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不要联合做一家新媒体上市公司,哪怕是上新三板?”
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还是过年前,在合伙人芬姐办公室喝茶,她在小黑板画战略地图,说这话的时候满眼放光。
说实话,当时我的小心肝一颤,在2018年以前,这是从没想过,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次倒是有点心动的信号了。
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没啥太大的野心,对于创业也是抱着小富即安的思想,一年轻松赚个百来万已经很满足了。
事实呢?人的野心会不断放大,欲望是被见识打开的,到了一定层次,收入上去了,消费也会上去,会被现实的压力逼得一步步往前走。
的确,大部分人的中年危机,也就是年轻的时候不够努力,不够勤快,不够聚焦,功底不够实,沉淀不够厚,资产不够多造成的。
就像《都挺好》里的苏明玉,有钱才是中年人的底气。
回到新媒体公司上市这个话题,业内早就有先例,比如省广,收购兼并了很多广告公司,如钛铂新媒体,南方新媒体,速途新媒体等等,以及正在上市进程的吴晓波频道。
我也理性思考过,新媒体上市公司,有几大瓶颈,比如过于依赖个人ip,对于资本来说,这是恨不可控的,内容的持续输出能力,版权原创背后的法律纠纷,盈利模式是否清晰,能否规模化运作,国家政策风险,比如牌照和资质要求等。
随着流量平台迁移,新媒体生态圈也在发生变化,很多mcn机构和传统广告公司都在转型,朝正规化的方向发展,让优质内容更具商业价值,不论上市与否,能否持续创造价值,持续解决一类人的痛点,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也都是新媒体公司始终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媒体创业者来说,节奏感,非常重要。如果还处于发展瓶颈,谋求转型的状态,上市只能算是梦想,不如找个能力互补的合伙人来的现实。
对,节奏感。
日常生活,运营一个社群,交往一段恋情,都需要节奏感,创业更是。
说到节奏感,我想起创业初期,那会客户资源不多,还没开始写公众号,个人品牌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大部分客户都是朋友转介绍的,每获取一个客户资源,都格外珍惜,恨不得直接叫爸爸。
记得有一次,参与投资,是一个品牌设计的项目,非常急,沟通完马上就要比稿作方案,这种情况很多有规模的公司大概是不会接了,我衡量一下,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上,当时团队就两个设计师,我们通宵做策划方案。
我稍微动了点小心思,甲方客户是潮汕人,喜欢到处听营销课,那个方案,被我改成了从营销角度出发的设计思路,做的非常细致,行业分析,竞品分析,当前诊断,设计的原则和方向,意向图,理由阐释,一个都不少,足足七八十p,看起来十分有逻辑,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的营销框架体系,连风水常识都用上了。
相比其他设计公司的提案,我还是相当有专业自信的。
因为,懂设计的人未必懂营销,懂营销的人未必懂设计,跨界的才厉害,这刚好是我的优势。
而且,和老板说设计,不如和他说营销。做好设计,不就是为了助力品牌营销?降低传播成本?
在台上讲稿的时候,虽然一晚上没睡,我把自己催眠得非常兴奋,讲的激情四射,自己都把自己感染了,会议室有十几个高管,结束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听得眼里放光,老板频频点头,我就知道这个项目,成了。
后来,果然中标了。在没有公关的情况下,也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我事后总结,有点用力过猛,但是找到了一种“节奏”,就是如何成交的节奏。
后来的后来,我和甲方项目负责人私下聊天,问他们当时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他说,“因为你分享了很多设计之外的东西,你说的很有激情,有足够的专业气场,对我们很有启发,和老板的思路很同频,但是也有上海广州的公司过来提案,规模和实力都比你们强,但是你们的专业思路和服务态度,无形加分很多。”
类似的故事,我有很多。
写了公众号之后,这种节奏感,更是让我开挂的节奏。
因为,一片赤诚的分享,看似是舍,其实是得。
一旦一个人被很多人看到,很多机会和资源就会主动涌来,你所做的事情,你的标签,你的人格魅力,会被一股无形的“势能”放大。
节奏感,也越来越强。
从2018年开始,客户资源更加不愁,主动找上门的很多,也更容易成交。偶尔也开始挑客户挑项目了,创业越来越轻松,不用通宵做提案,也不用费劲心思去公关,或者求爷爷告奶奶找资源,冥冥中找到了规律。
一般一个小时初次谈判,就能预判这个项目会走到哪一步。和客户聊几句,就能把脉出他们的需求和痛点。一个头脑风暴会议,就能出一个新媒体营销策划案的框架思路。
这就是“经验”吧,我称之为节奏感。
创业有节奏,内心有力量,就会产生“专业自信”。
这股专业自信,就是我内心的力量,他会让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气场。
后来认识了很多大v,牛人,发现这些人也都有同样的气场,性格标签和经历多少有类似,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很容易有共鸣,这就是气场相吸的缘分,这些人一看就知道是很有节奏感的。
因为这种节奏感,圈层就会产生,吸引更多同频的人进来。
理论上,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加入什么样的圈子,你身边就是什么样的人,身边的人就是你的镜子。如果你总是抱怨,如果你看不起身边的人,恐怕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定位了。
你的圈子,决定了你遇到的人的层次。你的节奏感,决定了你所处的层次。
甲方乙方/“共享市场部”社群招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