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中,有很多的很多的工程都有采取分包的方式分包出去给各个工程队去承包完成。可是,这样的方式虽然是对于工程的完成有着很大的好处,但是往往会产生劳务分包合同的。
一、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纠纷
用工单位与劳务分包单位之间的合同争议,不属于用人单位和职工间的劳动争议纠纷,而属于民事合同关系,所以不能够申请劳动仲裁,应该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
具体的纠纷处理方式:
1、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施工企业与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签定的劳务分包合同。
这样的合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和《合同法》等规定被认定为无效合同。合同无效后的处理:如果劳务分包企业提供劳务的工程合格,劳务分包企业依据《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请求劳务费的应当得到法律支持。如果仅仅因劳务分包企业提供的劳务质量不合格引起的工程不合格,劳务分包企业请求劳务分包合同约定的劳务价款的,将得不到法律支持,并且,还应承担相应的损失。
2、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以劳务分包合同的名义签订的实质上的工程分包合同。
这种合同将依据合同的实际内容及建设施工中的客观事实,及双方结算的具体情况,来认定双方合同关系的本质。其中有的可能会被认定为工程分包合同,那么就要按照工程分包合同的权利义务,来重新确认双方的权利义务。
3、工程分包企业以劳务分包合同的名义与劳务分包企业签订的实质上的工程再分包合同。
这种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工程分包企业因此种行为取得的利润将被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收缴,或者由建筑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同样的收缴处罚。
二、产生纠纷原因
1、因资质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根据《建筑法》和建设部《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从业资格的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的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工程。禁止施工企业向无质资或不具备相应质资的企业分包工程。
2、因履约范围不清而产生的纠纷:在施工实践中,总包单位与分包商之间因履约范围不清而发生纠纷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履约范围不清的主要原因是分包合同条款内容不规范、不具体。因此,在订立分包合同时,应严格按照《分包合同示范文本》的条款进行订立。
3、因转包而产生的纠纷: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建设工程转包被法律所禁止。
三、工程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1、劳务分包人资质情况。
2、劳务分包工作对象及提供劳务内容。
3、分包工作期限。
4、质量标准。
5、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6、标准规范。
7、总(分)包合同。总分包合同应供劳务分包人查阅,但有关承包工程的价格细节除外。劳务分包人要求可得到复印件。
8、图纸,工程承包人应按合同约定向劳务分包人提供图纸。
9、项目经理。要求工程承包人及劳务分包人都要委派驻工地现场履行合同的项目经理。
10、工程承包人义务。
11、劳务分包人义务。
12、安全施工与检查。本范本约定的安全责任是过错责任。
13、安全防护。这款指特定施工条件下,如:易燃、易爆地段、放射毒性环境中工作,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及费用,该费用应由工程承包人承担,安全保护用品由工程承包人负责提供。
14、事故处理。规定发生重大事项的处理程序及责任认定。
15、保险。指双方约定,施工现场内的工程承包人方的人员,设备、材料等由项目承包人自费办理投保工作。劳务分包方的人员及自带设备(少量的、辅助的)由其自己投保。
16、材料、设备供应,本条款体现着劳务分包合同的主要特征。工程承包人应按照工程劳务分包人根据图纸的要求提供,分包人要妥善保管。
17、劳务报酬:有三种计价方法:(1)固定劳务报酬;(2)约定不同工程劳务的计时单价,根据确认的工程量计算;(3)约定不同工作成果的计件单价,按确认的工程量计算,在订合同时任选其一。还可以约定固定劳务报酬或单价调整的条件。
18、工时及工程量的确认:采取固定劳务报酬的,不计算工时和工程量,根据工时或工作成果计算单价的,工程承包人应定时对劳务分包人的工时及工作成果及时进行确认。
19、劳务报酬的中间支付。
20、施工机具周转材料供应。
21、施工变更。
22、施工验收。
23、施工配合。
24、劳务报酬最终支付。
25、违约责任。
因转包而产生的纠纷: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建设工程转包被法律所禁止,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4]《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转发自找法网
文章来源:www.523it.com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各地高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