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攻壳机动队》事实证明,好莱坞改编日本动漫作品,又一次玩砸了

演职员信息:少佐草薙素子:斯嘉丽·约翰逊,巴特:皮鲁·埃斯贝克,荒卷大辅:北野武,奥莱特博士:朱丽叶·比诺什,久世:迈克尔·皮特,

1

《攻壳机动队》真人电影昨天在内地正式上映了,2天收获票房8000万,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然而小编觉得,影片票房可能扑街哦。

(本片成本(包括制作和宣传费用)据说高达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6亿元)

2

首先,我们要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叛逆少女被某科研公司抓去做人体实验,把她的大脑取出来,安装在机器人的身体里,实现了其最高的科学成就,当然手术也抹去了少女原本的记忆,她将进入公安部。

在打击犯罪的过程中,她遇到了本片第一个boss——他也曾参加人体实验,不过是失败的产物,他还是她的前男友。少女因此怀疑人生,并开始对生产自己的科研公司产生怀疑。

3

事实上,该科研公司的老板才是真正的大boss,他操纵一只大蜘蛛杀死了少女的前男友,并把少女打成重伤。不过前男友的大脑是不死的,他可以随便就复活了。

最后,公安部领导带队杀死了大boss,少女找回了原本的记忆,并在公安部继续工作下去。

4

简而言之,影片就讲了一个失忆女战士找回记忆的故事。在好莱坞华丽的特效和斯佳丽美好的肉体双保险之下,影片骄傲地放弃了体会“原著精神”,投身到好莱坞大片的洪流之中。

影片为了驳斥这一点生硬地加上了几句看似深刻的话,“我们执着于记忆,觉得它定义了我们。但是定义我们的是我们的行为…” 可惜在基本放弃思考的状态下,这句话看起来如同梦呓。

5

对于这部影片,它的第一篇观影人群应该有3类人:

第一类:原著粉。

可惜影片流于表面特效,基本放弃了原著之所以封神的深厚的哲学思考,虽然通过高新电影技术实现了部分情节的高度还原,但仍是一部非常平庸的作品。

6

这部分人的失望将导致口碑的下滑,从而影响到其他略有意向的观影群众,而这部人可能才是主流人群;

事实上,在北美和内地,影片的口碑都比较差:北美烂番茄指数只有71%,国内豆瓣评分只有6.5分。

7

于是本片再次证明,好莱坞改编日漫作品,又一次玩砸了……

第二类:斯嘉丽的肉体粉。

如未见过如此鲜明的卖肉电影。从海报宣传,到影片中动不动就来个裸体,半裸体,假装裸体,全世界都知道斯嘉丽身材好到爆,全世界想喝斯嘉丽洗澡水的男人要从好莱坞排到宝莱坞。

8

然而,当斯嘉丽穿起那套神奇的肉色秋衣,不,肉色加绒加厚保暖内衣的时候,小编简直是崩溃的。虽然斯嘉丽穿上保暖内衣之后的身材仍然很好,可总有种被调戏的感觉,你就给我看这个?

9

特别提醒:如果是斯佳丽的新粉,推荐观看影片:《风月掠影》《给鲍比·朗的情歌》《其实你不懂他的心》《赛末点》等。你懂的……

10

第三类:没有什么动机就想看部大片的观众。

单纯地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来讲,真人版的《攻壳机动队》也算不上是赏心悦目的爆米花电影。宝马香车、美女成群、爆炸场面、荤段子、素段子基本都没有。根本吃不下去爆米花好吗?

不信你可以稍等等下周的《速度与激情8》,范大爷教做你如何爆米花。

11

所以,留给《攻壳机动队》的时间不多啦!

