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展示方案总结范文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维护结构:粘接处理:施工工艺
建筑物室内温度既是建筑物提供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情绪和心态形成各种影响,特别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和复杂,这样的需要促使建筑行业做好施工技术的运用工作,进而确保建筑室内空气和温度满足人们的发展性需要。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是利用在建筑物外墙外侧布置保温材料,形成围护结构,阻断建筑物外墙热桥的形成,既有利于保温,还有利于隔热,也是保护建筑物结构免受环境侵蚀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寒冷的北方可以应用,可以降低室内温度的消耗;建筑外墙外保温保温技术在炎热的南方也可以应用,可以有效阻隔室外环境温度想室内的传导,使建筑物有利于营造冬暖夏凉的宜居空间和环境。施工企业要想提高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品质应该立足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实际,必须对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重要性有着高层次的理解,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优势,在梳理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实际的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指导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技术要点,更好地发挥建筑外墙外保温的建筑节能作用,在响应国家能源政策的基础上,实现建筑行业的深层次发展。
1 建筑外墙外保温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室内热状态受室外气候状态和建筑维护结构所影响。以此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维护结构形式和室外气候状态有关,改进建筑维护结构形式以改善建筑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按照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建筑设计的要求,在冬季时间长、气温低的寒冷地区,为了使室内热环境满足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通常装有采暖设备。而为了节省采暖的能耗和维持室内所需的热环境条件,房屋建筑护结构特别是外墙必须具有足够的保温能力。因此,处理建筑维护结构特别是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无论是对于改善室内热环境,还是节约能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优势
应用范围优势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与我国南、北方区域,不仅适合建筑保温,还有利于建筑物实现隔热效果。 保温效果优势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保温效果是由于其他方式的保温技术,根据保温测试实验的结果,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保温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式,这是由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对建筑外墙热桥的有效阻断,可以充分发挥外墙保温材料节能的功能。 保护效果优势 建筑外墙外保温层还可以很好地保护建筑主体结构,免受常年的风吹日晒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改善效果优势 建筑外墙外保温在不减少室内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保温,因此对于室内空间和结构没有占用和修改,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环境和优化精神生活,同时,由于热桥的阻断,原有室内墙面存在的结露、霉斑等病害就会得到根治,改善了室内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3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的要点
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准备
墙面必须清理干净并冲洗,检验垂直度、平整度,应用粘结胶浆处理;保温浆料配制视气温情况,随用随调整配合比;在搅拌时,注意搅拌均匀;在墙面上弹出距散水标高20mm的水平线和伸缩缝线以及伸缩缝的宽度线;聚苯板用电热丝切割,标准板尺寸1200mm*600mm*50mm,标准板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加工。
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施工技术
首层的保温层面贴面砖时,应先安装托架,并采用膨胀螺栓与墙体连结;安装固定件应在贴好的保温板上用冲击钻钻孔,孔洞深入墙体不小于30mm,用专用钉及垫片,把保温板固定在墙体上,钉头与保温板平齐;保温板抹胶浆应自上而下,并沿外墙转角水平横向依次进行,抹第一遍胶浆,厚度宜为—,抹第二遍胶浆(面层)亦宜从上而下,厚度1mm—,表面应平整光洁;网格布铺设应自上而下,遇门窗洞口,应在洞口四角加贴,45。斜向标准网格布;分格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分格;装饰件应在保温板贴完后按设计要求用墨线弹出具置,然后用抹面胶浆抹平。
外墙展示方案总结范文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稳定性;影响因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外墙外保温工程是建筑实现节能、降噪和美观的重要工程,是建筑物实现功能性和品质的重要标志物。外墙外保温工程由外墙基底、保温层、饰面层组成,通过粘贴、焊接和铰接形成一个保温的总系统,由于设计、结构和施工等方面原因容易造成涂料层、面砖和保温层的裂缝和脱落,导致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不稳地,进而影响外墙外保温工程的功能,最终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作为建筑业者,应该对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稳定性有高度的重视,要看到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对建筑节能的影响,以及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安全的影响,应该从对影响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思考,找到提高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措施,有效防范影响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操作的发生,采用综合的手段确保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为建筑物实现节能功能,做出实践上和基础上的探索。
