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不同的讲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对婚前买房财产分割是怎样的?婚前赠予的财产离婚分不分?的观点吧。
夫妻婚前买房,在离婚分割的时候,要看实际情况如何,才能确定该如何分。如,一方在结婚之前用个人财产买房,并办理了贷款手续,也取得了房产证的。婚后由夫妻共同还贷,那房子属于其个人财产,离婚的时候不能分割。不过就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另一方可以要求予以返还。
1、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前办理了夫妻一方个人为所有权人的房产证,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该情形下的房屋为一方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但对参与共同还贷的配偶一方,有权要求对方对其清偿的部分予以返还。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共同还贷不论是用一方的个人工资还是双方的工资,都应认定为共同还贷。因此,有贷款的房屋在离婚时,共同还贷的一方可以请求对方返还还贷的房款。对于房屋升值的部分,也可以请求补偿。
2、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婚后取得房产证的此情形下的按揭房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予分割。因为在婚前一方以个人财产购买并按揭买房,婚后取得的产权证是对婚前买房的确认,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仅仅因为产权证婚后取得而认定是夫妻共同财产,就将出现一方完全没有出资却仅仅因为结婚而成为房屋共有人的现象。这一结果有违公平原则。
3、夫妻双方婚前以共有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共同还贷,婚前取得房产证且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的由于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认定房产归谁时的依据就是房产证上的名字。因此,此时极容易被认定为登记方财产。
所以此时,未登记方主张该房屋为共同财产时,一要证明自己在婚前为购买房屋履行了出资义务;二要证明自己婚前是基于双方均认可所购房屋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出资的。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证据,则房产就会认定为与一方财产,在分割时不予分割。
4、婚前夫妻一方父母参与出资购买,婚后取得房产证的根据法律的规定,夫妻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夫妻双方婚前以共有财产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共同还贷,婚前取得房产证且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的由于一般情况下,在认定房产归谁时的依据就是房产证上的名字。
在结婚之前就买房的,可能是一方用个人财产购买并且登记在自己名下,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登记在一方或双方名下,还有可能是一方出资购买但是却登记在另一方的名下。鉴于婚前买房的情况多种多样,并且当事人可能是全资购买也有可能是按揭贷款购买,所以在离婚的时候对该房产的分割就不同。
夫妻一方在结婚之前,因为他人的赠与而取得的财产,一般是按照夫妻个人财产对待处理的。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这样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如果之前离婚的话,就不能作为共同财产分割。
一、婚前赠予的财产离婚分不分
结婚前赠送的财物在结婚后是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作共同分割。
法律依据:
《婚姻法》
第18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19条 “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一切收入,包括:
1、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稿酬、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等。
2、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受赠或受遗赠所得财产。
3、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
在确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的范围。
2、复员、转业军人的医疗费归本人所有。如果结婚多年,夫妻共同生活较长的,可按共同财产对待。对夫妻婚前财产或婚后财产无法确认的,视为共同财产。
3、应将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加以区别。
既然是在结婚之前就取得的财产,不管是因为赠与还是什么原因,那么就应该认定为夫妻个人财产。结合《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在结婚之后也不会因为婚姻关系的存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那既然不属于共同财产,在离婚的情况下也就不需要做出分割。但,如果是在结婚之后因为赠与而取得的财产,除非是明确只归一方所有,否则是可以作为共同财产的。因此,夫妻在离婚分割财产的时候,应该注意区分。看受赠与的财产究竟是在那一阶段取得的。
对于婚前买房财产分割是怎样的?婚前赠予的财产离婚分不分?的看法,文章内容就讲解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就请寻找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