12

影片推荐人群:斯嘉丽的粉丝,非原著粉,又想跟原著粉聊点什么的人群。

13

最后,欢迎留言评论收藏分享以及关注我~

大家好,我是昨晚看了叔的观影指南之后立刻去看了《攻壳机动队》首映的猫酱。

叔反复告诫别拿看神作的心态去看大片,但是当年就被动画版震慑到的猫酱,真的很难抱着看一部原创大片的心态去看。

结果就是理所当然的败兴而归。

真人版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上很大程度对动画版进行了还原,特别是95版中素子从高楼一跃而下的镜头还是那么让人热血澎湃。

猫酱也很难想象除了女神斯嘉丽·约翰逊之外还有谁更能胜任素子这个角色。

高清镜头下精致的五官,空洞的表情,很难挑出毛病。

硬件上做到还原,画面更为优美精致,但是在剧情的表达上,不好意思猫酱实在无法买账。

当人与机械的界限,未来科技的反思,生存的哲学都了然无存时,我不接受自己正在看的是《攻壳机动队》。

真人版陷入了以往好莱坞大片的窠臼,最后正义击败邪恶,素子解开了自己的记忆谜团,回到母亲身边,依旧和九课一起打击犯罪分子。

整个效果就正如好莱坞报道者对它的评价一样:

一部严重依赖计算机的作品,其中躯体多过大脑,视效多过思想,好像原版电影那些黑暗、诗意和神秘的硬核元素被完全抹掉了。

《攻壳机动队》起源自士郎正宗1989年起连载于讲谈社《YOUNG MAGAZINE》上的漫画,1995年被押井守改编成动画电影,后来又改编成了TV版,介于作品非同凡响的深度和广度,真是随时看都有新收获系列。

猫酱在这边着重要讲的是押井守导演的1995年版本和2004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攻壳机动队2:无罪》。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2029年,高度融合化、科技化的未来世界,承载着“赛博朋克”的未来概念与反乌托邦色彩。整个城市的构架以香港为原型,拥挤潮湿的街道、信息爆炸的时代、高度的现代化充斥着整个城市,各个种族的人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有明显的东方主义倾向。

《攻壳》的故事以打击科技犯罪的公安九课为主线,在未来世界部分人类会选择将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进行“义体化”,从而获得更强的功能性,当然有时候也是因为身体被事故毁灭所以换上义体。

而公安九课就是一个由高度义体化的人们组成的警察小分队,其中女主角草薙素子更是除了大脑之外达到了全身义体化,正因为如此素子的存在几乎模糊了人与机器的界限。

而作为“义体人”需要大量的资源来维护身体,所以他们只有为政府效力,一旦脱离政府不仅要献出身体还要悉数奉还大量机密信息。凡是进入这个系统的人,就很难再逃离。

九课的核心巴特和“少佐”素子

作为第一批“义体人”素子一直深陷什么是“真正的我”这个问题之中,有思想有灵魂却没有人类的感知,程序也可以被改写,对于“存在”这个问题她一向疑惑。

于是她选择在出击之中时常用到自我毁灭的方式,或许便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吧。又或许是困兽一种向自由挣扎的方式。

甚至在最后一战把自己都整个爆掉。

素子喜欢潜水,喜欢在海底陷入黑暗之中感受到恐惧、忧郁、孤独、黑暗,更进一步的感知GHOST的存在。

“在我浮向海面的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重生的感觉。”

生活于她而言除了执行使命之外更多困惑、压抑,无法逃离又无法论证。

直到傀儡师的出现,傀儡师滋生于复杂的网络,他自称为“人”,同样模糊了人与机械的概念。某些方面他与素子是相似的,最终他们也迎来了同生。

素子从毁灭躯壳获得了GHOST的新生,从此摆脱义体存货在繁复的网络之中。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GHOST是由复杂的数据组成的,人又何以为人,机器与人的界限又在何处。

95版除了主角之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被植入了记忆的垃圾车司机,孑然一身的他被植入关于妻女的幸福记忆,结果随身携带的家庭合影其实也只有他一人。

