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活动感想总结 第1篇
总之,通过一年的学习、生活,感觉无论在思想上、观念上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上都有很大收获,对西方社会的制度、文化、习惯等方面也加深了了解,这一年的经历将会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非常感谢院里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感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及林国辉博士给我提供的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条件,还要感谢院人教局的各位领导和工作人员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这个项目已接近尾声,回家的喜悦如潮水般涌来。这项目我认为是非常成功的,不论从最初理念到后来实施阶段都是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由于这是第一期,我们的确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困难面前,我们第一批出国全体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智慧及经验都将这些困难化解了。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证明这个项目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先进的而且是非常成功的。下面我对这个项目进行总结,通过这个总结,希望能给其他的同志以帮助。
一、学习时间
我们从20xx年10月15日出发开始算,算上路上的时间,到20xx年2月1日回国,这个项目的总时长是16周5天。总共学习了15周。
中方学习:15周,105天的中方学习时间里,去掉15个周日,第一周7天的寄宿家庭生活,万圣节1天,感恩节4天,圣诞节11天,共去掉38天,总共学习了67天,周六70小时+周一到周五106个小时+早放学日12个小时+晚自习180小时=共计学习368个小时,陈伟负责了80个小时的理科学习,共计:90个小时,马威负责了108个小时的文科学习及180个小时的晚自习学习,共计278个小时。周日外出及最后一周大学游均由中方教师主要负责。
美方学习:15周,105天里,节假日共去掉15天,周六日去掉32天,下雪不能上学及外出4天,共计学习54天,学习334个小时。
总结:所以从时间上看,我们中美方的课程总时数基本相当,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中方课程只上了80个小时的理科,所以,学生在这里的英语学习时间达到了,278+334=612个小时。相当于在这15周的学习时间里我们平均每天学习6个小时的'英语。
最后一周,我们参观大学,其实也是学习。加上平常听讲座,购物,帮厨,旅游,参观等等,这些都是学习,所以,我们参加这个项目的孩子们每天是相当的充实,而且,时间按排的也很合理。
二、学习成果:
中方学习:在我的278个小时里,从数量上分析,得到如下成果(以下数字均不算美方课业量):
1、原阅读目标:8万到10万字;实际结果(到截稿):平均阅读量是13万3以上。最多22万字的阅读,最少8万。超额完成任务。
2、原写作目标:1万5千字;实际结果(到截稿):平均2万6千多字,最多39000字,最少13000字。超额完成任务。
3、原词汇目标:认知达到8000,三会达到600至1000。实际结果(到截稿):认知8000左右,三会500-600,基本完成任务。
4、在中期总结中提出了词汇计划难以完成之后,后期想了很多办法来调高词汇学习效率和量,采用方法:
(1)句子背诵;100个托福句子背诵后,考试平均得分88分。
(2)文章背诵(三周的时间里);背诵量平均每人达到6千8百多字。最多背了1万字,最少背了6千字。
5、英语完成了托福初级写作的教学,并进一步提高写作教学难度及讲解难度。由于大量的写作练习,孩子们的写作进步速度飞快。同时由于阅读量的加大,阅读水平也突飞猛进。
6、理科学习(由陈伟附上)
7、根据这段时间的了解,我提出“挑大旗”理论,就是,我们班上有特长的学生,要在自己的特长方面能够挑大旗,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我同时给每个孩子制定了成长路线,把近期目标先制定出来,有的孩子远期目标也有了。例如,我们班上的理科高手张逸帆,现在正在自修AP微积分,准备5月份考一次,动力很大,在没提出这个计划之前时,这个孩子晚自习看视频,闲的没事干,之后,天天学到11点。文科高手杨丹,写日记跟写小说似的,因此我就要求她近期要出本书。口语高手王婉晨,准备拿口语比赛大奖。电脑高手王赫,正在自修电脑科技,背诵高手周成龙,正在准备汇报表演的背诵类,读书高手侯润青,王悦琪等等这些人,现在在班里都是领军人物,掀起了不小的波涛呢,这个班好就好在大家都愿意追随身边的榜样。大家攀比的是谁读的书多,而不是谁花的钱多。
几点感受:
1、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高,观点新颖,论据充分,逻辑清晰,运用的词汇难度明显提高。自认为,受益于多写,多读,多背。横向比较的话,现在孩子们的写作水平要高出同龄人2-3年的英语学习水平。
2、学生的口语水平不仅是在发音上,还有内容上都有所丰富。不是简单的回答yes,no,而是更多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在交流上占尽主动。
3、记忆力明显提高,有的学生1600字的背诵,可以在1个小时内完成,而且还不止一个学生能够做到。最差的也能在40分钟之内,背完400字以上的文章。所背内容的难度均是托福文章难度,有的学生甚至背诵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还有的背《哈利,珀特》等名著。所以,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或知识面得到了拓宽。
4、词汇的背诵也达到了高效、高质。受益于背诵的手段和方法,我把单词放到了句子中去背,效果显著。加之班中的领头羊的作用。每当我留了背诵作业,都会有人超额完成任务,别人看见了也效仿之,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5、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输出能力有明显提高。
6、作为管理者,这群孩子们现在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都可堪称一流,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保持速度继续提高。
留学活动感想总结 第2篇
