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开眼戒》:库布里克的最后一部神作,窥视中产的欲望与恐惧

前言:

而今同学们对“电影大开眼戒”大体比较注意,我们都需要剖析一些“电影大开眼戒”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也在网摘上搜集了一些有关“电影大开眼戒””的相关知识,希望我们能喜欢,看官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最早知道《大开眼戒》这部电影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的一部畅销小说,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作者将许多宗教、艺术、神秘学、符号学、阴谋论元素串联成一个惊心动魄的推理故事,也是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光明会的存在。

小说中透露,许多科学界、政界、商界的重要人物都是其成员,他们几乎掌控了整个世界,不定期组织­集会,并且举行奇怪的仪式……《大开眼戒》中,也确实出现了神秘组织。而更诡异的是,库布里克在拍摄完《大开眼戒》后,将最终剪辑版交给华纳公司五天后便突发心脏病死亡,有传言称,他本人就是想借电影让神秘组织进入大众视线。

库布里克


但本文的内容并非深入讨论某个神秘组织或者其他阴谋论,而是就着电影说电影,以本人有限的视角和理解尽可能地解读这部库布里克的最后一部电影。

中产生活的动摇

《大开眼戒》拍摄于1997年,彼时的妮可·基德曼年方三十,身姿曼妙无须赘言,电影的第一幕就是拍摄她换礼服,衣服掉落,整个背面完全暴露在观众眼中,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


之后出现电影的英文名【Eyes Wide Shut】,直译则是【双眼紧闭】。我当然相信导演是故意为之,任何人看到妮可·基德曼的背面都不会紧闭双眼。

接着的画面是,丈夫比尔和太太梳妆打扮,从洗手间到客厅再置身于一场盛大派对,作为观众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信息,丈夫比尔的职业,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信息,典型的中产者,衣食无忧,漂亮且体面。

在派对上,丈夫和妻子短暂地分开了一会,妻子遇到了一位优雅的匈牙利男士,他们一同跳舞,言语中尽是暧昧纠缠;


而丈夫比尔也没闲着,他遇到了两位模特,堪称左拥右抱,她们邀请他一同前往“彩虹的尽头”,什么是彩虹的尽头,彩虹的尽头又在哪里,想来这必然也是十分暧昧的说法。

当我们以为这是一对拥有开放式关系的夫妻时,情况又并非如此,妻子犹如恢复理智一般,突然从意乱情迷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丈夫也没有去彩虹的尽头,而是帮助客户处理洗手间里发生的棘手事件。

派对结束之后,这对夫妻又回归到了日常生活中去,丈夫比尔照常工作,上班看病,妻子居家照看孩子。直到圣诞节前夕的某个夜晚(整个故事都在圣诞节前夕),两个人共同食用了一些大麻,在这种“超常”状态之下,彼此的隔阂显露出来。

两人先是询问了一下派对当天的情况,各自的艳遇,接着丈夫顺着妻子往下说的话惹恼了她,大概意思是,“你很漂亮,所以有男人想和你发生关系这件事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男人心里在想些什么”,表面上这是称赞妻子容貌的话,但到了妻子那里也可以理解为,“你也是男人,你和漂亮女人聊天是不是因为你也想和她们发生关系。”

对此,丈夫矢口否认,并给出了以下理由:我爱你并且我们存在婚姻关系,所以我绝不会欺骗或者伤害你。乍听之下,这些理由非常正当合理,尤其符合男主角的身份、形象、地位,可妻子却一脸的不可思议。两人就此展开辩论。

男人不仅表示不会有出轨行为,同时也相信妻子不会出轨,继续给出理由:我相信你、我们存在婚姻关心、你是孩子的母亲。理由依然非常正派,合理!

