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拼多多砍单是什么意思(拼多多避免砍单诀窍)

你被"砍单"过吗?你熬夜蹲点"秒杀"到的便宜商品都如期到货了吗?

7月3日,湖南永州的消费者周先生就因这事向记者大吐苦水:"大半夜花了很长时间下了单,本来以为捡到了便宜,没想到第二天商家发公告说价格异常不发货,过了一周左右又给我'砍单'了。

周先生所说的"砍单",是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付款以后,又被商家撤销了订单的情况。周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

当下,由于网络销售折扣大、优惠多,选择网上购物的人很多。但"秒杀"或"抢"到的便宜东西未必能真的如期到货。明明已成功下单的买卖,往往仅凭商家一句说辞就轻易不算数。

据报道,北京市消协曾就"砍单"现象进行过问卷调查,涉及当当网、国美在线、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淘宝、天猫、唯品会、亚马逊8家网站。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消费者有被"砍单"的经历。让人忧心的是,"砍单"正向其他互联网消费领域扩展,如订了机票、酒店民宿后被商家单方面取消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商家"砍单"有5大理由

据悉,商家为自己随意"砍单"祭出的理由包括"商品缺货、系统出错、操作失误、订单异常及产品质量"等,丝毫没有买家的发声空间。"砍单"没商量的背后凸显商家作为强势一方的霸道与任性。

是谁给了商家随意"砍单"的权力?

对此,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现实中,任性"砍单", "聪明"的商家往往笃定——大部分消费者被"砍单"后会因维权程序繁琐,害怕得不偿失而直接"认栽",忍气吞声。即便偶尔碰到少数较真的消费者,商家也几乎不用承担多大违法成本,常常象征性地补偿一些"优惠券"将消费者打发了事。有的干脆自行取消订单,不给消费者任何解释。如此一来,商家既营造了销售热潮,赚取了流量,又收集到了消费者信息,还以商品缺货、系统出错、操作失误等问题为借口取消订单规避了促销成本。一石数鸟,真是"高明"得很。

其实,任性"砍单"商家的"算盘"打错了。以"砍单"方式出尔反尔对待消费者,看似攒了人气,规避了经济损失,实则丢失了作为经营之本的信誉,这注定是一桩自砸招牌、自断财路、得不偿失的赔本买卖。

事实上,商家"砍单"这种漠视消费者权益、有悖诚信经营的失信之举,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无论基于何种理由,商家单方取消已经支付货款的订单,都属于违约或欺诈行为,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即使商家的确存在过失,也应由其单方面承担责任,不能让消费者埋单。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电子商务法》等有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规定,交易合同一旦成立,商家应依法履行合同义务,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遏制商家随意"砍单",电商平台应主动完善管理机制,对平台内商家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警示、暂停或者终止服务等措施,倒逼商家自律。有关职能部门可将恶意"砍单"的不诚信电商平台、商家纳入征信管理,并增强执法的刚性,加大处罚力度,如以"欺诈"之罪定性商家"砍单"行为等提高商家违法成本。要促使广大商家尊重消费者权益,只有消费者主动维权,勇于较真,才不敢随意糊弄。在这方面,各级法院要积极简化流程,方便消费者诉讼;各级消协组织也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调解、公益诉讼等形式帮助消费者维权。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拼多多砍单是什么意思(拼多多避免砍单诀窍)》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wangluo/pddkdssmyspddbmkdjq.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