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优选7篇)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1篇

如果有人问我合唱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我会回答“合唱队=指挥+合唱队员”。那么一直优秀的合唱队呢?当然是“优秀的合唱队=优秀的指挥+优秀的合唱队员”。

优秀的指挥

在排练过程中,他细致,专心,从不容一丝一毫的缺点从他耳边溜走,不断地发现问题,改变方案;不断地处理问题,提升效果。这也使许多老师无法理解指挥老师的分组联系法,觉得浪费时间,精神上的优秀我们都能体会到,真正指挥技术上的优秀我想我也没有能力在此评价,不过最终的优秀指挥奖第一名的成绩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吗?

优秀的合唱队

排练的过程是辛苦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合唱队是否优秀,只有在台上拿下我们光辉的成绩才能把评委折服。现在想起来我还记忆犹新。平时在讲台上收放自如的教师们,到了即将上舞台的时刻却心情紧张,有的急急提醒大家练声,有的再三提醒大家站姿,有的仔细检查服装,有的反复整理头发……不过到了上台的那一刻,个个精神抖擞,兴致高昂。

音乐响起了,我们调整声音位置,齐心协力把第一个音唱得激昂有力,从单老师脸上看到满意的表情后,我的心情放松了些,接下来的演唱自然顺利,不知道别的队员怎么样,至少我感觉自己每唱一句,脑海里都能浮现我们这些天排练的种种场景,大家投入的声音一次又一次掀起我内心的激动,直到最后一个音在单老师利索的收拍动作中结束,我们的一颗颗心都放了下来。大家对自己的发挥比较满意,都一个个等待着结果出来。

每次听到队员们为合唱队的表现叫好,就会兴奋不已,因为那是我们付出后的回报。

我们都为合唱队感到骄傲。

但是,那只是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个梦,是一个美丽的梦,我们取得的成绩也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成绩,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合唱队,只是一个业余的,为比赛或演出而才到得齐的合唱队。

现在,我们的梦结束了,我们要面对现实。在现实面前,我们还有可能痛快地歌唱吗?

所以,珍惜我们曾经拥有的梦,就算我们不再有如此美丽的梦,至少我们还有美好的回忆,它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2篇

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对我们音乐科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幸参加了由深圳教育学会和深圳合唱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合唱指挥大师班”。大师班特邀了加拿大汉密尔顿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欣斐拉泊罗兹教授授课。这次培训,不仅收获了合唱训练中的知识技能,声音的处理,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欣裴拉教授给我们传达的一种理念——学生学习需要兴趣。为期三天的培训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欣裴拉教授在作了礼貌性的问候和感谢之后,就直接提出了她对于合唱教学的理念,“合唱需要兴趣”。因为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加拿大学生的教育模式跟我们有着许多区别,我们国家团队意识比较强,强压式的团队意识不容许任何学生违反规定。但是在加拿大的学生很自由,教育没那么多规范去限制,所以学生想去合唱团就去,不想去,教师没有理由去责备对方。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面,教师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愿主动的加入这个队伍中来。要产生兴趣,首先就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欣裴拉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例如在课前,先引导学生专注,欣裴拉采用的方式很有趣,让学生模仿教师拍手打节奏,教师跟学生同时进行,你永远不会提前知道教师下一个节奏是什么,只能高度集中注意教师的手,打错了大家都发出开心的笑声,打对了大家又信心满满,这样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同时也非常快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原本我参加培训之前,脑海里无数次想象这位世界优秀的合唱大师会如何强调声音,如何强调技巧,但是我没有想到她给我们的第一堂课,是教我们如何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都来参加合唱团。因为在我们训练时遇到的困难大多是声音的处理等技巧性问题,因为有这样一个严格的团队规范,也就常常忽略学生的兴趣,这是我们忽略的问题,但同样也是我们组建合唱队遭遇到的棘手关键性问题。如果抛开强权,有多岁学生是自愿来参加?这个值得我们反思。

在接下来的几天培训中,欣裴拉教授一直都将兴趣贯穿于教学中,在理论中融入乐趣,寓教于乐。例如,深圳高级中学合唱团作为示范队伍,演唱了一首外国歌曲《the swallow》,在示范第13小节高音演唱处理时,为了更形象的表达由弱到强,轻拉起旋律线的感觉时,欣裴拉教授放弃了以往我们教师常用的手势引导,而是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弹力球,轻轻拉起球变大,向内使力球变小,借由小球的变化来控制学生的声音力度。非常形象也非常有趣,当然,欣裴拉的袋子里不仅仅只有这个助学的弹力球,还有会模仿人体口腔的玩偶,模仿声断气不断的橡皮绳,象这样通过感官,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的方式传授一些抽象的知识,的确事半功倍,也着实体现了欣裴拉一直致力于寻找更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

