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历史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1篇)

简介:法务时刻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1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法务时刻网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1篇)》。

历史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第1篇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全面复习《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内容,然后进行专题复习,进行高考备考工作,以备战20xx年6月份高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每星期授课7节,授课时间16周,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选修、《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和《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册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专题复习。

2、要求学生掌握教材内容中的历史基础知识,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教学,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备课小组集体的力量,力求有最优的教学方案。

5、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保持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使学生以自信、积极的情绪状态备考。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的基本方法。

7、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历史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新课标;高中历史;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以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以往的通史式课程结构。随之而改变的是过去一学期一本历史教材的教学时间恒定模式,代之以36个课时一个模块的时限性模式;又由于新课标内容组织的线性序列,课程内容以多开端、多系列、多层面的方式构建,使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旧教材出现了跨度大、跳跃大、难度高,内容多等特点。这就使得:“如何在36个课时里,既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又要实现新课标下素质教学目标”的问题,成为历史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

第一,对高中三年将实施的历史模块教学有一个大致的内容(主要指选修模块的数量和内容)和时间上的计划和安排。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工作。新课标的模块教学结构,要求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的整体性和计划性。主要包含两层含义:首先36个课时一个模块,不要随意打破。否则无限制的拖延模块的教学时间,打乱的是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计划;其次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新课标打破过去,从内容到形式上天下一统的僵化恒定模式,显现出更加灵活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素质、学生高考方向选择和选修模块内容的不同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整体设计。在历史模块必修课的教学时间安排上,可依据学生的素质状态,适当规划教学节奏(课时量分布的不均匀)。在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上更是会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征。历史教学内容上,在新课标下根据历史教学内容的需要增补必要的历史知识。为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素质,教学引导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联系现实社会事件,就其共同点 给予学生具体的分析(如;罗斯福新政和奥巴马金融改革——国家调控)。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规划三年教学内容(主要是选修模块)和教学时间。规划时,既要考虑历史学科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学生整个高中学习领域的整体性,还要高考大纲的指导性要求。所以该项工作应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作完成。这正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都是新课程研发者”的精神。

第二,对即将实施教学的专题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是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时限性特征之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新教材的时限性特征就意味着,教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的教学已无法继续;教师年复一年就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的生存状态已被打破;教师在新课标下,根据学生素质、教学需要可随意处理教材和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因此,就必须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对36个课时里完成一个专题教学予以设计,还要对一个单元、甚至是一课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教师和学生互动探究、教师与学生活动课时分布、学生的作业类型、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等等。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要发挥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外,还需要教师们联合设计和集体备课。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新课标下的教学效率。

…… 此处隐藏42865字,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历史指导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1篇)》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lszdjsgzjhfwjx31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