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少网友都在问:上不还后果(网络贷款的危害)方面的法律知识,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贷款额度没用过,需要注销否则会影响征信?到底是不是真的→
近日,温州一市民接到170开头的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金融的工作人员,称其在京东金融有一笔贷款额度,需要注销账户,不然会影响征信,一番操作下来,该市民最终被骗了40万元,这样的电诈陷阱一定要小心。
这一类的电诈形式颇为新颖,骗子来电时会自称是京东金融工作人员,说受骗人在京东金融有一笔贷款额度没有用过,需要注销掉,不然会影响征信。
随后,骗子会让受骗人找京东APP里面一个不存在的功能,利用APP上没有但网页上有为由,引导受骗人打开诈骗网页。
该网页是一个中文域名为“京东商城.com”的钓鱼网站,除了“假客服”入口,其他所有链接和页面设计均与正规的官方网页一模一样。
同时,骗子还会向受骗人展示红头文件以及工作证件,以此获取信任,然后要求其下载投屏APP。
通过下载网络软件,就不再通过电话交流,并要求受骗人在手机拨号界面输入一串代码,此串代码是呼叫转移,以此阻断反诈中心96110的电话劝阻。
盘龙反诈中心 张艺娴:“诈骗分子称如果要关闭额度,则需要受骗人清空额度,验证流水,这里的意思就是需要受骗人转账,整个过程到此均由诈骗分子一直引导进行,由受骗人刷脸验证完成,到这一步被骗人的钱已经被转出了。”
那么如果您在正规官网上
开通过京东白条、金条
是否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呢?
盘龙反诈中心 张艺娴:“如果平时不使用是不会影响个人征信的,如果平时使用但是是按时还贷,就会留下良好的个人信用,所以自称是客服需要关闭你或者是注销你的白条、金条降低额度的都是诈骗,不要轻易相信。”
8099999整理报道
部分
编辑:周依静
编审:李菁
终审:唐媛媛
民生直通车 | 因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偿还平台贷款?可以这样办
今日一则新闻《重庆:今年内因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 不作逾期处理》,让“延期还贷”成为热议的话题。有网友发问了,那除了房款可以延期还款以外,其他的贷款有没有相应的政策呢?
11月16日,网友何先生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反映:居家防疫,公司延迟发放工资,支付宝等平台的贷款即将逾期,需要开具个人隔离证明才能延迟还贷,但是南坪街道办事处,只开具有红码个人隔离证明,其他人不给开,逾期会影响征信,怎么办?
重庆网络问政平台网友发帖反映截图
希望延迟还贷,但证明难开
11月16日,发帖人何先生称,因疫情原因现无法工作,收入延迟发放,每月15日还要还数千元的贷款。
何先生和平台沟通,支付宝等平台告知:因疫情防控需要隔离的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或者减少收入
街道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辖区困难群众资料。街道供图
南坪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政策只能给红码隔离人员开具证明,何先生并不是红码人员,而且街道还没有开具过这类证明的先例。
这让何先生很犯难,无奈之下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发布求助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开具此类证明,让其在居家防疫的时候能够平稳顺利渡过难关。
每个民生需求都值得重视,这就办
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接到何先生反映后,第一时间与南岸区取得联系,南岸区南坪街道经过调查了解后发现,何先生反映的情况属实,南坪街道当天就给何先生办理了证明,优化服务。
街道提供的个人隔离证明。网友供图
“问题很快就解决了,证明也开了,街道的服务态度很好,感谢您们!”何先生表示,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反映,寻求能否帮助开具个人隔离证明,没想到真的就解决问题了。
南坪街道了解了何先生的情况后,本着“每个民生需求都值得重视”的理念,再次进行信息核实,多次商讨如何服务这种新的民生需求,最后根据防疫政策相关要求,在何先生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将证明加盖了街道办事处的公章。
畅通绿色通道,送产妇及时就医
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了解到,南坪街道借着这次机会,深入开展优化服务,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保障市民生活。
街道工作人员给独居老人送吃的。街道供图
就在11月19日,辖区有一位双胞胎孕妇羊水破裂,即将临产。可是疫情防控期间,南坪街道处于管控状态,不知道怎么去医院的孕妇丈夫拨通了街道社区的电话,正在进行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得知紧急情况后,一边打电话联系车辆一边向上级报备情况,并派出网格员去安抚孕妇及家人。从市民打电话求助、到办完手续、协调车辆、送到医院等,全程不到半小时。市民还没来得及感激,街道工作人员已经转身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
街道工作人员为困难群众整理生活用品。街道供图
除此之外,帮助老人送药、协助上门维修、送病人上医院、协助市民离渝、送物资上门…..到处都是街道工作人员的身影。南坪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累计帮助困难市民上百例,不断推行便民化服务举措,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畅通绿色通道,纾困解难的同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网络贷款诈骗,让你“越贷越穷”
对于急需用钱的人而言
贷款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但向银行申请贷款步骤繁琐
还需要等待漫长的审核…
网络贷款反而更加方便快捷
但这往往是骗局的开始
很容易掉入骗子的陷阱!
真实案例
9月14日,A某因家庭原因急需一笔钱周转,就在网页上搜索贷款平台,并把自己的信息填了进去,后接到电话让其添加平台客服QQ进行贷款操作。
添加成功后,对方发来一个名为“中邮消费”的软件安装包,让A某下载,并通过这个APP申请贷款。A某操作申请了60000元的贷款,很快就审批成功了。A某提现的时候一直失败,联系客服,称由于A某填写的提现银行卡号错误,贷款被冻结,需要交一笔6000元的解冻费,A某转账成功后对方又称钱不够需要再转,这时A某产生了怀疑,但是对方称如果不完成贷款操作会走司法程序,让A某自己承担后果,A某害怕了就继续转了一笔9000元。客服又称由于A某没有备注完整,还要继续交钱,A某这才反应过来被骗,损失15000元。
套路解析
01、陌生人添加好友
需谨慎!
部分居民在网络上浏览贷款信息后,就会有陌生人通过QQ、微信等聊天软件添加好友。
02、下载APP填信息
要当心!
在加上好友后,已经慢慢落入骗子的圈套,骗子通过聊天了解被害人的需求后,以“秒到账”、“无利息”等幌子向被害人推荐APP或者发送链接,并让被害人在他的指导下填写各项基本信息。
03、先缴费然后放款
定有诈!
骗子利用被害人急于用钱的心理,以放款需要“手续费”、“押金”等名义,诱导被害人先缴纳一定额度的费用。为了快速拿到贷款的被害人会放下戒心,跟着骗子的指引走。
04、想放款继续交钱
不靠谱!
等被害人准备提现时却发现仍不成功,骗子继续以“信用不良”需要交“保险费”等名义让其再交钱,为了贷款,被害人可能会继续交钱,等到发现不对劲的时候,骗子早已拿钱跑路了。
“
反诈中心温馨提醒
1、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申请贷款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
2、强化自我的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警惕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
3、树立正确消费观,适度消费。在消费能力的前提下,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要情绪化消费,避免攀比心理和一时冲动消费。
转自:洛阳反诈中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观点,发布者:【】
本文地址: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法律时刻 https://www.falvshike.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