这次培训交流,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欣裴拉教授传授给我们的经验技巧,声音概念,还有针对学生兴趣特质所产生的“欣裴拉”式教学模式。这让我读到了“用心”二字,我们教师如果做到了用心,那我们坪中合唱队会越走越好。在这里再次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给予我们的宝贵学习机会,我也会努力完善自己,带领校合唱队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出发!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3篇

在这次培训中,浙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阎宝林老师在讲他训练8秒合唱团时,节奏训练的那部分,他会用非常多的形式来训练学生,一条节奏,他可以用拍手、跺脚、转圈、参加演唱不同的母音,不同的声部在不同的节拍上进入,还可以在一个音高上变化不同的节奏,变化速度、变化力度等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和谐,做好自己的动作地同时要听到别人的声音,并且不被其干扰。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让我感触颇深,我想把这种教学形式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识读乐谱教学也应该效果不错。我会去理论,探究。

从象山到杭州,平时只要3个半小时,可去的那天,正赶上大雾,几经曲折,在足足过了7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此次前去参加省第四届音乐老师合唱培训,尚未开场就让我感受了过程的艰辛,而在聆听了四天的合唱培训讲座与音乐会后,我更产生许多感触和感动,并觉得,只要有目的,哪怕再长的路程,再久的等待,也终会有到达目的地那一刻。

在本次培训中,最打动我的是两位合唱专家、一群合唱队员。 当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这位老太太已经坐在了嘉宾席上。和蔼可亲的脸上根本看出丝毫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的威严和架子。她那非常投入的讲课,让我们大开眼界。除了讲以外,老太太更多的都是亲自上阵进展言传身教的指导,她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用比较夸大的方式,引起学员们的注意,常常是一边用手指挥,一边用嘴不断地提醒着注意点,并且脚也不停地给出节奏型。说也奇怪,在她那手舞足蹈的讲课中,我们在坐的学员演唱声音马上有了质的变化。而她那种忘我的指导方式,更激起大家的阵阵敬意。在每个长达三小时的授课中,老太太总是忘我讲的过了时间。而在周六晚上的那场音乐会的现场指导中,她更是亲自上台,孜孜不倦地身体力行为队员们示范,讲解。她的举手投足无不告诉我们,她有一颗年轻的心,她有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在她的讲解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平时可以马上利用的教学方式,比方说双向多维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演唱一个声部的同时,伴奏必需要以和声的形式出现。以前我在合唱队排练时,往往都是学生唱哪个声部,就给哪个声部的伴奏。如今才明白,原来这是“毁”学生的耳朵呀!乖乖,得赶紧回去改正这个一直错误的方式。再想,其实这个方式用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一样,每个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多花那么一点点心思,那么,不仅会让我们的学生音准听力大有进步,而且我们的学生也不仅仅是那么几个愿意参加合唱队了。

