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不像其他类社会福利,高温补贴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时间规定,或长或短。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有高温补贴,就更别说高温补贴的标准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的相关知识,快来和律师工作站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吧。
上海高温费2024规定是什么
一、上海高温补贴发放标准
上海市市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300元/月。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对于劳动者工作场所的性质难以确定的特殊情况,企业应结合实际,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等形式,合理制定发放办法。夏季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企业在发放夏季高温津贴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
二、为什么会有高温补贴
每到夏季中国各地均出现高温。
根据医学常识,气温超过37℃时,人长时间在户外劳动或处于酷热之中,极有可能中暑,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虽然许多人可以在空调房里办公、在家避暑,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者或因职责所系、或因生计所需而直面户外高温。在如此高温天气中,爱心与理解,以及政府部门能否给劳动者及时送去足够的关怀就显得格外重要。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酷暑下工作的工人。在高温下的作业者进行一定的关怀,是十分有必要的。劳动保障部门表示,高温下工作应发放高温补贴。高温补贴不得列入最低工资中。按照国家劳动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企业应依据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内容,视工种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向职工发放高温补贴。但目前有个别企业在发工资时虽然名义上发放了高温补贴,但却将高温补贴金额计入最低工资中,侵害了职工利益。
?综上所述,高温费发放的条件是夏季6月到9月,如果劳动者在露天工作以及工作场所不能把温度控制在33℃(不包括33℃)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且每月的高温补贴标准为300元。
2023上海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一、上海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是什么?
根据上海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每月会给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职员发放200元的高温费,
经济补偿金基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规定的“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纳入工资总额范围。
1)、劳动法意义上的经济补偿有两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和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其中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
2)、按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就意味着经济补偿基数包括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3)、《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4)、虽然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的应得工资进行计算,但为了保障社会公平,我国法律法规对经济补偿做出了“托底”和“封顶”的规定:
1、“托底”相关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2、“封顶”相关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二、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劳动保护措施?
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劳动者工作时间;
2、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保证生产现场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向劳动者提供高温天气必需的劳动防护设施和用品,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设立休息场所,并设有座椅,保持通风良好或者配备空调等防暑降温设施;
4、每年高温天气期间,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清凉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任何的用人单位的职员,若是在高温的环境下依旧需要正常工作,此时单位是必须要支付高温补贴的,虽然此时必须要采取现金的形式发放,但是高温费并不是补偿金,而是属于津贴的范畴,单位若是不愿意支付高温费,职员是可以起诉的。
2023年上海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
上海高温补贴是哪几个月
上海发放时间:每年6月至9月
发放标准:标准为每月200元。
【上海高温津贴发放新变化】
退休返聘人员享有高温津贴
退休返聘人员与企业属于特殊劳动关系,退休返聘人员的劳动保护均应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因此符合条件的退休返聘人员应享有高温津贴。
劳务派遣员工享有高温津贴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实际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
因此,在发放高温津贴的时候,企业不得以派遣员工的身份性质为由,拒绝发放高温津贴。
高温费和清凉饮料不能二选一
有HR会问,既然企业发放了劳动保护性质的高温季节津贴,为什么还要求企业继续做好夏季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
这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而只有通过供给足够的含盐饮料,才能补偿水和盐分的丢失。所以为高温作业的职工保证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历来是劳动保护必做的“功课”之一。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同时,各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温作业和户外作业的行业,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缩短工作时间。当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除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极端高温条件作业的企业,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
因此,企业在发放劳动保护性质的高温津贴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夏季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这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高温津贴不能约定包含在最低工资中
工资所反映的只是一般劳动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数量与质量的差别,而高温津贴则是用于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
上海市最低工资规定中用反向列举法明确了员工到手的最低工资应剔除了以下项目: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
因此高温津贴是不能事先约定在最低工资中的。
高温津贴是按月发放还是一次性发放?
高温季节津贴的发放时间是每年6月至9月,建议选择按月发放。
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情况,提前一次性发放。不过一次性发放,少部分员工可能会增加个税的缴税额。
但不建议事后才发给劳动者,此举失去了加强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意义。
高温津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夏季高温津贴属于企业所得税福利费的范围,企业按标准支付的夏季高温津贴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而在个人所得税中,员工取得的夏季高温津贴不属于免缴个人所得税的项目,应并入员工当月的工资薪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请假了,还有高温津贴吗
考虑到高温津贴的性质,一般说,全月提供劳动的,高温津贴按月发放;未全月提供劳动的,高温津贴按21.75天折算后发放。因此,对于符合高温津贴发放条件的劳动者,即使没有“全勤”,仍可以拿到相应折算后的高温津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投诉邮箱:253000106@qq.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