1影响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原因
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基层结构因素
首先,建筑施工中对伸缩缝设置不合理导致建筑物外墙发生形变,引发外保温层饰面层和保温层的脱落和裂缝。其次,框架结构建筑物,因应力引发砌体的变形,导致面砖被破坏而导致脱落。最后,女儿墙的防水设施和应力移位产生渗水,导致面砖和饰面层粘贴力下降,导致脱落。
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层的因素
目前保温层材料主要由浆体保温材料和保温聚苯板构成,由于应用材料不合格导致保温板稳定性降低,对外墙外保温系统造成隐患,长期积累会导致面砖层的脱落。
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构造层的因素
首先,面砖层、保温层和主体墙之间构造层不合理会导致保温系统出现约束能力下降,在冻胀和渗漏的条件下造成外保温系统的开裂和脱落。其次,构造层与建筑物主体墙的连接方式不合理,构造层依靠的连接有粘贴、铰接和焊接等三种,如果采用不恰当的连接方式,会导致构造层的分离,影响外墙外保温的稳定性。最后,对空心砌块和轻质砌块墙体的连接没有固定方式,难于实现墙体和构造层的可靠固定,对饰面层的稳定留下隐患。
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面砖质量的影响
首先,外保温墙体使用的面砖不合格,影响饰面层的稳定性,并且对建筑物外观的美观有重要的影响。其次,外保温面砖吸水率控制不严,在低温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现象,引起面砖脱落。最后,面砖粘贴剂质量不合格,采用粘接剂和水泥砂浆质量不高,导致面砖脱落。
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因素
首先,外墙保温层的表面平整度较差,在温度剧烈变化和冻胀作用下面砖层产生裂纹和空鼓。其次,保温层尚未达到强度就进行面砖施工作业出现保温层裂缝和开裂。其三,锚定的深度不正确,使塑料螺栓无法固定,造成锚钉承载能力不强。其三,面砖层伸缩缝设置不合理以及面砖勾缝不完全,在面砖结合部容易形成胀缩破坏。最后,对空调和脚手架等洞口处理不当,造成保温层局部空鼓或脱落。
2加强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措施
做好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做好现场确图工作,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前期应该组织设计、施工和管理人员对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图纸和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检验,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期。其次,做好人力资源的安排工作,防止窝工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协调好工程前不同工种间配合,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进度、人员情况、供货情况进行控制,优化诸元素的整合。
做好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报验工作
做好基层清理、贴板后报验、挂网抹灰后报验的重要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和总包及监理部门进行协商,实行统一或分部进行报验,以达到与其竣工报验的资料一致性。
加强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工作
首先,做好外保温工程的打点和放线工作,发现设计、结构、施工方面的问题,找到解决外保温质量问题的办法。其次,在外保温施工场地设立混凝土和原材料的搅拌点,节省搬运的成本,降低搅拌的出现问题的可能。其三,正确处理外保温结构中排板与收口处,降低工程中对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最后,做好挂网前后的施工工作,挂网前要对已贴完成的保温板进行平整度的检查,挂网操作是保温面上要先抹灰后挂网,控制好抹灰的厚度的控制。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是建筑领域一项重要的技术,外墙外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实用且十分常见的技术。外墙外保温工程是建筑实现节能、降噪和美观的重要工程,是建筑物实现功能性和品质的重要标志物。应该提高对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稳定性的重视程度,从长时间的角度认识到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对建筑节能的影响,以及对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安全的影响,应该从对影响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思考,找到提高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措施。应该看到提高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本文只是在操作的层面上进行了探讨,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管理以及质量的控制尚没有涉及,希望同行对此不足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借鉴,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本质上做好建筑施工外墙外保温工程稳定性的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春.外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控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2] 李永光,赵石卿.外墙外保温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J]. 科技信息. 2010,07.