刘老师的讲授很感人,她的演讲几度让我红了眼眶,当我悄悄的低头时,我发现周围在悄悄抹眼泪的也一样大有人在。

她没有自己的时间,她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合唱队的孩子们;她收养了由于家境突变的合唱队里的孩子整整六年;她带着学生看演唱会,她的先生通宵排队买票;她为了学生的排练,整个假期和学生一起在排练室打通铺;她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合唱队,她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那些孩子们知道,合唱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合唱能给大家带来除了比赛以外更多的荣誉和自信。 而在她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她的学生也一样让人感动,孩子们的演出屡次在国内外夺冠,当伴随着嘹亮的国歌,五星红旗飘扬在异国的那一刻,孩子们的尖叫欢呼声让在坐的学员们红了眼眶;当孩子们在集训时因为输了合作比赛而让声部长受罚做俯卧撑,全小组的孩子都默默的跟着做俯卧撑的时候,他们那句句稚嫩而肺腑的感言让在坐的学员们红了眼眶。当孩子们吃完饭一直自发的唱着歌儿从食堂穿过一个操场来到排练场地的时候,那天籁的`声音,那整齐的声音,那主动的声音,又再一次让在坐的学员红了眼眶。一直以来,我们或多或少的把合唱训练当成一种任务,而在刘老师的那场讲课中,我想说,原来,合唱可以让人那么感动。合唱队不仅能训练出好声音,合唱队更能培养出好品质,好人才!在刘老师的合唱队里,除了声音的美感,我想,学的更多的,是如何做人。 当然,刘梅老师除了有自己一套超凡的带队本领外,更多的还是她的合唱排练理念。以大带小是她带队的一个特色,通过以大带小,大的帮助小的,告诉学生如何在排练时进步学习效率,排练上,学习上,甚至是做人道理都是一样。她选团员的标准除了要音准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学员的文化素养,一个音色再好的人,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也一样理解不了歌曲的内涵。声音的概念,不存在以前说的必需要怎样的声音,哪怕是白声,主要是看需要。因此,允许各种声音存在,只要作品需要。让学生知道有各种声音,并知道各种声音的概念,时间一长,一个手势,就会领会,如有时需要靠前的声音,有时是靠后的,再如舌尖音、舌根音,从真声到假声的过渡等。训练时,热身很重要,身体的放松,气息的练习,发声状态的准备等。如嘴巴张得最大,最好四个手指竖着都能放下。吸气时,冷的感觉一下到肚子里。然后,再把这个感觉一下子掏出来。童声合唱训练要素,歌唱的正确姿态,两脚并拢,是很。一定要双脚与肩同宽,自然的站姿。在刘老师的演唱会上的作品,已经用到了音乐剧里的形式。要求老师学习最新的合唱理论,关注当前的合唱形势。指挥想要什么样的声音,舞台效果,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还有,我们如何让孩子做到你想要的东西。在很多玩的方式中,把放松,练声,气息,咬字、音高概念等很多内容整合在一起。

总感觉,在刘老师的合唱队里,她的合唱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她的合唱训练无时无刻不是和声音的美感与做人的道理想结合的,真的很值得学习。

周日的晚上还有一场合唱音乐会,当白发苍苍的团长为我们介绍他们的团队时,我的敬意油然而生。台上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在5_2岁,当他们唱起一首首熟悉的歌曲时,我那不争气的眼眶又红了,为了他们那年轻的心,为了他们那执着的心,为了他们那热情的心。长达一个半小时的音乐会,老人们在台上根本无暇休息,但是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露出倦容,没有一个人偷懒退缩。他们穿着华美帅气的演出服在台上时而青春激昂,时而端庄大方,他们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那一颗颗热爱艺术的真诚的心。演出过程中掌声持续不断,大家都为老人们的歌声而感动,整个会场都沸腾了,大家都站起来持续的鼓掌叫好,并且要求再来一首。

只有到了高处,才看到自己的渺小,只有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才能踏实登高,不断前行。此次的培训实在体会到了这点。回程没有了大雾的影响,比去时顺利多了,而在经历了四天的培训后,我的眼前也更明晰了,这既是巧合,又是一种暗示。我会朝着新的目的努力,并期待着自己的进步,期待着下次的学习。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4篇

上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合唱培训活动使我受益匪浅,认识到传统的合唱像我们展示的是和谐的人声,现代合唱则向我们展示了人声发出的各种各样的,非歌唱性的、非旋律的、非传统的和声学而现代合唱不是摒弃传统合唱,是在传统合唱的基础上,对人声的再创造。

中国中学是徐汇区一所历史悠久,校风严谨,办学质量高,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完中。艺术教育:合唱特色班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为进一步推进我校这一鲜明的办学特色, 根据徐汇区教育局初中招生计划,我校每年定期招收合唱特色班。声乐特色班以合唱为主。学生经过选拔进入特色班学习,都由一些喜欢音乐的学生组成。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合唱特色班的管理,制定了“一条龙”的严格管理体系:由分管校长陆玉琴、分管教导周乙平总负责、艺术总指导戴群及业务骨干教师业务骨干教师具体实施合唱特色班的教学任务。

学校重点配备了中学高级教师高海凤(区业务骨干教师,曾多次荣获个人声乐、综合类比赛一等奖)及资深声乐教师顾怡、钢琴伴奏教师戴群,并定期外聘专家辅导,为学生特别训练,确保特色班学生艺术课学习的质量。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参加区、市各类大型合唱比赛及艺术节活动。同时,学校对特色班学生的特色课学习将进行定期检查,实行动态管理。

在中国中学,合唱教学作为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特殊手段,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合唱课教学中,高海凤老师通过训练学生声部的均衡节奏与速度的统一,音色、音量的统一,咬字与吐字的统一,感情与表现的统一,起声与收声的统一,培养学生统一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的习惯。在合唱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具有比赛性质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会自觉地维护合唱中各项注意点,团结协作,力求演唱达到最佳效果。

