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如何获取流量(教你学会这套滚雪球的生意思维)

哇塞,今天是我坚持写日记的第13天,我想跟你聊聊一个生意模型。

为什么今天开天猫的过的都不好了?问几个问题就明白了。

你如何获取流量?开车烧钱啊,那你烧钱来买你产品的用户,还会不会再回来,不会啊,如果会,那我第一年有1000万销售额,如果不投钱,用户还会再回来啊,可,实际上,并没有回来。

如何才能让用户反复回来买我的产品呢?你距离用户那么远,用户回来才怪呢。

如何解决让用户,反复买,持续买的问题呢?

好了,在正式开始说这个解决方案之前,先问几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要花钱买流量

复原几个场景就可以了,以前开实体店,我们是租的商场的门面,因为他的模式,就是靠收租金赚钱的,他建了一个商场,商场有了人流,开店,就能赚钱,所以,你才去,租他的店铺。

你每天都要花钱去买流量,因为,你每天都要交租金。

好了,在实体场景里面,我们买流量,是因为,商场本身成本就很高,所以,我们买流量,是为了转嫁他的运营成本,我们是他的客户。

再来切换一个场景,换到了电商时代。

我们开天猫店,天猫,先收一个入驻费,然后,我们还需要人流量,就还要烧钱开车。

为什么,我们要给天猫交钱呢?他的流量也是买来的,为啥还要买流量呢?因为,谁闲着没事,去看淘宝呢?

一句话,用户,只有在想买东西的时候,才去淘宝。再者,收流量费,就是他的盈利模式,淘宝,就是一家贩卖流量的公司,低价买,高价卖。

很多有品牌妄想的人,都有这样的希望,我今年在天猫花1个亿广告费,出来1亿销量,来年,用户知道了我的品牌,记住了我,就会自己搜索我的品牌名字,自动搜索我的品牌名字。

想多了,还要去搜索你?用户早就被拦截到了推送的路上。

推送的份额越来越大,搜索的份额越来越少。

不管是,信息搜索的百度,还是商品搜索的淘宝,都在被各种智能,千人前面的推送蚕食。

好了,上面,就说了一个问题,问什么要去买流量,因为,人家的流量也是买来的,而且,我们花钱买来的流量,转化了,之后,不能形成回流,于是,我们就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购买流量。

再来,想一个问题。

2。为什么有的人不用花钱买流量,生意做到几十亿

想一个问题就好了,假如,你有1000个流量,他们都知道你,都信任你,都能看到你每天在干什么,还和你在一个群里。

你每天还能给他们写一篇文章,还能给他们录录短视频,还能直播。

当你推产品的时候,他们能不买吗?

那,这个规模很小,那么,你有1万个群呢?

这跟社群团购有什么区别?

社群团购,有人设吗?他还是一个货架逻辑,完全不是一个人设,内容逻辑。

能留住人的,永远是,关系,跟内容,绝对,不是货架,广告。

好了,我要提出来我的解决方案了。

今天,一位做燕窝的姐姐来找我,家族世代做燕窝,年产值10个亿,应该是国内的头部了。

我也给出了这套方案。

这也是我在《创始人IP变现》的核心解决方案。

三个元素。

1,IP

2,内容场

3,流量源

人的品牌,大于货的品牌,IP前置,基于IP构建,五个内容场。

我把它叫做,五个一工程。

谁能构建起来,谁就无敌。

目前,我刚刚构建了三个,还在继续搭建中,已经显现了它的威力了。

4个人,卖课,1万的客单价,上一期,100人,这一期,才开放不到3天,就已经收到了接近100人报名。

1万的客单价,还是,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让我们感受到了威力。

实际上,这套模式,并不仅仅是卖课,卖任何产品,都适合。

我一直说,未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两点。

第一,做内容的能力

第二,运营用户的能力

这套模式,是在未来5-10年,都可以持续深耕的,他可以让你以后的每一天,都不一样,都是一种不断地滚雪球效应。

今天,我在跟江洋聊的时候,提到了一个新的名词。

IP电商。

这就是未来电商的雏形。

不是微商的囤货制,不是电商的货架逻辑,而是,以IP为核心分发节点,构建的内容场,实现了区隔,最终,就是生活方式的区隔。

这是时代的一种革命。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如何获取流量(教你学会这套滚雪球的生意思维)》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wangluo/rhhqlljnxhztgxqdsysw.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