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中考化学选择规律总结(优选3篇)

中考化学选择规律总结 第1篇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C+2CuO=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3C+2Fe2O3=4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

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也可为KOH)

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Fe3O4+4CO=3Fe+4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FeO+CO==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Fe2O3+3CO=2Fe+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高温

CuO+CO=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碳及其氧化物

1.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2.常温下碳不活泼,但高温下碳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

3.初中阶段,可以认为碳不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毒,可溶但不是易溶于水

5.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镁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碳单质,属于置换反应,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6.一氧化碳中毒是化学变化

7.二氧化碳使得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碳酸,这是一个可逆过程,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

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

3.根据一个物质参加反应的条件可以推断该物质的某些性质和贮存方法

4.可以利用化学变化中一种元素的质量不变和H+所中和的OH-数量守恒来巧妙地解决化学计算。

跟硝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NaOH(或KOH)+HNO3=NaNO3+H2O

现象:不明显

Mg(OH)2+2HNO3=Mg(NO3)2+2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2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

现象:以上三个反应现象同与盐酸反应现象一致

跟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或HNO3、H2SO4)=NaCl+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现象不明显

CaO+H2O=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NaOH(KOH)+FeCl3(Fe(NO3)3、Fe2(SO4)3)=Fe(OH)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

括号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FeSO4)=Fe(OH)2↓+2NaCl

现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CuSO4)=Cu(OH)2↓+2NaCl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里面的反映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H4Cl(NH4NO3、(NH4)2SO4)+NaOH(KOH)=NH3↑+H2O+NaCl

现象:有可以使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MgCl2(Mg(NO3)2、MgSO4)+NaOH(KOH)=Mg(OH)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里面的反应过程相似,产物相对应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现象:不明显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应把Na换成K是一样的

2NaOH+CO2=Na2C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此反应的Na换成K是一样的

Ca(OH)2+CO2=CaCO3↓+H2O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2NaOH+SO2=Na2SO3+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跟钡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2NaCl

现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强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

硫酸,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跟钙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2H2O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一、化学之最

(三)酸: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 ”

6、酸式盐(多元酸里的氢部分被金属取代,H夹在中间)

碳酸氢钠NaHCO3 , 碳酸氢钙Ca(HCO3 )2

磷酸二氢钠NaH2 PO4

磷酸二氢钾H2 PO4

硫酸氢钠NaHSO4

硫酸氢钾HSO4

7、碱式盐(化学式的中间有“OH”):碱式碳酸铜Cu2(OH)2 CO3

8、其他盐

高锰酸钾MnO4

锰酸钾2MnO4

氯酸钾ClO3

硫化钠Na2 S

碘酸钾 IO3

亚硝酸钠NaNO2

硫化钾2 S

二、化学方程式和计算

1、计算

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先检查以下几项,否则所有的计算都是徒劳!

①化学式写正确

②方程式要配平

③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要准确

步骤:

⑴解、设

⑵化学方程式

⑶找已知物和未知物、算相对分子质量

⑷列比例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例:

质量比等于 2ClO3 2Cl + 3O2 ↑

系数×相对分子质量 : 245 149 96

①微观意义:每2个氯酸钾分子,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分子和3个氧分子

②宏观(质的)意义: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③量的意义: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注意:“+”不能读成“加”,“=”不能读成“等于”要读为“生成”。

3.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有水生成 有CO2生成(各写两个)

化合反应 2H2 +O2 2H2O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其他反应

中考化学选择规律总结 第2篇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吧。

中考化学选择规律总结 第3篇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中考化学选择规律总结(优选3篇)》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falv/zkhxxzglzjyx3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