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是能够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侵犯找当地的人院或政府部门进行申诉,并且要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即可。
一、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
《中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二、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侵犯找哪个部门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政府部门申诉。而法院也必须受理老年人主张合法权益的诉求。人民法院以及有关部门不可以推诿拒绝老年人的合理诉求。法务时刻提醒您,当老年人与亲属发生纠纷(赡养及抚养又或是经济纠纷时),可以向负责调解部门进行申诉,再由调解委会负责与家庭成员沟通,达成和解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1.应对老龄化成国家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这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下称新《老年法》)的修改灵魂,并贯穿整部法律。这是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而增加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和法律原则,具有特殊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
2.重新定位家庭养老:新《老年法》将原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并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是指对照料老年人的家庭给予扶助和支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包括支持家庭养老的免税政策、津贴政策、弹性就业政策等等。
3.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突出精神慰藉的内容,是新《老年法》最具人性化的体现。对于“常回家看看”是否应当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社会上曾有较大争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