当补充鱼蛋白。④戒烟。

药物治疗指导

①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一旦确诊为高血压,要长期坚持服药,且从不间断,而且服用降压药时,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每日服药的次数、剂量、时间服药,不宜随便停药、改药或增减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②注意各种药物的副作用,特别要注意预防性低血压,从卧位(如睡觉)或蹲位(如入厕)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以防止脑部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首次服用降压药物时,应注意补足血容量、低剂量及卧床。

4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均有特殊性。因此,临床工作中要反复强化健康教育,提高老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配合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患者能自觉戒烟忌酒,注意运动,血压控制良好。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较低,主要与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有关。笔者的调查也有类似情况,追究治疗不依从的原因,为患者未理解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另外,有些高血压患者认为血压一旦降至正常后,就没有必要继续服药。针对这些原因,要反复向患者讲解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以及自行停药的危害等。通过健康教育,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血压均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意义重大。能使患者重视疾病,提高服药依从性,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信念,从而提高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控制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其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基本掌握有关高血压的基础知识与自我保健知识,减少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护理措施不仅能使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血压得到控制,而且出院后也能坚持接受治疗,定期到专科门诊复诊,大大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性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服药,促进病情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致残、致死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志诚.改善饮食营养习惯预防慢性病[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2,(2):11.

[2]叶晓青,刘雅玲,陈维清.高血压患者有关该病知识、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24-626.

高血压老年照护方案范文 第3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CNP。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血压的有效控制,健康教育效果,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NP可明显提高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规范护理行为,使患者受益。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高血压病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8-1181-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所设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我科将CNP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将2005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导委员会制定标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0例,其中男58例,女12例,年龄68~86岁,平均岁;对照组70例,其中男64例,女6例,年龄67~85岁,平均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70例接受传统治疗护理模式:实验组70例实施CNP。CNP表格内容以严格的时间框架为横轴,以住院患者的医疗护理流程为纵轴。内容包括:(1)医疗措施;(2)检查;(3)评估;(4)护理措施;(5)活动指导;(6)饮食指导;(7)健康知识宣教;(8)血压监测;(9)护理结果;(10)出院计划。出院计划单独设表,包括:活动、饮食、药物、自我监测、门诊复查。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士分发《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并进行介绍指导和评价。主管护士按当日CNP计划,观察病情,分析病情,实施护理照顾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若病情平稳(及病情沿CNP方向发展)则在相应的内容旁边“√”并签名;若病情有变化则在相应的内容旁打“x”。并给予相应干预或退出路径。

1.2.2 搜集资料及评价指标:(1)用药依从性;(2)血压控制;(3)健康教育效果;(4)护理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比较: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好30例,差40例。实验组:用药依从性好63例,差7例。

2.2 两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满意度比较:见表1、2。

3 讨论

3.1 CNP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CPAT即高血压患者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许多研究表明,用药依从性差是老年高血压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血压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影响高血压的转归和进程,以及相关的靶器官受损的程度。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有其特殊性如:记忆力减退、认知分辩率差、高血压知识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差等。实验组用药依从性好的百分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提高;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明显较对照组好。CNP的实施循序渐进、有张有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住院期间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的特点,反复讲解药物治疗的知识。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和降低高血压危害的目的。

3.2 CNP对健康教育达标率的影响: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由表1显示在高血压知识、药物指导、饮食及运动、自我监测5项内容中,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均较对照组提高(P<)。CNP的实施为患者采取的一套连续的、规律的、科学的、高效的护理计划,与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相结合,能系统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引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教育计划。克服了健康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和认知理念。从而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老年照护方案范文 第4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防治;综合护理

最近几年,老年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有着较高复发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发病率等基本特征,不但对老年患者的健康存在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由于心血管疾病有着较为复杂的病因、较多的种类,例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种类型的疾病与营养方面的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并且通过综合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2010――2012年收治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55例;最小年龄59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岁。本组患者中35例高血压患者,52例脑血栓患者,40例冠心病患者,10例双侧中枢性瘫痪,5例蛛网膜下隙出血,3例脑出血患者。本组100例患者通过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具有比较性(P>。