合唱教学借助合唱艺术底蕴丰厚,形象鲜明生动,和声丰满和谐的优势,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的美育教育。学生通过演唱内容健康,艺术水平高的中外歌曲,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并在美的熏陶感染下,精神得到愉悦、滋养,从而提高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多年来,合唱特色班在区领导的关心下,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取得了好成绩。在2007年徐汇区“中国中学杯”合唱比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并以总分第一成绩荣获中学组一等奖并参与徐汇区优秀团队的展示演出。在2008年徐汇区合唱比赛中荣获中学组一等奖等佳绩。

以上是我本次培训的一点小小体会。在此,还要感谢周老师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这样的学习机会!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5篇

所谓合唱,即至少有两个声部,每个声部至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演唱。前面所讲的很多人一起唱同样的旋律应该叫“齐唱”。了解了什么叫“合唱”,在演唱过程中,他们就会清楚自己应该是哪个声部的,应该唱那条旋律。即使“唱跑”了,纠正起来也有个努力的方向。

识谱的注意事项

①.音准问题是关键对于音高概念模糊的合唱队员来讲,在多声部合唱中唱准自己声部的音高,并且排除其他声部的干扰,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里,我想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声部间互相干扰的问题。例如,排练《在太行山上》时,先带领每个声部的队员把自己声部的旋律唱熟,做到人人能准确视唱。这样分声部练习之后,由音乐老师来唱一声部,其他队员唱二声部,虽然刚开始还有些人会受老师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视唱二声部,但毕竟他们中有人旋律音高已经建立了,且“人多势众”,经过几次的反复磨合,也能较好的和音乐老师配合,从而将歌曲“合唱”出来了。然后,我们再将声部调过来,由音乐老师来唱二声部,其他人唱一声部。这种干扰队员们扛得住以后,接下来就要加大干扰的力度,方法是将视唱的声部由一半合唱队员来担任,另一半人视唱另一声部,多次练习唱准确以后,再将声部交换过来,如此这般多次强化训练后,合唱就基本成型了。

②.节奏把握要准确有些歌曲在演唱时,节奏的把握难度会大一些。利用一些较生动的语言或许能解决问题。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6篇

我很荣幸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为期5天的“魅力校园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和“德国合唱教学训练大师班”,首先要感谢领导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参加这个研修班。

此次大师班的主讲是我2011年有幸认识的着名指挥家、教育家陈_教授,参加此次大师班也是陈教授推荐我去的。通过培训我对于指挥的技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指挥就是打拍子,所以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指挥这个职务,其实不然,指挥是一个合唱队的灵魂,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合唱队员的演唱,一个指挥要具备1、对音乐的灵气2、动作的可视性3、指挥在动作练习中尤其关注对拍点和预备动作的掌握和对控制感的把握,作为一个指挥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如:正确的体位、正确的臂位、正确的手位,还有要有明确的指挥拍点,因为有了拍点才会有控制感,掌握了拍点以后为了让指挥的动作不太呆板所以指挥要有多样化的图示,比如2|4拍根据第二拍落点的不同就可以分为同落点、外落点、内落点、上落点、下落点打法,4|4拍根据第三四拍落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同落点、外落点、内落点、上落点、上上落点、下落点打法,单纯的掌握了图示以后还要注意图示中点和线的结合,才会使得指挥更加富有变化。

一个好的指挥必须做到能让合唱队员好开口唱合唱,那么必须要学会正确的起拍,起拍又分为拍点起拍和后半拍起拍,起拍以后还要用正确的收拍提示合唱队员结束演唱,这一切都做好以后,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还要掌握拍子不同类型的打法,如实拍、控制性虚拍、虚拍、直线拍和顿挫拍,还必须要打好分拍和合拍。这一切都做好的基础上指挥还必须具备左右手分开和配合,即两只手必须分开做不同的事,还要做到提示力度和速度变化。所以指挥的技法是很多的,当一个指挥拿到作品的时候必须要分析作品,再进行二度创作,根据具体的旋律来决定你所用的指挥图示以及挥拍技法。

参加完魅力校园合唱研修班以后,又参加了德国合唱教学训练大师班,此次来京的是德国非常出名的童声合唱团乌尔姆麻雀合唱团,合唱指挥汉斯。德。哥力德夫妇用非常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解了童声合唱中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并且带领老师们现场学习了德语版合唱练习曲,上课休息之余我拜托翻译老师跟汉斯教授聊了很久,他告诉我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童声合唱的训练是很艰难的过程,因为人声是最难训练的,因为它是活的,不像乐器那样是固定不变的,人声更具多变性,所以一定要坚持不懈。感谢汉斯教授跟我的交流,让我明白了童声合唱排练的艰巨性。

