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合伙人分手了,股权怎么处理?的观点吧。
在一个项目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合伙人之间闹矛盾、有纠纷,像是股权分配不合理,或者期间觉得合伙人不合适,利益分配纠纷,以及对公司的发展方向、经营策略无法达成共识等一系列的原因,都会导致合伙出现矛盾、散伙的情况。
比如三人组成的一个创业团队,但是没有提前书面的约定怎么合理分配股权,怎么来进行决策,怎么解决利益纷争,一旦出现纠纷,要么三人中有一个非常强势,能搞定另外两个,项目可能会继续发展。要么三人平等的协商解决方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如果这两种方案都不可行,那么这个项目就会散伙,愿意继续做的合伙人,需要另起炉灶来继续做这个项目。从实践来看,这种情况下,大多数项目都会死掉。
所以在进行合伙的时候就要书面约定,约定股权怎么分配,股权怎么退出,当出现纠纷,应该如何解决。
股权退出机制,简单的说,就是当一个创业项目,有三个合伙人,四个合伙人或者更多合伙的时候,当把股权进行了合理的分配的时候,要有一个退出机制的设置。
比如说在创业团队有3个小伙伴,之间的股权分配分别是70%、20%和10%。这种股权分配已经属于三个合伙人所有,甚至都已经在工商注册资料里面体现了。即便如此,为了保证创业团队的稳定性,就会要求已经分配完毕的股权要进行分期来实现,也就是说在股权已经分配给每个人的前提下,要最终拿到全部的股权需要分期来实现,一般来说是分几年来实现。
比如说约定好股权会分五年的实现,每年实现20%,或者每年也可以不平均的实现,比如说第一年实现10%,第二年实现30%,以此类推。但是在进行分期时间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期实现必须与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其他雇佣关系挂钩,原因就在于之所以要进行股权退出机制,就是为了创始团队能够全身心的在项目中进行工作,进行投入。所以,当他不能在项目中进行投入进工作的时候,他的股权也要随之进行调整。因为如果劳动合同关系或者其他的雇佣关系不存在,他持有的公司股权只是一个干股,就不存在所谓分期实现的必要了。
合伙人股权退出机制具体应该怎么来设置?
在合伙协议里面明确约定,三个合伙人必须在项目里面工作满5年,如果中途有人出现离职,股权就需按照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除了要约定好股权退出的价格、退出的原因,还必须约定好退出的程序。约定好退出程序之后,必须还要约定合伙人不配合、不履行退出机制的违约责任的约定。
也就是说,需要约定清楚,当退出的合伙人,不履行退出机制,不按照退出的价格,退出的程序进行退出的时候,必须向其他合伙人和公司承担严厉的违约责任,赔偿给其他合伙人和公司造成的损失。
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有代表性,团队在发展到一定阶段,觉得其中的某个合伙人不合适,没有达到其他合伙人的预期,这种情况下,希望这个合伙人退出团队,不给这个项目本身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应该怎么办?
目前的做法是这样的,根据合伙人分工、职责以及应该实现的工作目标,设定考核标准,通过考核标准,来达到退出机制的目的。
总之,如果合伙团队有预先有有一个书面的合伙协议和退出机制,当合伙人之间闹掰了,就可以要求按照退出机制退出股权,实现这个团队、项目能够正常发展。
对于合伙人分手了,股权怎么处理?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