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小米电饭煲质量怎么样(一粒米到米饭背后的秘密)

“把米饭做好吃。”

这是2014年米家压力IH电饭煲研发团队定下的目标。

目标很明确。但怎么样才算好吃?中国大米上千种,每一种含水率、蛋白质含量等都不同,怎么保证做每一种米都好吃?根据米饭糊化、变熟的过程,什么样的加热条件和加热程序最完美?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更详细的需求从实验室发出:要最均匀稳定高效的加热方式,还要做软件、做APP,实现针对不同米种烹煮程序的个性化控制。

这是米家智能电饭煲诞生的开始,也是国内压力IH电饭煲打破日本品牌垄断格局的序章。

7月21日,伴随新一代米家智能电饭煲3L众筹开启,一则短片《饭饭之交,先煮为敬》以别具一格的“大米答辩官”的形式,揭示了米饭好吃的秘密。

来自“米”的考核

 

米家智能电饭煲的这则短片从“米”的视角出发,由米担任答辩官,从颜值、专业煮米方案、充分激发米香三个角度对电饭煲进行了严格的考核。

当然,米家智能电饭煲在这场考核中轻松过关了。这背后,既是产品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米家电饭煲认真对待每一粒米和每一个产品细节的价值内核。

考核点1:好吃都是从好看开始的。

颜值上,纯白色机身搭配黑色小圆屏,让它从五颜六色的杂乱中脱颖而出,拿掉所有不必要的元素,干净简洁独树一帜。支持着这种极简设计的并非单纯的设计师审美,更是堪比3C产品的高达0.1mm的产品精度。

考核点2:饭煲的第一要务还是煮米专业度!

搭载软件,专业煮米方案是米家智能电饭煲独有的优势。“三千多条温度曲线,让米饭众口可调,每一道工序都极其努力。”纯米烹饪曲线工程师董远介绍,温度、压力、海拔、米种、水的沸点都会影响米饭的口感,好的米饭离不开细节的打磨。

考核点3:如何才能包装把米煮好吃?

与温度曲线并肩作战的是硬件结构的“配合”。纯米结构工程师郑秀谦介绍:“无论是报废了几百个才最终试验出最优方案的铁釜内胆与多层复合内胆,还是目前电饭煲领域的技术天花板IH加热,或是致力于更好激发米香的微压设计,都是为了能够让温度顺利传导到米饭内部,同时让米粒受热更均匀持久,避免忽上忽下的震荡,从而与温度曲线形成完美配合。”

正因如此,在这场答辩中,答辩官“米”才心甘情愿地给了高分,跳入饭煲,踏上变成米饭的快乐旅程。

“这工作,没完没了”

做一个电饭煲如此折腾,它做出的米饭口感真的有那么大差异吗?

这是米家电饭煲的工程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可能大部分消费者一口吃不出巨大的差异,但也有很多消费者是极在意口感的。对他们来说,米饭软一点硬一点,煮出的香气够不够,非常影响用餐的体验。”董远说,“我们愿意默默地在幕后为这些‘挑剔’的少数派做一些工作。”

事实上,这些工作的量级是巨大的,董远也被称为“请不了假的人”。

“以前在传统企业,项目做完就完了,产品上线后,工程师很少再有后续工作。”董远笑称,“但在这里,工作是没完没了的。”

电饭煲正式上市前,董远抱着它,拉着一大堆设备,走过了不同海拔的各个地方。“海拔会影响水的沸点,进而影响烹饪的口感。”实地考察的意义就在于,所有温度曲线的调试只有去到当地才最精准,这是任何形式的模拟实验替代不了的。

让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平均海拔将近3500米的香格里拉,“普通电饭煲煮出来,饭都是夹生的。”而工程师们现场进行热补偿后形成的温度曲线,则可以让米家电饭煲在香格里拉煮出来的米饭同样香甜可口。

(烹饪曲线工程师董远抵达昆明)

“我们的电饭煲卖到云南、贵州的还是很多的。”这位“背锅侠”表示。

软硬件部门的有机合作也让这一计划成为可能,“曲线如果没有足够的硬件支持,是调不到完美的。”尽管常常为一个解决方案“唇枪舌剑”,但米家智能电饭煲的曲线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早已在共同前进中建立起了革命情谊,毕竟“把米饭做好吃”是大家的共同目标。

而工作没完没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米家电饭煲的曲线是在不断更新的。为了能不断地优化烹饪效率和烹饪口感,各种测试一直在不断进行。而每次的新品上市,都要针对新品的不同结构条件,把几千条曲线重新调整适配,以确保曲线完全贴合硬件,达成煮米的最有效果。

创新从来都不是独立工作,而是系统任务。这一点,在米家电饭煲五年多的持续创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米家智能电饭煲是小米生态链品牌米家旗下第一款产品。对于米粉来说,它有着不同的意义。

“眼前一亮。”曾与雷总一同敲钟的知名米粉洪骏,也是米家电饭煲的忠实用户,问到对米家电饭煲的第一印象,他脱口而出。

“第一次体验完,我们一帮米粉都觉得‘哇’!这个产品确实是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需求,再加上米粉的文化,这个东西对我们来说是很贴心的。大家愿意去买这个东西了,去日本也不用背电饭煲了。在米粉圈里说到电饭煲,米家电饭煲肯定是不二之选。”

双向奔赴的爱才有意义。

米粉对米家产品的监督是真诚而从不松懈的,这些“挑剔”都得到了更有诚意的回应。“好在它比我更挑剔。”洪骏表示,“他们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我们提出的很多意见和建议,也都被充分考虑了。大家经常一起坐下来,聊聊对产品的想法。”

以用户为中心也是米家智能电饭煲有别于传统饭煲的重要特征之一。事实上,电饭煲被买回家的那一刻,才是跟顾客产生连接的开始,而非结束。

除了直接与米粉等用户交流,设计师、工程师们也常常通过论坛、用户问卷、查看购物评价等各种形式获取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与需求,以更好地发现大家的隐性需求,做出更贴心的产品。

做一碗米饭,是一件简单的事,做一碗好吃的米饭,却不那么简单。而做一个轻轻松松就能把米饭做更好吃的电饭煲,就更难了。重重准则和关卡背后,是米家智能电饭煲与每一粒米和每一个用户的“饭饭之交”。

新一代米家智能电饭煲正在小米商城众筹中,献给挑剔的少数派,希望米粉们喜欢。

-end-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小米电饭煲质量怎么样(一粒米到米饭背后的秘密)》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wangluo/xmdfbzlzmyylmdmfbhdmm.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