在北京的几天时间里安排非常紧张,有时晚上还要上课,所以要做其他的事情必须充分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或者是中午休息时间,在北京的这几天时间里我利用晚上和午休时间拜访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历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着名声乐教育家糜若如老师,跟老师聊了很久关于声乐演唱的问题,临走之前老师送了一本声乐教材和一盘光碟给我要我回去好好研究民族声乐唱法。

休息时间还拜访了曾旅居阿根廷男高音歌唱家、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声乐教授、硕士生导师晁浩建老师,到老师家以后老师先给我弹琴唱了首歌,随后就聊到了如何突破高音的问题,离开时晁老师送了两本光碟“突破高音声乐教学的实践与提高(男女声篇)”让我自己多多练习。二位老师是我在2010年认识的,但是一直保持了联系,二位老师的艺德值得我学习。在以后的音乐教学生涯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去研究。

在北京的'时间里有收获也有遗憾,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指挥的技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拜访各位京胡大师。

参加完指挥的研修班对我而言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将会继续努力的研究、学习合唱排练的技法和合唱指挥的挥拍技法,用最专业的知识、最新颖的方法、最科学的训练来指导童声合唱排练。

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 第7篇

童声合唱是一种高雅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既能培养小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发展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又能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美化他们的心灵,给他们带来快乐;而且由于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艺术活动,合唱的训练和演出是一个渗透统一指挥、严于律己的思想过程,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一支纪律严谨,具有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合唱队,能从侧面充分反映一所学校的面貌,因此,学校都应有反映自己校风、校貌的合唱队。那么,如何组建训练一支较好的合唱队呢?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觉得应从合唱队员的特色、合唱意识的培养、合唱技能的训练等几方面着手。

一、合唱队员的特色

合唱队员都应是学习认真、成绩优良;有较好的音准、音色、音域较宽,音乐听辨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较强的学生。经过考核,择优选拔,对于初选的队员进行短期预备训练,我在四至五年级学生中进行挑选。合唱队员的人数为40人。

二、合唱意识的培养

我把发声方法和唱歌技巧作为训练的重点,同时加强了识谱和视唱、节奏学习,为避免学生对学习合唱产生倦怠心理,我在做好基本教学的同时,还适当的教学生一些优美的歌曲,在平时的训练课上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听一些合唱歌曲,看一些合唱表演,学习他们的表演的技巧。这样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学生们良好的合唱意识将逐步养成。

三、发声训练

经常强调合唱队员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并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指导学生歌唱。练唱时要求声部平衡、音量适中。用“轻唱法”可以使学生的音色和谐、统一。当然,这里的“轻唱法”不是漏气式的“虚唱”,而应该是在有良好气息支持上的有控制的“轻唱”,是利用口腔和头腔的共鸣促使声音放松及高位置的歌唱。训练元音“u”和“ü”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刚开始练习合唱的学生支持气息,统一音色,提高声音的位置。如“u”能使口形收拢,声音集中,改变叫喊、压嗓的发声习惯,“ü”能使喉部放松,并使气息下沉,把声音位置提高到头部的后上方。练唱时,可在一开始唱一个长音,要唱得渐强,渐弱,注意控制气息,长音要持久。

四、合唱技巧训练

合唱比齐唱复杂得多,要唱好合唱歌曲,必须进行合唱技巧的系统训练。合唱的主要难点在于学生要注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掌握并唱好其中的一个声部,同时要求与其他声部平衡而又能融合起来。 另外,合唱队音量的控制也影响着合唱的效果。音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歌曲演唱时的力度表现上。指导学生用“轻唱法”将音色统一的前提下,训练学生扩展音域,发展头声。 这其中,也同样是在进行力度的训练。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发声练习时先作连音练习如:将练习时这种力度逐步带到歌曲演唱的强弱需要中去,其实歌曲中强弱的对比也正是演唱者音量大小的对比,合唱队员若能较好地控制音量的大小,那他们对歌曲的表现力也就大大加强了,当然,这种练习需要持之以恒。

五、视唱、听音训练

合唱队员应有良好的音准、节奏感和听辨能力,良好的音准是合唱队演唱做到和谐、统一的重要保证之一。

总之,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合唱队员共同完成。在下个阶段的训练工作里,我们将会投入更大的热情,把合唱队的训练工作做得更好,把合唱队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积极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合唱线上培训总结语(优选7篇)》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hcxspxzjyyx7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