外墙展示方案总结范文 第3篇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防水
0引言
在实际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防水工程建设是整个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在实际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中为了提高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相关施工人员会更换传统结构的外墙,有效的增大墙面可移动范围,但是正是因为墙面移动范围的增大,对外墙防水工程的建设技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合理的选择防水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例如改变老式的墙面接缝方式、合理的布置引流装置、选择性能最佳的防水材料等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体防水性能。
1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概述
在实际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外墙防水建设作为整个施工过程极其重要的一项工程,该工程完成的好坏直接会影响装配式建筑物的防水效果,继而影响到居民的居住体验。然而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防水工程建设来说,其防水理念与传统的建筑的防水理念有很大的差异,其设计理念为“导水优于堵水,排水优于防水”。相关设计人员通过有效的部署建筑物的排水线路,有效的将水流引入到排水通道内部,继而将水排出去,达到装配式建筑的防水目的。在实际的装配式建筑中,建筑的房屋内部以及地下的部分结构在实际的建设中基本都是混凝土浇筑完成的,其防水工程的建设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以直接按照传统的防水建设来实现防水的目的。然而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最值得施工人员注意的就是预制构件之间的防水工程建设,具体的防水措施以及施工方式和技术在下面内容进行相关的阐述。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防水措施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外墙防水技术的应用,防水材料和施工的技术水平是决定防水性能的必要条件。对于实际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而言,防水工程的应用主要是其地上部分的相关建筑。而对于地上建筑的范围划分是从建筑物的第二层才开始进行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建设,二层以下的建筑的建筑结构需要进行混凝土现场浇筑完成,包括一层结构以及地下式结构,直接按照传统的防水工程建设即可,针对外墙防水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外挂板防水施工
在实际的进行外挂板防水建设时,有两种施工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封闭式防水建设;另一种是开放式防水建设。对于封闭式防水工程的设计,最主要的表现是预构建(预制构件)的外侧需要涂抹性能好的密封胶,对于中间的部分设置应该是减压空仓和构造高低缝,而其内侧应该设置为相互作用的止水带。除此之外相关施工人员还要在外墙面上的十字接头的位置设置聚氨酯来加强防水性能,聚氨酯可以有效的利用其弹性性能封紧止水带,因为止水带在构件相互作用中会产生小的缝隙。然而对于外墙防水性能要求高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人员可以整体部署聚氨酯防水工程用于整个建筑外墙的止水带外侧,更加有效地增强建筑外墙的防水性能,同时还要合理的安排排水管,及时的将渗入减压空气的水排出去。对于开放式防水工程而言,相较(对)于封闭式防水工程,最大的不同就是最外侧的施工不同,这种方式并没有使用密封胶,它是将构件的一侧提前安排在墙板的内部,在其另一侧伸出墙板外的部分需要设置橡胶条,橡胶条之间的相互作用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另外还要在外墙上设置导气槽,有效的平衡气压以及促进排水。在实际的外挂板进行吊装工作时,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提前检测止水条的防水性能和抗压性能等,在整个吊装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小心谨慎的操作,避免在施工中破坏止水条、橡胶条以及水平接缝等重要部位。预制板的水平接缝下如图1所示。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进行密封胶封堵工作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将各个预制板之间的缝隙内的杂物灰尘等清扫干净,同时还要进行烘干处理,避免因为潮湿而导致密封胶的性能下降。对于密封胶使用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外墙板固定好之后进行,同时施工人员在使用密封胶密封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密封胶的均匀涂抹,同时还要不间断的涂抹,直至完成这一部分的密封工作。
