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当然是当当dangdang.com
近日,中国女排以2胜3负结束了东京奥运之旅。比赛结束后,伴随着《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背景音乐,郎平与队员们逐一拥抱,众人落泪。这也是郎平执教中国女排的最后一战。
郎平曾说:“即使是被挤压到绝境,也希望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再搏一下,这就是女排精神,不是一定赢得冠军,但是永远要有一颗冠军的心。身处低谷的时候自立自强,站上高峰的时候不忘初心,中国女排是这样走过来的,也会这么一直走下去。”
从最佳球员到金牌教练,郎平带领着中国女排创造了诸多传奇,也让“女排精神”鼓舞了越来越多的人。郎平执教女排的这8年,我们一起见证;郎平作为女排队员打比赛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来临,每一位女排姑娘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力争首夺奥运会冠军。
第23届奥运会女排比赛共有美国队、中国队、日本队、南朝鲜队(现韩国队)、秘鲁队、巴西队、联邦德国队和加拿大队8支球队参赛,中国队与美国队、联邦德国队和巴西队分在A组。
1983年,中国女排进行了人员调整,核心二传孙晋芳以及一批老队员退役。
征战奥运会的人员为:领队张一沛,主教练袁伟民,教练邓若曾,队员张蓉芳(队长)、郎平、周晓兰、杨锡兰、梁艳、杨晓君、郑美珠、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和朱玲。
新二传杨锡兰技术能力还有所欠缺,致使中国队在1983年亚锦赛负于日本队而丢掉了亚洲冠军。
因此,不少人判断1984年奥运女排冠军将是“日美之争”。
小组赛前两轮,中国队分别以3比0击败巴西队和联邦德国队。美国队也保持全胜。
北京时间1984年8月8日中国队3比0战胜美国队首夺奥运会冠军
当地时间8月2日,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相遇,在主帅塞林格的指挥下,美国女排以3比1(15比13、7比15、16比14、15比12)艰难击败袁伟民率领的中国队。
作为中国队的核心队员,郎平的压力很大,前几场比赛始终发挥得不理想。
就在输给美国队的那天晚上,袁伟民狠狠地批评了郎平:“你现在有什么放不下的呀?不就是个世界冠军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几句话点到了郎平的痛处,她大哭了一场,压力得到了释放。
这一夜过后,郎平彻底放下了包袱,中国女排也越打越好。
当时有种说法,美国队怕日本队,日本队怕中国队,中国队怕美国队。
在半决赛避开日本队令塞林格非常高兴。#p#分页标题#e#
半决赛中,中国队3比0淘汰日本队,美国队3比0淘汰秘鲁队。
中美两队会师决赛。北京时间8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美决战来临。
由于双方拥有郎平和海曼这样的世界级球星,因此这场比赛被世界排坛称为“世纪之战”。
而“世纪之战”的第一局堪称“世纪之局”,双方在这一局激战到了极致。
两队相互间太熟悉了,美国队副攻马杰士拦防郎平比较成功,而美国队头号球星海曼也被中国队盯得很死。
“怪球手”张蓉芳发挥还算不错,中国队以14比9拿到局点。然而,美国队硬是追成了14平。
袁伟民使出“法宝”,她就是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大赛的福建籍主攻手侯玉珠,她的厉害之处在于发球。
中美决赛第一局最后时刻,侯玉珠控制好心态,第一个球发到美国队后场,美国队错判出界,中国队发球得分。
侯玉珠第二个球发到前区,导致美国队一传冲网,郎平打探头球得分,中国队16比14险胜首局。
袁伟民的神来之笔,成就了侯玉珠。第二局,郎平、杨晓君、梁艳、杨锡兰、郑美珠等人拦网出色,中国队竟然以9比1大比分领先。
美国队首局发挥不错的二传手格林一度没有上场,替补二传贝克尔组织混乱,主帅塞林格而后才又让格林出场,但大势已去。
袁伟民再次换上侯玉珠,她的发球再次摧毁美国队一传,这就是中国队以15比3大比分横扫第二局的原因。
中国队战术多变,跑动进攻让人眼花缭乱。
有一次,海曼高点强攻十分漂亮,却硬是被后来换上场的李延军救了回来。这一次扑救令球迷津津乐道。
最后,张蓉芳扣杀,美国队球员拼命跑向场外救球未果,中国队以15比9拿下第三局,总比分3比0击败美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夺取奥运会金牌,也是中国“三大球”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姑娘们洒下狂喜的泪水,互相拥抱在一起。
