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的条件是什么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网友咨询: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的条件是什么?

  律师解答: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律师补充:

  主张不安抗辩的一方当事人,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但无须对方同意。先履行方主张不安抗辩权,必须有对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确切证据,而不能凭自己的主观猜测。行使不安抗辩权的证据有:

  1.证明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有不能还债风险的证据。需要搜集的证据就是能证明对方经营状况的,不论是书证也好,认证也罢,只要是合法有效的证据都可以。

  2.证明对方有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行为的证据。

  3.证明丧失商业信誉的证据。即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例如:先履行义务人多次违约让人无法相信其能履行合同义务。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的条件是什么》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ydxlxzwddsrkyzzlxdtjssm.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