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咨询,说朋友借钱几年了,一直没有还,中间要了几次,对方一直推托,后来直接电话不接,微信也拉黑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钱好借,不好还?
作为律师的我,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借给朋友钱,是转账还是现金,有没有欠条或者借条,对方承认吗,是否约定了利息和还款期限,虽然是不太熟悉朋友,最后我还是告诉他,前期协商不成,最好早点起诉,因为越早起诉越有利于帮助要回欠款。
律师告诉你越早起诉越好,并不是想做你的案子,而是,有很多方面因素考虑。
1、起诉过了诉讼时效期间,即使对方承认欠款,也面临很大的败诉风险。
因为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即使委托了律师,钱也可能要不回来。过了诉讼时效,法院会审理,但是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届满的,开庭审理时义务人可以提出时效抗辩,直接拒绝履行还款义务。直接结果是即使对方承认借你的钱,但法院不会再予以保护,最终法官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败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法律不保护在权力上打瞌睡的人,就像医生劝你有病早看,晚了可能可以医治,但风险更大,甚至会要命,属于同样的道理。
风险防控
2、因债务人欠钱较多,起诉越早前期越有利于实现债权。
曾办理一个案件,原告王某是某国有公司的一名职工,她找到我说公司有个同事张某借她钱,当时说是投资做生意急用,她当时没有那么多钱,但对方多次找到她说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方式,并说后期贷款不用她还,张某会每月替她返还。后王某碍于情面,通过银行贷款、刷信用卡等方式共借给张某15万元。前期张某每月给王某还款,后过了半年,张某辞职。王某多次找张某要求其返还欠款,张某一直不予返还。后王某通过同事才了解到张某已经借了公司同事很多钱。律师提供法律帮助
王某找到我,了解过案情后,我告诉她越早起诉越有利。通过委托,第一时间我们申请查封冻结了张某的银行账号和公积金账号,最终执行到张某11万多元左右的公积金。王某领到钱后告诉我说,发现公司其他人也有起诉的,已经拿不到钱了,多亏当时起诉,如果犹犹豫豫像其他同事一样,她可能真的一分钱都拿不回来了。
3、越早起诉,越有利于诉讼准备证据,保证案件胜诉。
能够借钱的人,一般属于身边熟人或者关系不错信任之人,前期借钱可能一时资金需要周转,初心没有考虑不还;当然也不乏有些到期没有能力返还或有钱故意不还之人。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对方一直不予返还,作为出借的人,应当有个心理准备,提早要求对方出具借条或者收据等证据,前期对方没有心理防范,也可以予以录音。在后期准备起诉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联系不上对方,导致法院审理时证据不足而败诉。
4、越早起诉,法院执行力强,有利于优先实现债权。
之前代理一个案件,对方欠货款一直不予支付,后起诉法院判决胜诉后,原告方申请强制执行,对方称没钱,后被告方被法院列入黑名单,因车辆无法上高速,被告主动来到法院要求执行和解,履行了判决书。
越早起诉,可以尽早收到法院判决,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对方不是债务很多,第一时间通常还有偿还能力,其车、房等财产没有转移,会优先考虑还款。后期如果债务增多,会考虑转移财产,能赖一笔是一笔,执行困难。第二,优先起诉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尽早查封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信用卡等,被列入黑名单,高速、高铁、乘坐飞机等都会被限制,督促债务人尽早履行债务。第三,债权实现具有优先顺序,对于一般债权,按照财产保全和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先后顺序清偿。提前保全或者申请执行的,优先获得执行到位的清偿权。也就是如果债务人债务较多,即使有财产,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后面起诉的人有可能拿不到钱。越早起诉越好执行到位
总之,发生纠纷,提早咨询律师,无论通过和解还是诉讼的方法,律师可以给你最佳建议,防患于未然,让你提前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周易·既济》有语:“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与君共勉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