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分割之后,可以按照法定顺序继承,也可以按照来继承,但前提是被继承人留有遗嘱,若是没有遗嘱,就只能按照法定顺序继承,由第一顺位继承人平均分割,若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位继承遗产。
一、怎么继承的?
1、拆迁中原主人去世,拆迁安置房和补偿款算遗产,如果被拆迁人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确定怎么分,应当按遗嘱或遗赠协议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和遗赠协议,走法定继承,应当由被拆迁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共同继承;如果没有以上人员,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房屋继承,一般是协商分割,如果继承人之间有纠纷,不能协商一致的,应当起诉到法院,拿到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后再分割。
2、如果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继承。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院提起诉讼。
二、父母离婚财产能否分配给孩子?
不可以,一般来说,家庭财产是由夫妻两人通过劳动积累的,未成年人尚未参加劳动,无经济收入,因此,在父母离婚时,未成年的孩子无权分得家产。
当然,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得个人财产,并受到保护。因此,夫妻双方离婚时,不能将属于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当作予以分割。
夫妻俩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离婚财产纠纷可以上诉几次?
实行的是二审终审制度,也就是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后,当事人不服的只能提出抗诉或者再审,而不能再上诉。
起诉离婚没有次数要求,法院驳回后,女方依然可以继续上诉。至于女方起诉离婚能起诉几次,并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在司法实践中,女方起诉需要两次,第一次起诉法院往往不判离。等再起诉的话,没有特殊情况法院会支持女方诉讼请求的。
离婚之后可以按照法定顺序继承遗产,父母办,财产是不能分割给孩子的,不符合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对婚内共同财产有共同管理的权利,离婚时需要进行分割,遵循的是男女平等的原则,平均分配就可以,如果存在过错行为导致离婚的,对过错一方可不分财产。
分享到:上一篇:
下一篇: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