在本学期,即大三上的学期中,我有幸参与了我校与瑞典舍夫德大学的交换生留学项目,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游戏设计和动画项目展开,通过这半年来在瑞典的深入学习,我从中收获良多,这也是我在国外生活时间最长的一次,学习之余也接触了不少的当地的风土人情,是一次非常难忘而宝贵的经历。
本次留学期间,我所选的专业课是游戏设计,动画项目以及动态捕捉入门。瑞典舍夫德大学是一所以严肃游戏及游戏设计专业闻名的大学,这些学科与游戏设计密切相关。我在上师大所学的专业课程虽是影视动画相关的课程,但它们之中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性,制作动画的技巧可以直接运用在游戏动画的制作过程中,学习如何设计游戏又能更好地帮助动画的表达,完全没有专业脱节的感觉。与暑期工作坊的学习不同,这一次的学习是同其他国际生一起接受纯英语的授课,语言和教学形式是与国内课堂区别最大的地方。除专业课外,我还参加了舍夫德大学的英语课,这为更快融入国外的课堂有很大帮助。
三门专业课平均课程时间都在两个月左右,课程会以理论课为起点,专业老师介绍该门学科的内容及理论知识,明确该课程的任务和目标。期间会设置阶段性作业和小组合作等环节,部分学科会设置成品展示和结课论文环节。相比于国内的传统教学模式,我在舍夫德大学所学的课程操作性都比较强,教授会根据上传的阶段作业在线上给出相对应的分数和评价,或告知是否通过。
在我所选的课程中,动态捕捉入门是一门以学习软件为主的课程,所用软件为Motion capture,教授以线下示范和线上录屏的教学方法,通过几例实操让学生熟悉软件。在这门课中我非常有幸担任了一次小组动补作业中的演员,把自己的表演以动补的方法记录为电子数据,再让3D人物模型套用我的动作数据做循环动画,非常有趣的过程。游戏设计课程则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授的理论课环节不长,多数时间是让学生通过设计独立小游戏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游戏体验,从而熟悉游戏设计的核心。课中并不强调程序和美术,我们经过很多次小组合作,进行过中心主题、桌游等多种游戏的设计,课程核心在于如何设计游戏的玩法及核心机制,各要素间需要相互制衡,同时要让游戏有可玩性,给玩家明确的目标指示,这也是过程中最难的环节。我和同伴在设计过程中发现过很多不平衡的地方,结束设计后试玩自己游戏的过程中又找到过接连不断的问题,经过漫长的修改最终呈现成品时教授还能帮我们指出不少问题。整个过程费神费脑但是非常充实,能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揪出不少被忽略的因素,从中得到很多实战经验。此外这门课里结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在合作过程中交流了各国文化差异,尝试在成品中融入不同代表元素,是很难忘的体验。
而动画项目则是小组合作性很强的一门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款游戏并为其制作类似宣传片的动画序列。我加入的小组在这门课之前已经完成了游戏设计的部分,这学期的教学任务聚焦于动画序列的制作。这门课中我在我同组的组员身上学到了不少外国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他们都是瑞典学生,组内工作氛围轻松愉快,他们顾及我的专业让我负责2D部分。我们组的动画序列由2D和3D结合而成,故事背景是关于主角出车祸去世后,灵魂和肉体分离,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找回忆的故事。动画的大体风格是暖色调为主,为了烘托舒缓的气氛,同时与冷色调的主角形成对比。制作过程很顺利,在统一主要配色后和3D部分融合的很好,小组最终成品也较理想。在这门课的动画序列制作过程中被要求参考相关文献,结课论文也是围绕文献和自己在组内的工作为中心主题,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典型。对我而言在这门课中,比起动画序列制作,写长篇的英文专业论文和报告展示更是挑战和锻炼。
在舍夫德大学交换生期间,多数情况的课程安排并没有很紧张,相对的,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比重比国内更高,想要顺利通过课程需要更多自觉和钻研。不过总的来说瑞典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学习工作之余有足够的时间体验当地生活,我所遇到的老师都非常友善,亦师亦友,课后可以一起喝咖啡聊天,有任何专业上的问题他们也会耐心尽心地指导。在这次学习之旅中结识了不少他国朋友,见识了很多人文风情,是一段特别值得铭记的回忆。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了很多新收获,开拓了眼界和学习思路,收获了全新的专业知识,定会为我回国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2020年2月
留学活动感想总结 第3篇
从中国上海跨越6000公里来到瑞典舍夫德这座宁静的小城市,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学会了很多也改变了不少。作为学院赴瑞典舍夫德大学的首批交换生,我感到非常荣幸与激动。在交换生的这段日子里,有欢笑,有酸楚,有孤寂,也有豁然开朗的喜悦。因为这次交流项目的特殊性,所有的一切都是匆忙中带着期待,在火急火燎的办完签证后直到坐在飞往瑞典的飞机上,我才慢慢意识到我的留学生活终于开始了……
(研究生大合照)
留学活动感想总结 第4篇
按照《湛江师范学院规章制度汇编》下册,第366页,第五章第二十条规定,校际交流出国人员完成任务回国一个月内,应向本单位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提交出国交流成果总结报告。针对我校学生出国进行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回国后应及时向我处提交书面报告。报告格式如下:
1、 文章第一页右上角注明“学院、班级”,在学院、班级下面写上“个人姓名”;小四字体,宋体,固定值行距20;
2、 文章最后一页右下角注明“年、月、日”;小四字体,宋体;
3、 标题:“项目名称——姓名+出国出境学习交流总结报告”;四号字体,加黑,字间距加宽2磅;
如: 20xx年赴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学习交流项目
——王晓明出国出境学习交流总结报告
4、 副标题另起一行,四号字体,加黑,字间距加宽2磅;
5、 正文小四字体,宋体,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两端对齐;
6、 插入页码,居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