也许有时候那从未有过的东西才让他的存在多了几分意义。

到了第二部《无罪》,素子已经早已没有了实体,故事依旧围绕着九课,巴特依旧在执行任务,他与他的狗相依为命,也会为了买最好的狗粮而暴露行踪。

突然爆发多起玩偶杀人事件,但是受害者家属统统与玩偶生产商私下和解,事情不了了之,原因就是杀人的玩偶都是“性玩偶”。

于是九课介入追查。

《无罪》中的主角是巴特,他全程面无表情,严峻而紧绷,素子离开之后他更显孤独,只有在面对养的狗时才会展现温柔。

巴特无疑是温柔的人,空洞的义眼看不到表情,他会等在素子潜水的岸边默默的守护她,但她在素子选择毁灭时在一旁无能为力。

他深入敌营之时,素子突然附在了一个玩偶身上与他并肩作战,配合无间、所向披靡,似乎依旧是当年九课的两个好搭档。

但是巴特却只能等到素子那句:

“巴特,不要忘记。无论何时,只要你连上网络,我就在你身边”

她走得无息,巴特也永远无法追赶。她早已无牵无挂,他却望尘莫及。

《无罪》画面更加华丽、虚无,大量的留白加深了哲学意向。

恶人把小孩的GHOST移植在玩偶身上进行试验,小孩又通过毁坏程序制造杀人事件来让人发现他们以此来获救。为了自救而牺牲他人,在《攻壳》的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善恶,有的只是不同维度的思考与留白。

小孩高喊出“我不想成为人偶”的宣言,面目已显得有些狰狞。

素子听后淡淡的说:

人偶要是也能说话,也会喊出“我不想成为人类”的吧。

《银翼杀手》中逃到地球想要延续生命的复制人,他们拥有人的意志,却没有获得生命的权利,科技与生存的界限,人性与机械性的矛盾,从来都是难题。

对于押井守的两部《攻壳》,猫酱自以为只说到了皮毛,其中更多的哲学意味其实还是自己从中感受来得直观一些。有时候有些来源于世界观与存在的冲击,并不是文字可以描述的。

诚然,押井守的两部《攻壳》相对而言都比较晦涩,猫酱第一次看完的时候也陷入了无尽的懵逼之中,但是多年之后再看才知道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是多么难能可贵。

相比而言TV版对于剧情的讲述就直白得多,有意思的是素子在TV版延续了漫画中双性恋的设定,还有一些这样的剧情。

或许电影中这段也正是在向素子的性取向致敬吧。

不过也许现代人已经再也没办法静下心去看一部大量留白,对话中充斥着引用与哲学性的电影。

真人版交代清楚了素子的前世今生,简化了哲学意义,就连巴特的义眼怎么来的都给予了注解,一方面瓦解了原著中的神秘色彩,另一方面观众在观看中可以做到毫无压力。

或许这才是真正符合速食时代的电影模式,如果是这样猫酱只有无尽唏嘘。毕竟动画中最有魅力的是未来世界的拥挤、粗糙、神秘,也是科技发展与人类关系的大量留白,更是看完之后遗留的无尽思考。

想回味动画版的,A站就有。看过真人版的,喜欢不喜欢留个言给猫酱说说~


由斯嘉丽约翰逊、北野武等人参演的改编电影《攻壳机动队》北美将于3月31日上映,电影定级PG13。近日,经常爆料海外电影过审消息的微博主@电影守望者余泳透露,《攻壳机动队》已经过审,但是电影的具体上映时间未知。

在《攻壳机动队》最先曝光主演为斯嘉丽·约翰逊的时候,遭到了群众的反对。这位主演成为了影片最大的争议点。不过有意思的是,对选角最大的抗议竟然是来自中国,日本本土对于斯嘉丽·约翰逊的饰演则欣然接受,甚至漫画作者押井守本人都表示好评。

我相信不少人都是冲着寡姐的肉体去的……毕竟美好啊……

然而事与愿违,在此后放出的预告中。寡姐隐形战衣造型就像身着了紧身肉色大妈款秋衣。跟性感根本不沾边。想必这也是《攻壳机动队》能在国内过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原版漫画中,主人公素子对于“自我”的沉重拷问是全漫画比较深刻的看点,不知道这样的形象设定,是不是为了掩盖演员本人“女性魅力”,转移电影的看点,让观众更注意电影中更深层次的角色形象上?

