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第1篇
一、设计(论文)依据及研究意义: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部位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它是一种爱的传递方式,可增加新生儿的情商指数,同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抚触可以增加胸腹肌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心肺活量。其成本低、易掌握,已广泛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1、主要研究内容:
了解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双手对婴儿进行科学的温和爱抚,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的感受器官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使婴儿感到安全、舒适,情绪安定,减少焦虑和烦躁。在舒适的抚触过程中,母亲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语言,愉快的情绪,母子亲情的交流与传递使这种良好的刺激作用于新生儿,使婴儿得到感情上、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安慰,使身心发育更健康。
2、预期目标:
二、设计(论文)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1、研究重点:
了解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
2、研究难点:
能够运用科学的婴儿抚触方法进行按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全社会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第2篇
研究目的:
1、了解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需要满足现状。
2、分析影响社会养老机构中老年人需要满足的相关因素。
3、了解成都市硬件设施较好的养老院供需基本情况。
研究意义:
1、为政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会养老机构的服务提供依据
联合国在1928年通过并在全世界实施的“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为年长者提供健康照顾,在此基础上寻求社会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适当平衡,国家和社会为弥补21世纪家庭养老的不足,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条件,并在政策和制度上提供有利的保障[1]。在老年人健康照顾方面,我国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在推广社会养老意识方面的力度不够[3]。因此,通过对养老院老年人需求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对老年公寓开发商的政策、法律、方向做引导,以及对于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做相应的规定和监督提供相应依据,同时也可以促进政府加强社会养老的推广和宣传,使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稳固发展。
2、为社会养老机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依据
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较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行业标准,普遍雇佣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临时工或是一些下岗女工。这些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专业培训,只是完成喂饭、送水等生活服务,无法考虑和满足老年人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事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本研究,为养老机构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3、为提高到养老院进行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及指导
如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越来越多,而且从以前的校园周边实践发展到深入各福利单位,特别是到养老院进行志愿活动。虽然如此,但是这些年大学生在养老院的志愿活动效果却并不理想,老人们的一些需求也未得到很好的满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老人们的具体需要,实践活动也成了自己的一厢情愿。为此,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开展能够为大学生到养老院提供高质量服务给予一些相关知识的方向性指导。
4、有利于拓展老年护理理论
我国老年护理研究进展比较缓慢。以老年护理为主题的文章绝大部分为老年护理经验、老年人心理护理体会等。面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来开展老年护理是老年护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面对老年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老年护理学应具备超前意识,加强相关方面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使护理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变化,满足老年护理工作的需要,满足人民卫生事业的需求。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1、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国外老年人需求满足状况,有人运用Z~R需求框架模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普遍把经济需求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需求及居住环境需求、活动需求、心理健康需求以及自我发展的需求。Barbara等人使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对马萨诸塞州的门诊老年病人进行了社会服务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有生理功能需求的有,情感角色需求,缓解疼痛需求,心理健康需求,社会功能需求,保持一般健康需求的有,保持生命活力需求。