此时,妮可·基德曼演绎了一段非常夸张的笑,几乎有些癫狂,以至于不像是正常人应该具有的反应,我甚至觉得导演是在借助妻子对于丈夫的虚伪和正派表示嘲讽。

狂笑过后,妻子诚实地交代了自己去年夏天与一位海军军官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发生关系,计划了未来,她为他陷入疯狂,甚至愿意抛下一切。但复杂的是,妻子一边为别人陷入疯狂,一边又深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对丈夫的爱包含着痛苦与哀伤。

从妻子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美丽女性的特质,一方面她是勇敢而坦率的,即便是婚姻内也敢于承认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她又非常聪明,她没有选择用“不再爱丈夫”这样的话,而是将自己内心的矛盾诚实地反应了出来,这份复杂与矛盾之后又转嫁到了丈夫比尔身上。

在妻子讲述的过程中,丈夫接到了一则电话,一位病人去世,自己需要前往,两人的辩论就此终止。

乘坐出租车前往途中,丈夫的心情根本无法平静,妻子与他人偷情的画面在他的脑袋里盘旋不去,从这一刻起,他的生活彻底动摇了。他的心里面生出症结,换言之也就是,心魔。

整部电影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男人“解心魔”的过程。这个男人出身良好,俊朗帅气,工作体面,身边不乏漂亮女性,他自己也非常自信,一直以来顺风顺水,而在某个夜晚,他的妻子突然告诉他,她出轨了,换做任何一个男性,这都是一种打击。

他的确可以选择离婚,但他不会,因为这对夫妻二人都非常清楚,他们有孩子,孩子让婚姻更牢固,更重要的是他们依然相爱,即便结婚多年,彼此对对方还是存在吸引力,感情的复杂性让他们无法迅速地一刀两断。


也正是如此,“心魔”在这个男人身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他后面的一系列所作所为都是想要解开这个心魔,或者说,他想要放纵一下自己从而报复妻子的出轨行为,从而只身踏入到欲望的洪流中去。

踏入欲望的洪流

观看《大开眼戒》这部电影时,我不止一次地想起另外一部电影,杨德昌的《一一》,尽管它们来自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中产家庭生活被撼动之后,男性与女性如何处理欲望,细细想来这两部电影有共通之处。

踏入欲望洪流后,比尔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道关卡。他的病人已经去世,死者女儿守在床边,看到比尔到来,她极力掩饰自己的激动与紧张,但按耐不住,她还是进行了一次深情告白。

此处的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位女性处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色调的中心,她一边诉说自己的爱意,另外也要顾及要自己现任男友卡尔。随着卡尔的到来,比尔从这道关卡中抽身而出,第一次全身而退。

比尔走上大街,看着街边亲热的男女,又想起了妻子偷情的画面,心中依然忿忿不平,他表现得很生气,而导演在这里又增加了一个桥段,一群小混混迎面撞了他一下,嘲笑他是“娘炮”,这是一个反应主人公心境的现实桥段。为什么要嘲笑他是娘炮?因为在庸常的世俗观念中,妻子偷情是一件尤其伤害丈夫男性气概的事,也就是戴绿帽子。

所以,第二道关卡来了,一种更直接更赤裸的报复方式——和站街女郎发生关系。

来到房间,谈好价格,亲亲抱抱,正要进入正题,妻子的询问电话来了,比尔接通电话,搪塞一番,决定终止发生关系,但还是付了钱。为什么要停下来?此处并没有交代,但还是可以猜测,比如他向妻子撒了谎,有了负罪感,负罪感让之前的培养好的气氛全无,比如身为正派人士的理智提醒了他。总之,又一次全身而退。

电影中一共设置了三道关卡,比尔每一次从上一道关卡中退出时,他所遇到的下一关都会更直接、更具诱惑力、也更加的危险。

第三道关卡也是这部电影的重头戏,男主角通过钢琴师尼克获得了密码,这个密码可以前往一个神秘聚会,尼克声称,在聚会上可以看到许多的美女,这直接刺激到了比尔,为了前往神秘聚会,他不惜打车前往已经打烊的服装店(恰巧服装店的名字叫“彩虹”,不得不让人想起之前那个“彩虹的尽头”),花费更多的钱租赁礼服和面具。

同时他也如愿以偿地看到了惊人的景象,诡异的仪式以及大型的多人的群体性行为。中途有女性来警告他,要求他尽快离开,未及逃走,他的身份便被识破,在他即将遭受惩罚时,又是这位女性挺身而出,愿意代他受罚。第三次,比尔又全身而退。

