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
人性之初到底是善还是恶?爱是占有还是毁灭?女人天生柔弱和单纯的外表下面,会不会暗藏着让人窒息的嫉妒心和邪恶面?
也许不同的环境会给人不同的答案。
豆瓣评分高达8.0分的英国电影《裂缝》将少女之间因爱生妒、因妒生恶的的阴私和残忍搬到了银幕上,让人不得不正视自己内心深处令人害怕的阴暗。
《裂缝》是由Optimum Releasing发行的剧情片,由乔丹·斯科特执导, 伊娃·格林,朱诺·坦普尔,玛利亚·瓦沃德等主演。影片于2009年12月4日在英国上映。
这是一部画面很美的伦理片,迷人的跳水老师G被许多女学生仰慕和爱戴,G却对那个转学生F情有独钟,却最后毁了这个女孩。在她心目中,像F这么美好的少女,如果无法让她依附自己,毁灭才是唯一的出路:这么美好的姑娘,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
电影中以少女D为代表的一群人狂热地迷恋并崇拜她们的老师G。G是个富有魅力且异常迷人的女士,她的言所举止为幼稚少女们打开了一扇窗。
而G女士也特别地享受女学生们的仰慕,她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这种魅力当中:
其实她只是个胆小懦弱、在男人面前连话都说不利落的女人,她渴望勇敢、渴望旅游,却害怕面对宽阔的海面,所以故意装出成熟、见多识广、大胆、独立特行的样子,以掩盖真实的自己。
G和女学生们相处融洽、各自得意,但这一平衡被一个转学生打破了:一位名叫菲艾玛(玛利亚·瓦沃德饰)的美丽的西班牙贵族女孩F。
寄宿学校的跳水队集齐了各色优秀女孩,D是她们中的代表,而F也是跳水队员,第一次跳水练习,F就以出色的表现打败了D,一下就得到了G的认可。
优秀的F,她的一言一行都让人着迷,作为老师的G,不知不觉地被F的美丽和见多识广吸引住了,G毫不掩饰自己对F的感情,面对F,G甚至会带着委屈和讨好来接近她。
D原本是G最喜欢的学生,现在完全不同了,她的地位被F代替了,F不但没有感激和回报,反而有些嫌弃G的喜欢!太可恶了!被嫉妒折磨得几近发狂的D不断地怂恿队员们欺凌和恐吓F,甚至将她赶出了校园。
D曾经是校园大姐大,她不允许自己制定的规矩被打破,更不允许F代替自己占据G心中的至高地位!她仰慕和爱戴的G不能那么委屈地祈求F的关爱。
可怜的F并没有安全地离开,冻了好几个小时的F被人找到并送了回来。F开始改变态度,她向D投以橄榄枝。
女孩们开始和平相处,并计划了一个秘密的午夜派对。D和F在派对上尽释前嫌,玩得非常高兴,G则守在楼下,替她们赶走了前来查看的舍监。
当听到F摔碎酒瓶醉倒在地时,G推门进来叫散了狂欢的女孩,并以保护为名带走了F,在自己的住处照顾F。
看着自己如此喜欢却又无法掌控的美丽少女,此时却变得如此安静,不再反抗或在言语上揭穿自己,G无法压抑自己心中的魔鬼,趁着F醉得不省人事之际,侵犯了这个美丽而自信的少女,却被偷偷跑来的D看在眼里。
第二天,所有的迷恋、仰慕、嫉妒与爱而不得的疯狂终于爆发出来了!