剪力墙结构建筑外立面防水
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并保证材料的质量
在实际中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外墙的防水建设中,施工人员只有选择最适合的防水材料并且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规范,才能确保外墙的防水性能。由于防水材料不同相应的质量和品质也大有不同,而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外墙的防水性能,所以对于防水材料的选择,我们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在采购材料时注意:①选择抗位移性能强的材料,防水材料主要是应用于两块预制板的缝隙处,由于天气情况的变化导致温差相对较大,这就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的物流现象,在实际中的表现为两块预制板的缝隙处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形,所以选择的防水材料或者是防水胶一定要抗位移性能强;②防水材料要具有优秀的耐候性,这是因为其主要的使用区域是建筑的外墙,而建筑的外墙毕竟是要常年经受风吹日晒,所以防水材料的耐受性是非常有必要的;③防水材料要有很强的粘接性,只有保证其粘接性才能更好的将板子无缝隙的粘接在一起,更好的保障其防水性能。除此之外,我们在选择合理材料的同时,更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管控,所以在具体的外墙防水施工中,对于防水材料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把控,因为材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以及防水的性能,因材料的产地来源不同其质量也会有很大不同。对于材料质量的管控有以下几点建议:①用于现场的防水材料首先必须要有合格证以及化验单,并由质量管理部门对相关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并用于防水施工项目;②对于标识不清质量不明确的防水材料,必须要对其进行追踪根源核查清楚,同时还有采用抽检的方式,检查防水材料的质量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来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经逐步发展的非常成熟,是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然而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其外墙的防水技术的研究。在实际的在外墙防水建设中,相关施工人员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水效果,可适当的将防水材料与结构防水设计方案共同使用的方式。与此同时,防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防水密封材料的使用,所以在进行防水布置时要注重材料的品质和质量,同时相应施工人员的技术也是防水建设的重要保障,做好上述相关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防水质量要求,确保预制装配式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172-173.
[2]李彬,李亮,郑聪明,等.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密封工艺探讨[J].混凝土世界,2019(1):34-39.
外墙展示方案总结范文 第4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玻璃幕墙;质量控制;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对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玻璃幕墙是一种由支撑结构体系及玻璃组成的建筑结构或装饰结构,不仅能够为现代建筑带来独特的艺术效果,美化建筑物的外观,而且玻璃幕墙还具有防水、防火、避雷、抗震和隔热保温等性能,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需要。但是,玻璃幕墙结构施工是一项施工材料种类多、工艺流程繁杂的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玻璃幕墙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总用地面积8542 m2,总建筑面积约11万m2,一至四层为裙楼,四层以上由三幢分别为10#、11#、12#的幢体建筑组成,全部采用明框式玻璃幕墙。该项目地上塔楼部分主楼21 层,建筑高度100m 左右。本文就高层明框式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总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提高现代建筑玻璃幕墙的施工质量。
2 幕墙安装前的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辅助设施安装
