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协议是指当事人通过谈话等口头语言表达达达式达成的一致协议。口头协议,与书面协议相比,口有协议是随意的,在履行中很难对当事人形成约束力。那么,口头协议有效吗,口协议的效力怎么样?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口头协议有效吗?1、口头协议效力的法律规定
(1)《合同法》第10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也就是说,原则上口头协议是有效的。除、等14种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外,当事人都可以约定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只要合同双方都认可所订立的口头协议,口头协议是有效的。
(2)《合同法》第52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应对口头协议风险的对策
口头协议合同双方发生纠纷时,一方向法院起诉,但此时就出现了口头协议难举证的问题。大家可采取几种方法应对风险。
(1)订立时录音、录像或者无利害关系第三人在场
双方订立口头协议时,可以对商议、订立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或者在订立时双方合意找一个与双方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场见证,该录音、录像、证人证言在日后发生纠纷时可作为证据使用。
(2)交易中沟通、交谈保存书面记录
双方交易过程中,沟通、交谈尽量采用短信、微信、QQ等方式,可以留下书面的交谈记录,作为日后维权之用。若以电话沟通为主,当事人可将对话进行录音。
(3)转账或当场交付留凭证
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后,一方付款时,通过银行或网上支付等进行转账,一方在转账时可备注转账的事由;或双方当场现金交付,都需要保留相关的转账记录或收据,待以后维权之用。
口头协议方便快捷。口头协议不存在无效的情形,且该协议可采用口头方式订立的,那口头协议一般是有效。但口头协议存在一定风险,在发生纠纷时,维权举证难。
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减少交易风险。正所谓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二、口头协议有法律效力吗?1、如果有证据能证明存在口头协议,口头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2、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3、但如果没有人证(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和无证来证明口头协议的存在,是很难认定有口头协议的。
口头协议一旦诉至法院,主张方要提供当时发生合同约定行为的证据,这类案件由于证人证言的随意性很大,很难予以采信,这时就需要主张方提供当时履行合同时的间接证据,双方履行时,往来的传真、电子邮件、票据、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等。
三、口头合同有效的适用情形口头形式的合同是指当事人以直接对话的方式或者以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订立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在自由市场买菜、在商店买衣服等。现代之所以对实行不要式为主的原则,其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须当事人约定。
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总结: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口头协议和一般合同没有区别,只要内容符合法律要求,不损害公众的利益,都具备法律效力。口头合同是合同形式的一种重要表现,除非是法律上规定的,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否则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专业提供合同拟定、的相关服务。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