当中国女排荣获奥运冠军的喜讯传遍神州大地,各族人民欢欣鼓舞,在街头巷尾、工厂、学校,人们情不自禁地喊出“中国万岁!”“向中国女排学习!”的口号。
中国女排的胜利在世界各地引起强烈反响。
纽约几家中文报纸于8月9日均以大字标题突出报道了中国女排夺魁的消息,并详细描述了中美决战的情景。
女排夺冠令全球华人欢欣鼓舞。就是在那一时刻,女排精神响彻云霄。
辉煌在延续,1985年世界杯来临,女排姑娘们依然充满了期待。
第四届女排世界杯于1985年11月10日至20日在日本举行,有8支队伍参赛,分别是:巴西队、中国队、古巴队、南朝鲜队(现韩国队)、秘鲁队、突尼斯队、苏联队和日本队,为单循环赛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相对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的那一批球员,中国队的阵容变化很大。#p#分页标题#e#
功勋名帅袁伟民出任领队,主教练变成了邓若曾,教练为胡进、江申生,队员为郎平、梁艳、杨锡兰、郑美珠、杨晓君、苏惠娟、巫丹、殷勤、侯玉珠、姜英、李延军和林国清。
“三连冠”之后,中国女排经历了“大换血”,主帅袁伟民卸任,多名老队员离队,原助理教练邓若曾挂帅。
当然,袁伟民并未离开这支球队,而是以领队身份依然和姑娘们战斗在一线。
11月10日,中国队第一场比赛在东京举行。
中国女排面对来自非洲的突尼斯队完 全占据上风,耗时35分钟就以3比0解决战斗,三局比赛对手仅得到3分,可见实力差距。
11月12日,中国队以3比0击败南朝鲜队(现韩国队)。
11月13日,中国队3比0击败巴西队,完全掌握了赛事主动权。
随后,中国队转战日本福冈市。就在这里,中国队遭遇了挑战。
11月16日,中国队迎战苏联队。1982年第九届女排世锦赛那场中苏大战姑娘们仍然记忆犹新。
这一次,中国队依然遭遇了苏联队强有力的冲击。首局鏖战不能说赢得幸运,应该说赢在了那一口气。
多年来与苏联队交锋,姑娘们并不惧怕身材高大的对手,而且有办法制约对方,比如快速多变的战术、顽强的防守、全面的技术、恰当的拦网等,这些都浓缩成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
由此,中国队16比14拿下首局赢得合理。
没想到,丢掉首局竟让苏联队心理崩溃,中国队趁势以15比2和15比5连下两局, 总比分3比0解决战斗,也跨越了一道难关。
1985年11月17日中国队3比1战胜古巴队图为获胜后,郎平庆祝胜利
11月17日,中国队迎来拥有著名球星路易斯的劲旅古巴队,本场比赛实则才是决定冠军归属的决战。
名帅欧亨尼奥指挥的古巴女排已经全面崛起,路易斯是“黑色橡胶”战斗群的佼佼者。
战况空前激烈,第一局中国队以16比14险胜,接着又以15比7拿下第二局。
虽然总比分0比2落后,不为所动的古巴队施展出“四二配备”的杀伤力, 随即以15比5回敬一局。
古巴队的锐利进攻,以及中国队的攻守均衡,让比赛体现出攻防的高水准。
不过, 情绪起伏是古巴队的弱点之一,中国队抓节奏的拦防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15比12!中国队拿下第四局,总比分3比1力挫古巴队,几乎打通了冠军之路。
随后,中国队转战东京,那座著名的代代木体育馆注定成为中国女排书写传奇的宝地。
11月19日,中国队以3比0战胜秘鲁队,取得世界杯六连胜。
11月20日,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迎战东道主日本女排。
面对体育馆内一万多名观众为东道主加油的呐喊声,中国女排沉着应对,3比0击败日本队,以七战全胜的成绩再次荣获世界冠军,成为世界女子排坛历史上第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顶级大赛冠军的球队。#p#分页标题#e#
郎平荣获“最佳运动员”,杨锡兰获得“最佳二传手”,郎平、杨锡兰和郑美珠入选“最佳阵容”,邓若曾成为“最佳教练员”。
四连冠!七战全胜夺冠!了不起的战绩,这是世界女子排坛的“中国时代”。
本文内容摘自《中国女排:一种精神的成长史》
作者孔宁,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往期精彩文章-
1、那些闪闪发光的运动爱豆们2、这几套书,做梦都想凑齐!3、7本动人心魄的友谊之书,看完久久不能释怀
8.8囤书节图书每满100减50叠加优惠券每日准点抢
▼
赞且在看读好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