D无法忍受自己爱慕的老师G与F之间发生的事,她把所有的怒火发向了可怜的少女F。
而F无法接受自己被G侵犯的事实,要向学校告发她!G的虚伪和谎言她都可以忍,但她无法忍受自己被G如此对待。
G害怕自己的罪行会被揭发,便利用D对自己的感情,轻易地挑起了D的怒火。D纠集同伴对F进行了野蛮地追逐和毒打,F因为有哮喘病体弱不支,被打倒在地,哮喘剂也不知跌落在何处。
看着奄奄一息的F,女孩们终于怕了,跑去找老师,而尾随而来的G走上前支开D。她抱起F,仔细地打量这个让自己异常自卑却又爱而不得的少女,得不到的该怎么办?她残忍地压住了F伸向哮喘剂的手。
G流着泪看着这个可怜的少女在自己怀里慢慢地死去。
而G所做的事也被返回的D看在眼前,G在她心目中的形象瞬间崩塌。
女孩们躲在房里失声痛哭,忏悔自己犯下的罪行。G却告诉她们这只是“一场悲剧”,她们应该“向前看”。女孩们终于清醒了,她们怒斥G“不配与我们为伍”,把象征荣誉的红腰带扔在了G面前的地上,曾经美好的师生关系彻底崩裂。
令人可笑的是,造成这个悲剧的人并没有受到惩罚,为了保护学校的名声,校长只是让G离校来结束这桩悲剧。
这是导演乔丹·斯科特的单独执导的第一部作品,她以女性的敏锐很好地诠释了这部令人心碎的作品。
小说出版在90年代,背景是在1960年的南非,而乔丹·斯科特把电影里的故事搬到了1930年的英国。“对于我而言,寄宿学校永远是英国的最正统,也永远是英国人刻板的代名词。试想下,在一个风景如画、田园牧歌式的英伦乡村发生这样一件事情多么具有讽刺意味。”
如她所愿,英伦乡下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这桩悲剧产生了令人窒息的碰撞感。那些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下,掩盖了一个因妒嫉、占有和毁灭而带来的悲剧。
一所纪律严明又墨守成规的女子寄宿学校,一群懵懂无知而爱幻想的跳水少女,一个独立特行、优雅迷人的女老师,还有一个出身高贵、见多识广、自信倔强却又体弱的美丽转学生。
迷恋,羡慕,爱,嫉妒,占有,害怕,悲剧不出意外地因为这些因素发生了。
好演员多的是,乔丹·斯科特却眼光独到地邀请了法国女演员伊娃·格林(EVA ·GREEN)来演G这个角色,简直是神来之笔。比EVA漂亮的女演员多了去了,可没有人像她这样,嚣张地不知收敛地释放自己的魅力。
这个人身上最让人着迷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漫不经心的神情。她向你走来,身姿一步一摇,眼睛一睁一闭,漫不经心却又透露出无比的慵懒和颓废气息,能迅速地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Eva非常完美地诠释了老师G对学生F的阴暗感情:G是一个靠幻想来支撑现实的大龄伪文艺熟女,她渴慕F身上真正的贵族特质和丰富的游历经历,而年轻聪明的F很快地识破了她的伪装,并对她的接近和讨好不屑一顾,G的羡慕嫉妒爱便变了颜色,她心里的阴暗,促使了悲剧的发生。
这种阴暗面不被人提及并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我们只是害怕和不敢面对罢了。
在这个封闭的寄宿学校,影片刚开始不久,我们就能看到欺凌和强权。
聪明的F让人着迷的另一个原因是,她知道放下,懂得退让。当她再回到学校时,她仅用一瓶香水就让D和其他女孩接受了她。女孩之间的平衡再次恢复,不再敌对,可痴迷她人的弱点一旦被G利用,这种平衡又被打破了,人性狰狞的一面又暴露出来了。
女孩们对外界的幻想和对爱的渴望,不是任何规矩能阻隔得了的,如果没有人正常地引导她们,这种幻想和爱将朝畸形的方向发展,一如影片中的众人一样。
她们经常谈论的同龄异性只有一个“花匠的儿子”,连给家人写信都要接受书法和语法检查,她们不能向家人索要什么礼物。
“床头只能摆放五个物品”,在这样刻板的学校里,规矩无人打破。
女孩们的情绪被狠狠地压抑,所以她们才会把那个特立独行、谎称自己去过很多地方的G当作爱慕的对象,把她奉若神明。
这么一所教规森严的学校,在出了人命惨案时,D主动交待罪行,校长却把一切归于意外。
“我们都感觉,应当承担责任,
但你必须接受,这是上帝的安排,
而我们不允许谣言和癔症玷污学校的声誉。”
看到校长只安排了G离开学校,以求”悲剧到此为此”,这让“不求原谅”的D开始认清一切,她留书给同伴,独自离开了这个阴暗之地,带着对F的忏悔和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带着F送给她的香水和书籍离开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