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推荐7篇)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1篇

1. 根据设计地区的气象,雨量记录及园林生产,游乐等废水排放的有关资料,推求雨水排放的总流量。

2. 在与园林总体规划图比例相同的平面图上,绘出地形的分水线,集水线,标上地面自然坡度和排水方向,初步确定雨水管道的出水口,并注明控制标高。

3. 按照雨水管网设计原则,具体的地形条件和园林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管网的布置,确定主干渠道,管道的走向和具体位置,以及支渠,枝管的分布和渠,管的连接方式,并确认出水口的位置。

4. 根据各设计管段对应的汇水面积,按照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渠支管到干渠干管的顺序,依次计算各管段的设计雨水流量。

5. 依照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再结合具体设计条件并参照设计地面坡度,确定各管段的设计流域,坡度,管径或渠道的断面尺寸。

6. 根据水力,高程计算的一系列结果,从《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或地区的给排水通用图集中选定检查井,雨水口的形式,以及管道的接口形式和基础形式等。

7. 在保证管渠最小覆土厚度的前提下,确定管渠的埋设深度,并依此进行雨水管网的一系列高程计算;要使管渠的埋设深度不超过设计地区的最大限埋深度。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2篇

水景作用:

1. 系带作用

2. 统一作用

3. 焦点作用

4. 基面作用

特点:

1. 亲和

2. 延伸

3. 藏幽

4. 渗透

5. 暗示

6. 迷离

7. 萦回

8. 隐约

9. 隔流

10. 引出

11. 引入

12. 收聚

13. 沟通

14. 水幕

15. 开阔

16. 象征

水景湖池设计:

在园林造景中建造人工湖和水景池,最重要的是作好水体平面形状的设计,其次还应对水体驳岸的结构进行设计,而水景结构中重要的水景附属设施。

内容:

1. 湖池平面设计

2. 水面与环境的比例

3. 水面各部分的比例

4. 水深设计

5. 岸线设计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3篇

雨水口:在雨水管渠或合流管渠上收集的构筑物。一般的雨水口,都是由基础,井身,井口,井蓖几部分组成的。

倒虹管:由于排水管道在园路下布置时可能与其它管线发生交叉,而它又是一种重力自流式的管道,因此要尽可能在管线综合中解决好交叉时管道之间的标高关系。但受地形所限,如遇到要穿过沟渠和地下障碍物等时候,排水管道就不能按照正常情况敷设,而不得不以一个下凹的折线形式从障碍物下面穿过,这段管道就成了倒置的虹吸管。

护土筋:沿着山路坡度较大处,或与边沟同一纵坡且坡面延续较长的地方敷设“护土筋”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4篇

给水特点:

1. 生活用水较少,其它用水较多

2. 园林中用水点较分散

3. 用水点水头变化大

4. 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

排水特点:

1. 地形变化大,适宜利用地形排水。

2. 与园林用水点分散的给水特点不同,园林排水管网布置较为集中。

3. 管网系统中雨水管多,污水管少。

4. 园林排水成分中,污水少,雨雪水和废水多。

5. 园林排水的重复使用可能性很大。

九、 水源选择原则,地面水类型

1. 园林中的生活用水要优先选用城市给水系统提高的水源,其次则主要选用地下水。

2. 造景用水,植物栽培用水等,应优先选用河流,湖泊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源,能够开辟引水沟渠将自然水体的水直接引入园林溪流。

3. 风景区内,当必须筑坝蓄水作为水源时,应尽可能结合水力发电,防洪,林地灌溉及园艺生产等多方面用水的需要,做到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综合利用。

4. 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园林中的生活用水使用过后,可以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再作为苗圃,林地等灌溉所用的二次水源

5. 各项园林用水水源,都呀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

6. 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及高氟地区,应选用含碘,含氟量适宜的水源。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5篇

给水管网的布置基本要求:

在技术上,要使园林各用水点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在经济上,应选用最短的管道线路,要考虑施工的方便,并努力使给水管道网的修建费用最少。在安全上,当管道网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时,要求仍能保证继续供给一定数量的水。

给水管布置形式:

1. 树枝形管道网

2. 环形管道网

喷灌系统设计:

(一) 喷灌的形式

(二) 喷灌机与喷头

1. 旋转类喷头

2. 漫射类喷头

3. 孔管类喷头

(三) 喷头的布置

(四) 喷灌系统的计算

1. 灌水量计算

2. 灌溉时间计算

3. 喷灌系统的用水量计算

4. 水头计算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6篇

1. 喷水池的地基若是比较松软,或者水池位于地下构筑物之上,则池底,池壁的做法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力学计算之后再做出专门设计。

2. 池底,池壁防水层的材料,宜选用防水效果较好的卷材,如三元乙丙防水布等

3. 水池的进水口,溢水口,泵坑等要设置在池内较隐藏的地方。泵坑位置,穿管饿位置宜靠近电源,水源。

4. 在冬季冰冻地区,各种池底,池壁的作法都要求考虑冬季排水出池,因此,水池的排水设施一定要便于人工控制。

5. 池底应尽量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严格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以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漏透。

6. 较大水池的变形缝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0M,水池设变形缝应从池底,池壁一直沿整体断开。

7. 变形缝止水带要选用成品,采用埋入式塑料或橡胶止水带。

8. 施工中必须将强对变形缝,施工缝,预埋件,坑槽等薄弱部位的施工管理,保证防水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9. 施工中所有预埋件和外露金属材料,必须认真做好防腐防锈处理。

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 第7篇

首先,是保证管道不溢流;如果发生溢流,将会对园林环境与景观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其次,要使管道中不发生淤积,堵塞现象,这就要求管道内的污水保证有一定的自净流速,这一流速能够避免管道的淤积。

第三,应使管道内不产生高速冲刷,以免管道因冲刷而毁坏;管道内雨水,污水的流速要控制在一个不发生较大冲刷的最高现在以下。

第四,要保证管道内的通风排气,以免污物产生的气体发生爆炸。只有满足了这些要求,管网计算才是合乎实际需要的。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公园湖水设计要点总结(推荐7篇)》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gyhssjydzjtj7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