比尔回到家中,妻子从睡梦中醒来,她哭诉着,自己做了一个噩梦,而在妻子的描述中,我们会发现,妻子的梦中景象正是丈夫今夜的聚会经历,女人的梦境照应着男人的现实。

在这个部分,人的理智、情感与欲望相互交织,又彼此争斗,并且全部发生在一个夜晚,时间之紧凑,令人有些目不暇接,难以作出反应,男主角在欲望的驱使下开始了自己的冒险之旅,犹如经历了一场一波三折的梦。

但即便在经历了这些之后,男主角的心魔仍在,心理上的症结还是没有能够解开。接下来则是电影的第三个部分,第三个部分中男主角一边在偷偷调查神秘组织,一边在“解心魔”,直到他精神开始崩溃,不得不跟妻子袒露自己的经历。

心魔如何被击退

在这部电影中仿佛有一些因果论的意味,每一次的行为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且快速地反馈出一个结果。


比尔的欲望如同投湖石子,也迅速泛起涟漪,他去找钢琴师尼克,尼克消失不见;他去找站街女,但站街女的室友告诉他,她得了艾滋病;


他搜索报纸发现了一名选美模特的死亡,结果证实这位模特就是当晚代他受罚的那名女性;他试图深入调查神秘组织,什么都没查到,却受到了威胁和警告,继续下去他的家人也将被波及。

而在比尔客户的口中,所有一切又变得真假难辨,钢琴师消失只是送他去了别处,模特死亡是因为她自己滥用药物而致,神秘组织只是想恐吓一下比尔,让他停止调查。这到底是真实的现实还是虚假的游戏,男主角必然困惑,作为观众当然也很困惑。

但不得不承认,在这趟欲望的冒险中,每一道关卡所付出的代价都要比上一道更大,消失、疾病、死亡……比尔也愈发的害怕,直到他回到家,发现妻子的枕边出现了比尔聚会当夜佩戴的面具,比尔这才决定与妻子坦诚相待。

这是一个起始于欲望,终止于恐惧的故事。心魔被恐惧击退了,但是否真正地消失不见,是否真正地消解了,我们又不得而知。

忽然想起一句话,但忘记了出处,似乎普遍适用于人性,“相比于尚未得到之物,人们更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因此,比尔也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中去,这条胡同就是恐惧。

他向妻子询问该怎么办,这时候,妻子再一次地显露了她的智慧——她觉得他们应该感恩,毕竟他们撑过去了,不管是冒险还是梦境,况且一个晚上的真实性远远比不上一辈子。

对于妻子的回答,最通俗与最浅显的理解是,夫妻之间产生了问题的话,似乎应该努力沟通,保持坦诚,这样婚姻才能走下去。这也是最现实的智慧,退一步海阔天空,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过生活就好。

但为什么电影叫《Eyes Wide Shut》(双眼紧闭),而不是叫《百年好合》或者《夫妻的相处之道》?因为妻子的回答,又包含着另一层迂回,这层迂回是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无论是他人的失踪或者死亡,不要再追究下去,退回到自己原本的生活里,继续保持中产的体面,保持他们相爱的表象。

在大开眼戒的同时,又紧闭双眼,你看到的真实可能只是自己能够接受的那部分真实,不能接受的部分则视而不见,这当然是虚伪的,却也是又不得不做的选择,实际的又颇为无奈的处世之道。

《大开眼戒》里,男女主角的wake up来自于外界刺激,种种事件与恐吓,在杨德昌的电影《一一》里,男女主角的醒悟是自发式的,男主角遇见昔日初恋漫游东京,觉得不必从头再来一遍,女主角进山修行无果重回家庭。

当然,似乎也不必试图从电影中得到什么结论,电影仅是展现,展现一种状况——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有限的自由里,活在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真实里。因此,在观看电影中,我产生了这样的情绪,relax,就松弛一点吧,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END-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大开眼戒》:库布里克的最后一部神作,窥视中产的欲望与恐惧》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yingshi/dkyjkblkdzhybszkszcdywykj.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