护理方法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本上通过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宣传健康教育知识首先向观察组患者宣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积极宣传相关健康教育的知识,同时将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告知患者。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全方位展示疾病的相关知识,重视对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性、危险因素的强调工作,对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对老年患者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应该要有合适的时机,并且有着多样化或者个体化的方式,医护人员还应该将心血管疾病相关预警因素向患者与家属全面讲解,让患者对自救方式、保健知识以及自我观察等全面了解,将生活上不良的习惯全面改变。

心理护理措施由于老年患者因为年纪问题有着行动不便等状况,常常会出现自卑、悲观等心理[2]。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全面了解,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轻松愉快的语气与患者交流,对患者的心理起到疏导的作用,确保能够将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负面情绪全面消除。

家庭舒适护理措施由于老年心血管患者因为血压波动、生物钟紊乱、睡眠颠倒、治疗时间长、有着较长卧床时间以及年纪较大等因素,较为容易出现复发性脑卒中疾病,所以,医护人员布置相对舒适、安静以及温馨的环境给患者接受治疗,使患者有着相对放松的状态,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的作息表,让患者生活周期处于正常的状态。另外,重视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效果,对患者血压变化严密监测,患者在治疗时应该对患者的意识、判断力等方面进行观察,避免患者出现跌倒的情况。倘若患者有着较为严重的病情,那么则应该每隔一段时间给患者叩背、翻身处理,避免出现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如患者无法正常服用食物,那么则应该通过鼻饲给予合适的营养。

预警护理干预由于老年患者有着较为迟钝的反应,发病时出现的疼痛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症状的掩盖,导致无法及时发现疾病。因此,医护人员应该重视采用早期预警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患者一旦出现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则应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救治方案全面启动,在防治疾病上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另外,老年患者在早上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意外发病的主要原因,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血压高峰等有着一致的节律。患者长时间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对血压升高的情况起到控制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合理地指导患者将生活上不良的习惯改变,并且通过相应措施对代谢综合征与高血糖等疾病进行预防,确保能够通过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干预[3]。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出院时间、发生危险因素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康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3防治措施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现今,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学上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防治是以不饮酒或者少饮酒、食盐量限制、肥胖控制为主。主要是通过充足体力活动、饮食节制等方面控制体重。同时还能够通过相应的预防手段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通过免除用药等方式应用在病情较轻的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上进行干预,通过辅助疗法应用在病情中度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上,采取相对措施对降压药的副作用、用量起到降低作用。

制定饮食计划良好的饮食计划对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启到良好的防治作用,给予患者摄入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低脂肪等食物能够有效控制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4]。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制定良好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的临床指标能够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

通过药物治疗与预防首先,医护人员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该将用药的副作用、正确方式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对血栓形成起到预防的作用。其次,对于患者的药物应用与危险因素应该给予纠正处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该长时间使用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最后,让患者根据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让患者随身携带缓解心绞痛的药物,确保患者在出现心绞痛的情况时给予服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视温度改变、身体保暖等,一旦温度出现下降的情况时,患者的血管则会出现收缩的情况,特别是在冬季有着较大气温改变的情况下,血管收缩会导致血栓堵塞,出现危险的情况。

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合理的运动能够使血液得到有效循环,对血压启到降低的作用。

控制患者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由于患者饮酒、吸烟等均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会引起慢性病、心血管病的病发,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防治工作、综合护理措施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无法将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合理的改善。所以,根据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将防治措施合理的改变,并采取综合护理完善的措施进行干预,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从根本上加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速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2(08:638-639.

[2]吴瑕.老年心脑血管病预防及护理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0,7(04:645-646.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高血压老年照护方案范文(汇总4篇)》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gxylnzhfafwhz4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