本文由“得儿然侃电影”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转载请注明出处“头条号:得儿然侃电影”,且必须附带文末图片。

攻壳机动队

各位观众老爷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司机-得儿然。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影片是4月7日刚刚在内地上映的非限制级科幻电影《攻壳机动队》。

《攻壳机动队》改编自押井守导演的同名高分动画电影,赛博朋克的艺术风格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还原。不过,得儿然注意的不是这部影片的质量,反而是好奇:现在影院的尺度可以这么大?这么明显的擦边球电影都基本未删减?

影片开场就吓到小编了

老实讲,就还原度而言,头型和发际线等关系,还有体型的原因,就算斯嘉丽已经修了发型,换了发色,与动画版的素子相似度仍然不高……

左右的两片头发看起来很木北造型

动画版素子的发型

当然,我相信NBA巨星球员杜兰特无论怎样都会去影院看这部电影的,一杯斯嘉丽约翰逊的洗脚水,配上《攻壳机动队》的秋衣套装,养伤期间其乐无穷啊!

闲话不多说了,先来讲一下这部故事的本身:

迷彩战斗服

整部影片围绕着由“人脑”与“机器人的身体”构成的义人-素子少佐展开,试图探究人与机器人的边界,通过素子自身的感知与她所处在的警队的案件行动中,她最终不再矛盾,认清了一切。

巴特的还原度很高

开车之前,先侃侃关于赛博朋克爱探讨的基本框架,以及《攻壳机动队》的一些概念:

电影版的《攻壳机动队》并不太遵循“机器人三大定律”,然而了解这些去看赛博朋克电影还是有些意思的:

第零定律:机器人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除非这违反了机器人学第零定律。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零定律或者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零、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经典镜头复刻

世界观方面,《攻壳机动队》中人类,机器人,强化人,义人这四种形态共存:强化人就是人类通过手术,将部分器官转换成机械器官,得以加强身体素质;义人仅有影片主角素子一位成功体,将人类大脑移植到机器人的躯干上。影片中能感受到不同形态身份不对等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是本片的矛盾点,片中也只是一笔带过,有心的观众可以感受一些细节。

经典跳跃动图

经典跳跃动图

此图有细节

斯嘉丽约翰逊在本片中穿着裸色的素衣与敌人搏斗的画面真的香艳得让人无法自拔,对于《攻壳机动队》这波“人和机器人到底如何区别”的核心,在小编眼中则是“限制级与非限制级到底如何区别”。肉色素衣,哪怕在特写状态下,仍然区别不大,《攻壳机动队》的耻度小编给满分!

战斗迷彩上色

素衣水中作战

总之,《攻壳机动队》改编弱化了动画原有的深度,仍然打动不了女性的观众。虽然影片砍掉了动画版最有震撼力的“傀儡谣”段落,无论动作还是特效也算撑起了场面,整体看来无功无过。如果你差了好哥们儿一顿饭,别请了!请他来看一部《攻壳机动队》他还会再请你一顿饭的!

攻壳机动队

影片评分:8分/10分

推荐人群:

斯嘉丽约翰逊洗澡水收集发起人

秋衣爱好者

一言不合就脱衣患者

头条影评团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转发给你的好友,长得好看的都会订阅“得儿然侃电影”)