本项目结构的特点是: 1,2层板边一致,3层及以上楼板比1,2层楼板整体外挑。幕墙安装位置分阳台区域与非阳台区域。故由结构形式决定本工程幕墙安装的施工辅助设施主要包括如下3项。
1)脚手架
裙楼4层,塔楼1,2层采用满堂式脚手架施工,在较低的高度内搭设脚手架不仅安全有保证,而且施工人员在脚手架上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2)电动吊篮
塔楼3层及以上楼层采用电动吊篮施工,在较高高度内使用吊篮施工既避免了脚手架随着架设高度的增加占地面积增大的弊端,又可以多点任意吊篮面灵活作业,使得施工工序的穿插更加方便与自然。
3)阳台区域采用人字梯以及小型钢管架
幕墙工作范围有一部分在阳台内进行,考虑到2m多的层高限制,只需搭设人字铝梯或者简易钢管架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建筑结构校核修正
根据幕墙图纸和主体结构图纸进行初步测量,检查幕墙能否按图施工,可提前了解幕墙安装出现的问题。根据主体结构图纸中建筑物轴线对建筑物外形进行认真、精确的测量,特别是板边定位,结构下挂梁及反檐尺寸的校核。测量放线后,检查确认建筑物的结构边线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再进行幕墙施工。如果建筑物的结构边线超出允许偏差范围,应及时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现场工程师需要依据已由监理批准的图纸,对安装工作涉及的建筑结构部位进行尺寸、标高等校核工作,以保证幕墙工作的连续性与正确性。
3 幕墙材料质量控制
在本项目中,所有相关材料性能测试报告与数据均由相关分包或者材料供应商提交给总包与监理方审核,当地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单位提供具体的分项测试。玻璃幕墙主要的检测分项为:玻璃与铝框物理性能检测、连接材料(膨胀螺栓)的拉拔试验以及密封胶的性能测试。
玻璃与铝框物理性能检测
建筑玻璃幕墙通过检测可以发现设计和生产制作中的缺陷以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可以确认设计及材料选择的正确性和幕墙设计功能是否符合实际需求。
本项目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主要项目是指幕墙风压变形性能( wind resistance) 、幕墙雨水渗漏性能( water penetration ) 、幕墙空气渗透性能( airinfiltration) 、幕墙层面变位性能( building movement)等。测试平台为模拟现场实际环境的玻璃及窗框系统。
检测流程: ①在正负气压下的空气渗透试验这是模拟试验的第一项测试,用于检测密闭环境下铝框-玻璃整体密封效果; ②静止风压下雨水渗透测试在无风压状态下,检测玻璃幕墙系统的抗雨水渗透性能; ③动态风压下雨水渗透测试在设定风压下,检测玻璃幕墙系统的抗雨水渗透性能; ④普通风压变形测试玻璃的正反双面在不同强度的风压下,玻璃幕墙表面不能有超过规范要求的变形; ⑤强风状况下幕墙结构的变形测试试验模型处于强风状态下,变形性能应该符合相关安全规范的要求; ⑥幕墙层面变位测试在幕墙系统所附着的结构发生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下,测试幕墙系统与结构的协调变形能力,这项测试主要是考虑到地震情况下,幕墙系统发生变形后,仍能正常工作( 如继续抵抗雨水渗透的性能) 。
膨胀螺栓拉拔试验
膨胀螺栓为固定芯柱与结构层的重要连接件,所有螺栓均应进行拉拔试验后再采用。需要注意的是图纸要求采用11cm 与9. 5cm 两种长度的膨胀螺栓,但在现场实际安装中由于有些区域结构板面不能达到设计标高,结构面偏低。此时,普通的11cm 长的膨胀螺栓已经不能保证合适的锚固长度( 芯柱底座已插入较厚的垫片) ,为了保证幕墙整体的稳定性,在部分此类区域,现场采用15cm 长的膨胀螺栓( 相同厂家生产) ,以确保足够的锚固长度与强度。
密封胶性能测试
结构胶要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剥离强度、撕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同时也能起到避震的作用。结构密封胶和耐候密封胶必须由材料供应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保证年限的质量证明以及相容性和黏结性试验报告。
4幕墙安装
测量定位
由于幕墙安装涉及最终的外立面装饰效果,故幕墙的安装以及施工对测量精度要求很高。质量符合要求的玻璃幕墙,组成一幅平整的镜面,如果平面度不合格,组成的镜面将出现断开、重复,甚至扭曲变形。幕墙立柱的安装与调校对整幅幕墙的平面度和垂直度起关键控制作用。如果立柱安装偏差超出规范要求,通过安装横梁及玻璃铝框进行调整后,幕墙的平面度和垂直度也难以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按照图纸设计位置,幕墙的测量定位包括空间定位与立面垂直度校核两个部分。
空间定位
空间定位决定了幕墙立柱的点位。具体平面定位可以分为x方向定位(即立柱距离结构板边相对位置),y方向定位(即立柱距离垂直板边的竖向结构的相对位置),z方向定位(即立柱相对室内净空的上下位置)。
在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垂直度与一致性,从下至上在每层都设置有控制点,8个控制点依次分布在走廊两侧,以保证能充分控制整层结构的精确位置。这些控制点位就成为了幕墙x,y方向定位最重要的参照。
立面垂直度校核
法律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falvshike.com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