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医美为何如此火爆(时代洪流下的财富之道)

1

上周陆续接触了几家深圳的医美机构,略有启发。

我非常看好医美这个赛道,“变美”的这件事简直是刚需,高频,大众,全龄化,女性花在这方面的钱和时间未来会暴增,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缺口,就连我这么不爱打扮的人,手里也充值了各种会员卡。

“变美”其实满足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崛起,相应的也会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看起来更青春年轻美丽。

变美也是一件很上瘾的事情,说到上瘾,我想起认识一个很厉害的投资人,他做出了四家上市公司,已经完成财富自由,他的投资逻辑就是围绕让人上瘾的东西来的,人的上瘾有几种程度,轻瘾,中瘾,重瘾,比如烟,酒,赌,性,最开始他做了一个电子烟变现了六个亿,现在又开始做情趣用品,产品还没出来就融资了一个亿做产业链,高手出招,自带章法。

变美也是一件上瘾的事,因为一旦脸上一个地方改变了,你就会尝到因为变美带来的便利和好处,对于女性可以获取很多资源,有个词叫“颜值变现”,于是你就会想获取更多资源,变得更美,最后无法收手,每年在这方面都要持续花钱。

2

说医美暴利,是早期,野蛮生产的时候,打个破尿酸好几千,成本几十块,那会靠信息不透明赚钱,确实容易,现在行业透明度普遍高了,用户被教育差不多了,知道的也多了,加上行业从业者增加,吃蛋糕的人多了,所以利润也就下去了。

现在的医美行业处于转型洗牌阶段,负面频出,鱼龙混杂,价格战,流量成本水涨船高,运营管理无法标准化,知名医生甚至架空了品牌运营机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医美行业暴利,是两极分化的,大机构确实利润可观,很多小机构生存都很困难,利润微薄,运营成本重。

医美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我发现我们服务的甲方在这个行业很少,几乎打不进去,因为它有一定的行业壁垒和技术门槛,没有行业沉淀经验还是很难进去分一杯羹。

对于初创机构而言,最直白的需求就是流量,而大部分商家还处于非常传统的依靠门店自然流量,即地推模式。

点评美团算是渗透相对较深的,商家也已经被教育,能接受付费来做这个事情,因为最直接的能带来流量,真正在做品牌的,几乎很少,所以这个行业也说不上什么知名品牌,有医疗背景,医生资源和行业资质的相对垄断了中高端市场。

垂直行业内的媒体比如新氧,最近在各大电梯都随处可见赵薇代言的广告“专业大于天”,这个广告质量就不评价了,最多给个六十分吧。

主打本地同城服务的小红书和抖音直播探店在这两年算是异军突起的新渠道,双微百度搜索引擎信息流则一直算是标配渠道,而更加嗅觉灵敏的有丰富门店资源的商家,也开始玩转起社群私域流量,把客户圈养到渔塘,想着法子换着姿势多卖几次。

记得有个朋友创业做美容店,问我在没有预算的情况下,什么方式引流最快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我说发传单就好,设计一个低价引流项目,先把人搞过来,把周边社区商圈的女性触达到位,一个店应该能很快盘活,这种店铺最快半年最晚一年回本,经营好了,后面可以稳赚两年的钱,如果有行业经验,有点技术水平,还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3

这个圈子有不少像我们这样的服务商,他们服务垂直医美行业,因为吃透了这个行业的玩法,能帮客户把线上的事情搞定,也能带来流量的,所以存活还不错,对于甲方客户也能节省成本,至少不需要自己去养一个专门的线上团队,实现相对轻资产的运营,所以付费意识还是有,但是客单价不会很高,所以也能接受按成交分佣的模式。

以我个人浅薄的理解和分析,医美行业整体缺乏的是品牌运营思路。

走量,做规模,做渠道,这些赚的都是行业内信息不透明的钱,不是赚品牌溢价的钱,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这个领域能说得上名字的品牌不超过八家,但是最终真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可能只有一家,因为大家只记得第一,不知道第二。

做品牌就是做用户心智,让用户买单,认可你是这个品类最好的或者性价比最高的,让用户喜欢和愿意付费转介绍,这个问题将会是未来整个医美行业要转型升级的方向,现在医美行业大鱼吃小鱼,大品牌吃小机构,靠资本兼并收购模式来占领市场就是在占领用户心智。

我一个朋友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我认为他们的模式算是成功的,因为他们除了服务甲方,自己也做了甲方,以项目的形式,创立了自己的不同品类的品牌直营店,都是轻资产模式,定位中高端生活休闲服务,比如采耳,祛痘,美发,并不需要很重的仪器设备投资。

他们本身擅长线上流量运营,店铺服务标准化,流程化,预约制,单店流水赢利都不错,做起来很踏实,细水长流,也算是从虚到实有了落地的东西,也是自己的东西,可以沉淀下来的品牌资产,其实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他们,我认为这背后是有经营哲学在里面的。

围绕自己核心竞争力做纵向产业链延伸上的事情,没有脱离自己的基因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本身也是一种“守”的思维。

想起这两年国邮政这两年也在折腾,开药局卖奶茶,结果估计都不会太好,因为邮政最应该做的事品牌革新和升级,一改过去国企大妈板着脸慢悠悠服务的刻板印象,为品牌注入活力,亲民感,围绕自己最擅长的触达功能,比如最后一公里的纵向产业链,而不是横向发展做自己不擅长的药局和奶茶。

4

这家医疗服务机构的创始人和我说,他们做自己品牌最开始初衷其实就是实践一下自己的方法对不对,整天和客户吹牛逼说自己多么厉害,那你这么厉害怎么不自己做一个品牌,让我们看看有多厉害,是的,为了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他们就自己下水了,加上合伙人有这方面的经验,天助自助,水到渠成。

正因为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不内耗,不走偏,不求贪。

这几天我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做服务,不能帮客户真正创造价值,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事就是不可持续的,这里的哲学就是一句话:起心动念皆善无我利他言行意一致。

想明白这句话,真的就不会纠结很多问题,比如做什么赚钱,我应该如何定位和调整,谁是我的客户,我的筹码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每当我很纠结做服务心累的时候,就会拿出这句话来反复推敲,内心也就趋于宁静了,市场是公平的。

我们总在思考, 让自己如何变得既赚钱,又值钱,对于一个公司也是一样,既要赚钱,也要值钱。

赚钱可以靠服务赚钱,也许凭运气可以快速完成第一桶金的原始积累,但是经营企业的目的应该是以长期有效增长,那就要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把今天赚到的钱投资到未来五到十年能产生回报的事情上,不去透支未来的利润,不伤害战略地位,经营要以利润为中心,但不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对于战略的思考他们还是很深入的。

为什么很多做服务的乙方,转型到其他赛道比如做产品,做线下都很难成功呢,其实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资源不够,而是思维方式没有转变,从做无形服务到做实业投资,一个可能是快速变现赚快钱,一个可能是长期注意赚慢钱,两种思维就是两种操作系统不可兼容。

也许行业并没有问题,领域也没有选错,市场更没有好坏,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有些事你也可以选择不做,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人,我们需要调整的只是自己的心态和思维。

【干货合集】新媒体运营篇(更新至2021年4月)

抖音运营实战技能篇(下)25361字,慎点视频号运营战略地图推荐四篇有用的干货精选。【干货合集】短视频运营篇(更新至2021年4月)​​​​​​​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医美为何如此火爆(时代洪流下的财富之道)》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wangluo/ymwhrchbsdhlxdcfzd.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