有话想说,欢迎留言评论~

派拉蒙影业寄予厚望的新片《攻壳机动队》自上周上映以来票房表现不佳,影片在北美市场的票房只有2000万美元,而全球其他地区的票房则为4000万。

《攻壳机动队》剧照

这样的票房成绩显然不能让派拉蒙满意,据美国媒体预估,《攻壳机动队》的北美最终票房最终将在5000万左右,其他地区总票房不会超过1.5亿。

影片最终的全球票房将在2亿美元左右,而该片的制作成本加上宣传发行成本一共高达2.6亿美元。制片方派拉蒙最高可能损失6000万。

美国媒体报道截图

面对票房不佳的表现,有派拉蒙高层指出,是“洗白”争议伤害了这部影片。

所谓“洗白”争议,就是指该片不应该使用白人作为女主角。

《攻壳机动队》剧照

原版动漫中的女主角少佐草雉素子的东方人形象已深入人心,而影片不顾粉丝的反对,最终选用了白人女星斯嘉丽·约翰逊。

心中始终有着“政治正确”标杆的美国媒体和舆论都对派拉蒙的选角发出了非议。认为影片是标准的“好莱坞洗白”,即不顾原著背景的设定一律使用白人演员。

《攻壳机动队》烂番茄截图。

派拉蒙高层认为,《攻壳机动队》刚上映时,影片的烂番茄新鲜度高达71%,可是后来随着观影人群的扩大,烂番茄新鲜度下降到了45%。虽然很难确定这种大幅度分数下降来源于“洗白”的影响,但媒体的言论确实会影响到部分观众拒绝这部电影。

《攻壳机动队》剧照

盘点君认为虽说“洗白”争议会影响到一部分的票房,但决定电影市场反响的还是影片本身的质量。该片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票房成绩同样一般,这也正说明了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好莱坞的洗白。

影片将于明日在国内上映,无论是原著漫画还是主演斯嘉丽·约翰逊在国内都有不少的粉丝,随着影片在中国市场的开画,说不定会令制片方减少一些损失。

31日,由寡姐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真人版《攻壳机动队》在北美上映,目前在烂番茄网站的评价不高,烂番茄指数41%(专业影评人打分),爆米花指数65%(观众打分):

在IMDB网站上评分是6.9:

在豆瓣电影上评分是6.4:

这个分数都不高,但大体上这种炫特效无内容的题材电影的评分大致就在这个档次。

我翻译了几段烂土豆上的专业评论:

1、Sara Stewart(评分:2/4):这是电脑科幻迷的菜:艺伎模样的杀人机器人,哥斯拉大小的三维激光广告,近乎果体的战斗服,不过,这里只剩下了冒烟的外壳(shell),而没有了灵魂(ghost)。

2、Ignatiy Vishnevetsky(评分:B):约翰逊的表演和镜头的精准表现令人难忘。

3、Liz Braun(评分:3/5):灵魂太少,外壳太多。(Low on ghost,big on shell)

4、Gary Wolcott(评分:2.5/5):精彩特效30分钟,精彩故事5分钟。

5、Nell Minow(评分:C):缺少故事和个性,很多特效和枪战。

看来专业人士都指责真人版导演把原来动画片里蕴含的人与机器的关系的哲学讨论放弃了,直接变成了一部好莱坞特效大片。

不过,不是所有导演都追求形而上学的,好莱坞追求的是利润,而特效和明星带来利润,可能这就是导演侧重考虑的问题吧。

本周小编非常期待的《攻壳机动队》终于上映啦!小编第一时间冲进imax影院看完这部由超经典漫画电影改编的真人电影。看完之后,小编不得不破口大骂导演:这拍得是什么?让斯嘉丽·约翰逊穿个带电秋衣就可以敷衍我们这些粉丝了么?

平心而论,如果你只是一个路人恰巧想看一下斯嘉丽·约翰逊的“生化危机”,这部电影还是可以打个6分,毕竟故事线虽然俗套但是也没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一个更酷炫版本的《全面回忆》。好莱坞电影这十几年来,积累了一堆渗人眼球的鬼斧神工,即使故事再平庸,也能把它整得惊艳无比。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攻壳机动队》事实证明,好莱坞改编日本动漫作品,又一次玩砸了》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yingshi/gkjddsszmhlwgbrbdmzpyycwzl.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