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等。
2、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的支付情况,以及加班工资的计算和支付等。
3、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要求补缴等。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遵守法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5、劳动安全卫生:涉及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如用人单位未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等。
6、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提供职业培训或职业技能鉴定服务等。
7、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涉及工会组织的权利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行使等问题。
8、其他劳动权益:如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的隐私权、名誉权等。
建议参考:
1、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以便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协商解决: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双方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解决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方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3、申请调解: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会和企业代表组成的机构,负责调解劳动争议。
4、申请仲裁:如果调解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由劳动行政部门、工会和企业代表组成的机构,负责仲裁劳动争议。
5、提起诉讼: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以上内容具体告诉你关于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的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本文还介绍了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的具体流程。相信你已经从文中得到了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您还想咨询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包括哪些方面?的相关问题,可以咨询相关律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