2、我国的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状况,中国台湾有学者对养老机构内居住的残疾老年人未满足的护理照顾需求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些需求主要有全范围关节活动、梳洗、营养教育、运输、信息等需求,影响这些需求未满足的因素主要有老年人的年龄、受教育水平以及健康照顾者的知识水平。1991年由中国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1994~1996年由华东师大等组织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香港地区进行的城市老年社会服务的调查与研究等多类研究,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大多偏重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医疗保障方面,专门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的调查较少。
3、发展趋势
成都市作为一个人口较多的城市,老人养老问题较为突出。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__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_国籍并在_境内常住的人。全市20__年11月1日0时普查登记人口为11244272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人口为894820人,占登记人口的.[7]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老年人口绝对数字大,要面临养老问题的老年人多,而成都市养老院到20__年1月15日为止,根据市民政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成都市七区只有13家养老院,共有2438张床位供老年人入住。这些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要。这些养老院大多提供吃、穿、住、洗等服务,通过了解,市民政局对于养老院缺乏较为统一及具体的服务标准。
因此,有必要通过了解成都市养老院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及成都市养老院情况,为政府和养老机构改善养老院服务、限度满足成都市养老院老年人需求提供相应依据。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第3篇
一、题目(标题、文题)
l.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准确:用词应符合医学词语规范,准确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做到文要切题,题要得体,防止题大文小或用过时词语,例如“肺癌护理”,肺癌治疗可用多种手段,如果此文是关于肺癌化疗期间预防化疗药物反应的护理,用此命题就显得题目过大,不够具体和准确。又如乙肝表面抗原在国际文献检索中已普遍用hbsag表示,再用“澳抗”就不够适宜。
4.精练:标题用词应力求简短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切忌冗长繁杂,用词要字斟句酌,尽量省去一些非特定词,如“的观察”、“的研究”等,不需写成有主语、谓语、宾语的完整句型。但也不应过于笼统,过于简短,例如_中医护理”,题目虽短,却不能反映文章主题。文题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题中数字,应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包括作为形容词或名词的数字,例如“十二指肠”的“十二”不能改用阿拉伯数字。
5.基本格式:文题应居中书写,一般不设副文题,确有必要设时可用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亦应居中书写。长标题需回行时应注意词或词组的完整,并居中书写,使之匀称美观。
二、署名
三、内容提要
提要一般置于正文之前,主要作用是提供信息,便于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论文内容做大致的了解,以决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同时也便于进行文献检索。整理该文章……
1.提要内容应扼要概括地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宗旨和解决的问题)、基本步骤和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实验范围、分析方法等)、主要发现(重要数据及其统计学意义)和结论(关键的论点)以及经验教训和应用价值。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将研究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和最独到之处反映出来。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第4篇
课题名称:
内镜生物膜现状调研及手工刷洗效果的研究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
(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内镜进行检查及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内镜属于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国家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1] 要求使用后的内镜必须按照要求经过高水平消毒合格后方能用于其它患者。高水平消毒主要分为清洗(水洗和清洗剂浸泡)和消毒两大步骤:水洗是通过手工刷洗的方法对内镜进行初步的清洁,清洗剂浸泡是通过清洗剂的灌流清除内镜生物负荷,高水平消毒是使用消毒剂进行灌流处理使之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效果。
但由于临床内镜使用的高周转率、内镜本身结构精密度高、结构复杂、材质特殊,多数不耐高温、易腐蚀,使用后微生物和有机物残留,给使用后内镜的清洗、消毒带来困难,容易形成生物膜(Biofilm)。生物膜是微生物通过嵌入自身分泌的胞外多聚体物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 )而形成的不可逆的、紧密结合的结构群体,附着在有或无生命物体表面,并且表现为生长速率、基因转录和表型的改变[2-4]。由于生物膜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影响清洗消毒的效果,是造成消毒失败和患者感染的重要原因。
国内外的医学专家、研究学者对生物膜已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现将与内镜生物膜清除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叙述如下:
国外研究概况:
1. 内镜生物膜相关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但缺乏统一明确的内镜清洗规范。
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内镜清洗消毒及感染控制的临床指南和规范[5-12,社会、公众对于内镜清洗消毒失败的关注,也增加了临床内镜机构对于规范的遵从性、重视度[10] 。但是规范和指南对手工刷洗和清洗剂浸泡等具体步骤未能有明确的说明。法国健康产品安全署(The French Agency for Safety of Health Products, AFSSAPS)颁布的规范[6]定了刷洗的时间不能少于10min。美国消化护士学会(th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Nurses and Associates, Inc. SGNA)2010年最新颁布的标准中只规定了使用合适规格的清洗刷对内镜管道进行刷洗直至没有肉眼可见的污物。[11]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the .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关于内镜自动清洗机的指南中却提到,某公司生产的自动清洗机在机洗步骤之前只需进行床边预处理,无需进行手工刷洗步骤。[12]
FRANK M. MOSES和JENNIFER S. LEE对美国内镜机构的调查发现实行手工刷洗和清洗剂清洗的占70%;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内镜清洗刷的占66%;对钳子管道刷洗一次、二次、三~五次、>五次的比例分别为21%、35%、37%、4%。[13]究其原因,都是由于规范未阐述手工刷洗过程中清洗刷的选择,刷洗的次数、时间、速度等重要步骤,说明较为模糊,导致各内镜机构手工刷洗方法的巨大差异性,清洗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
2. 手工刷洗的作用对于预防生物膜形成及其清除的相关研究尚缺乏。
手工刷洗能够有效的清除内镜管道污染物已经被证实,Timothy S Charlton使用4种不同类型的清洗刷对内镜管道进行刷洗实验,结果显示刷洗步骤能够清除新的内镜管道中52%~96%的污染物和旧的内镜管道中73%~85%的污染物,不同的清洗刷对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也不相同。[14]
但是不同结构、不同型号的清洗刷对于内镜管道的手工刷洗效果尚未被比较与证实。由于生物膜都是牢固附着在内镜管道壁上,且更易于附着在损伤的管道部位,使得清除生物膜的难度大大增加。注气注水管道由于结构及管道细小无法进行机械清洗,而只能通过清洗剂和消毒剂的灌注达到清洗消毒作用,因此较钳子管道更容易形成生物膜,这在A. Pajkos等[15]对内镜管道进行的检测中也被证实。由此可见,有无实施手工刷洗对生物膜的清除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对于手工刷洗作用的研究,为内镜管道生物膜的预防和清除带来比清洗剂和消毒剂效果更佳的可能。
3. 内镜生物膜的存在经小样本实验检测证实,但无现状调研及相关因素分析。
Tom Coenye等[16]的研究估计人类感染的65-80%是与生物膜相关的。Linda Bisset等[17]对高水平消毒后且细菌培养为阴性的109条内镜进行PCR检测,发现有40%的内镜钳子管道有大肠杆菌DNA残留,提示这些内镜可能有生物膜的形成。同样在A. Pajkos等[15]对正在临床使用的13条内镜管道的检测中发现,有5条的活检吸引管道和12条注气注水管道形成了生物膜,其中9条尤为严重。内镜管腔表面的光滑程度与否对于污染物的黏附残留非常重要,如果管腔等的表面有纵向划痕,会导致球菌的积聚。[18]
对内镜生物膜使用临床调研的方法,开展调查问卷与实验室检测,了解生物膜的形成与内镜临床使用、清洗消毒间关系的有关研究尚缺乏。
4. 执行严格而有效的清洗流程是预防内镜生物膜形成的重要条件。
生物膜在内镜管道中的形成不乏报道,Linda Bisset[17]和A. Pajkos[15]的实验报道中内镜生物膜的发生率分别为40%和92%。有学者认为,通过清洗步骤就能够降低细菌生物膜在内镜管道中形成的机率。[19,20]欧洲消化内镜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Gynaecological Endoscopy, ESGE)颁布的《清洁和消毒技术说明》(2003)[5]指出,清洗是整个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如果手工刷洗的步骤没有有效的实施,残留在内镜管道中的蛋白质由于消毒剂得固定作用而促进生物膜形成,残留在管道内的有机物会影响消毒剂的消毒作用而最终导致消毒的失败[21]。不彻底的清洗与消毒间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生物膜的形成而引发内镜相关感染的发生。一旦生物膜在内镜管道中形成,仅使用常规的清洗消毒方法是无法将其有效去除的。[15]
因此,有效的消毒必须以合格的清洗为前提,这对于预防内镜生物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内镜管道内成熟生物膜的强抵抗性会导致常规清洗和消毒的无效,引发一系列的医院感染问题。
5. 有效的清洗对生物膜的清除作用受到普遍重视。
对于生物膜的清除,美国APIC(The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s in Infection Control and Epidemiology, Inc)指南[9]指出,能够减少生物膜的形成和活性对于减少内镜相关感染尤为重要,并强调彻底手工刷洗对此的重要性。Karine Marion等[22]的血液透析装置生物膜沾染实验表明,与消毒剂比较,生物膜的清除应该更重视清洗的作用。Jaeeun Kim等[23]的研究表明,生物膜中的大肠杆菌对含氯消毒剂的敏感性比浮游的大肠杆菌下降了8300倍。对于成熟的生物膜,使用含有季胺类化合物的消毒剂不仅不能去除生物膜,反而将生物膜固定于内镜表面,导致其更不易于被清除。[20]Karen Vickery等[24]的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的清洗剂能够清除内镜管道上0~65%的生物膜,其中不含酶的清洗剂Matrix能够完全清除生物膜中的细菌和EPS。由此可见,内镜清洗消毒的两大步骤中,清洗对成熟生物膜的'清除作用是更为主要的。
6. 生物膜形成机制的基础研究较为丰富,但是未能为预防生物膜及其清除形成提供依据。
生物膜最初由自由游动的细菌黏附在内镜管道表面,细胞与细胞间形成柱状和蘑菇状的信号交流结构,液体能够在周围循环。该结构使细菌最大程度的暴露在流动的营养下,而且减少了细胞废弃物的堆积。对于这些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外有细菌黏附机制[25,26]、微菌落结构机制[27]、饥饿相关抵抗机制、细胞间信号传递[28]以及特异基因表达[29,30]等理论已较为完善。
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大量的临床和科学实验应用于探究对生物膜的清除效果影响的研究。D. Lindsay在回顾了大量文献后,总结了目前控制生物膜的方法,包括:防止最初的微生物附着、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针对性的清除EPS和改变检测的方案等[4]。但是尚未有较好的、确切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因为生物膜对外界抵抗作用是复杂的、多因素的,当其暴露在不良环境中,其本身的结构即朝着抵抗该环境和抵抗微生物制剂的方向变异,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实验研究的困难程度[31]。因此仍未能有较好的、确切的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国内研究概况:
1. 内镜技术发展及使用普及,医院感染控制重视不足。
在上海,平均每30位住院病人或每70个门诊就诊病人中就有1人接受内镜检查[32],且该项比例仍在上升。部分医院存在日诊量过高,内镜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造成了内镜清洗消毒时间不够,消毒效果不达标等问题[33]。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对内镜清洗消毒重视度不够、资源限制、对规范执行力不强等不良现象,导致了内镜消毒合格率普遍偏低[34]的结果。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发生医院感染的隐患普遍存在。
2. 生物膜相关研究较多,但有关内镜生物膜相关研究较少。
在对国内文献进行检索时,有关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多为相关研究进展的报道。还有一些对其他医疗器械形成的生物膜实验研究,基本上都是体外进行,未能合理考虑临床实际情况。葛新[35,36]和陆烨[37等的报道均为不同细菌生物膜对消毒剂的抵抗作用,其结果都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曹勇的不同内镜洗涤剂对内镜管腔大肠杆菌生物膜清除力比较的实验研究[38],其研究结果与Vickery K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即非含酶清洗剂对生物膜的清除效果较含酶清洗剂更佳。部分研究使用的材料并非临床内镜材料,不能代表临床内镜生物膜的真实情况。[37]
综上,目前国内尚缺乏有关内镜生物膜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同时通过手工刷洗对内镜生物膜进行干预的实验性研究目前国内外均尚未见报道。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和需要,本项研究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内镜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和不同清洗剂清除内镜生物膜的实验研究),继续深入研究手工刷洗方法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首先开展临床内镜生物膜现状调研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了解内镜生物膜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 为通过清洗、消毒来防止生物膜的形成提供 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科学有效的指导,从而更好的防止内镜相关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 再通过对临床使用后的内镜和制作的内镜生物膜模型分别进行干预处理,同时对不同干预种类、次数等水平进行不同设置,采用内镜常规处理措施的多因素多水平的干预,分析手工刷洗方法对内镜生物膜的清除效果 。由于接近临床实际,对内镜的清洗消毒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为通过临床内镜的有效清洗来防止生物膜的形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__.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S].卫医发[2004]100号.2004:5-9.
[2]. Costerton, . Stewart, . Greenberg. Bacterial Biofilms: A Common Cause Of Persistent Infections. Science 1999:284:1318–1322.
[3]Rodney M. Donlan and J. William Costerton. Biofilms: Survival Mechanisms of Clinically Relevant Microorganisms.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02:15:167–193.
[4]D. Lindsay, A. von Holy. Bacterial biofilms within the clinical setting: what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know.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06:64:313-325.
护理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第5篇
护理专业的开题报告范文【1】 一、设计(报告)研究意义
该病例是本人在实习期间感受最深刻的一个患者。该病症病情复杂,病情较重,并且较为难护理容易复发,患者出现发烧、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该患者临床治疗多以退烧,止咳,抗感染补液,减少痰液分泌,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氧疗、改善呼吸功能、心理护理等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办法,高质量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有效抢救生命使患者转危为安至关重要,本课题(报告)研究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报告)主要研究的内容、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2.针对患者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烧等综合护理办法对提高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预期目标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给予吸痰吸氧、止咳、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舒适、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设计(报告)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一) 研究重点
肺炎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二)研究难点
针对肺炎患者吸痰的操作方法与效果观察
四、设计(报告)研究步骤(进度安排)
起止时间 阶段内容
① XX年7月~8月 选题与科研设计(含报告开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