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意气风发的两个人,在柴米油盐中争吵不断,到了只能以来结束这段婚姻。婚前房产作为婚前个人财产,婚后理应归个人所有,但这其中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婚前自己做公证离婚房产怎么办?
婚前自己做公证离婚房产,是指在婚前通过公证的形式约定,婚后取得的房产归个人所有。这种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离婚时,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归属个人。
那么,婚前自己做公证离婚房产具体怎么办呢?
1、婚前达成协议
在婚前,双方就婚后房产的归属问题达成一致,并以书面形式载明在婚前公证协议中。
2、进行公证
婚前公证协议需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公证处对协议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并出具公证书。
3、办理房产登记
公证离婚房产办理房产登记时,需要提供公证书,证明房产属于个人财产,才能进行产权更名。
4、离婚时分割财产
离婚时,根据婚前公证协议,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无需分割。
需要注意的是,婚前自己做公证离婚房产,有两个前提条件:
房产为个人财产:该房产必须是婚前个人出资购买,或通过继承、赠与等方式取得,否则无法公证离婚房产。
公证书合法有效:公证书必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处必须对协议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否则公证书无效。
婚前自己做公证离婚房产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离婚时对房产归属的纠纷,保护个人婚前财产。这种方式也有以下缺点:
不可撤销:公证书一旦公证生效,就不能再撤销,除非双方协商一致。
不能随意变卖:房产属于个人财产,不能随意变卖,否则需要征得配偶同意。
不利于家庭和谐:婚前公证离婚房产可能会引起配偶的不满,影响家庭关系。
在婚前公证离婚房产时,需要慎重考虑,充分了解其利弊。如果对婚前自己做公证离婚房产还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获取更为详细的法律建议。
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不知道如何处理,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欢迎在本站免费咨询律师,我们为你提供专业、详细的法律建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