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给你情书的我|H大物理学教授徐忆泽被发现成天往隔壁A大跑


1.图文均非原创来源网络,侵删致歉

2.小说已完结,小编只进行片段推文

3.感兴趣的小可爱自行搜完整版支持作者大大哦

《给你情书的我》作者:一只小白鹭

文案

高中时,钟琋帮其他女生送过无数封情书。

她隐秘的心事,从别人的笔下,放到了徐忆泽的抽屉里。

直到有一天,徐忆泽拉着她:“你帮人送过那么多情书给我,那你的呢?”

【我收到过无数情书,却只想要你一个回眸】

H大物理学教授徐忆泽被人发现成天往隔壁A大跑,吃A大的食堂,泡A大的图书馆,上A大的自习室,指导A大的学生……

追A大的钟老师。

A大:要不您调过来?我们全校帮你追!

H大:???抗议美人计!保护我方徐教授!

注:男主不是女主的老师,非师生恋!非师生恋!非师生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和学生谈恋爱是老师最基本的师德√)

ヾ(@^▽^@)ノ 小说正文片段:

晚自习下课铃声响起时,安静的教学楼轰然响起了密集的人声,结束了一天学习的学生们嬉笑、打闹、讨论着,将钟琋从工作状态中拉扯了出来。

她足足放空了几分钟,随着教学楼的灯一盏一盏地熄灭,学生们喧闹的声音渐渐离去,她才继续低下头,在备课本上奋笔疾书。

明天是周末,但她习惯了在周末生活开始前将下一周的课全部备好,将周末全部留空。

办公室里的空调很足,她鬓边的发丝轻轻起伏着,平静得和平日里每一个夏夜都如同一般。有几个学生趁晚自习结束,拿着习题册来请教问题。

钟琋认真而耐心地解答。

等学生走后,地理教研室主任严怡敲敲办公室门,钟琋抬起头,听严怡说道:“上面已经批了,最后一个月,等毕业班的走了你再走。”

钟琋点点头:“谢谢严老师,给您添麻烦了。”

严怡叹了口气,走到钟琋办公桌前,有些痛心疾首地说道:“其实你真的不必辞职,读博这段时间,学校可以给你保留职位。你要知道,现在想进一中工作有多难,就算是顶尖大学毕业的博士都不一定能通得过我们的考察和试讲,而你……”

“我知道,”钟琋轻声打断了严怡的话,俏然一笑,“所以我得赶快读个博士啊,否则跟不上一中前进的步伐了。”

“你这孩子。”严怡嗔一句。

这些年,钟琋在一中的实绩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地理不算主科,但自从钟琋五年前入职以来,就将各种全省全国的教学改革教学比赛一等奖都收入囊中,令地理教研室在其他教研室面前腰板都直了不少。

更重要的是,一中每年文理分班时,选择文科班的学生明显增加了,一中的文综高考成绩更是年年上升,占据了全省文科高考前十的半壁江山。

严怡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她有意培养这个年轻人来接替她负责一中的地理教研室,校领导们私底下也十分认可严怡的选择。谁知道这个节骨眼儿上,钟琋考上了A大自然地理学的博士研究生,并提交了辞职信。

严怡苦口婆心地劝过钟琋,校领导也轮流做她的工作,还提出给她停薪留职、脱产读博等,但钟琋都一一拒绝了。

……

此时钟琋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和严怡闲聊着。

严怡:“对了,今天校长办公会说了,等高考结束后,趁着校庆,学校请了徐忆泽来做个讲座——”

钟琋收拾东西的手停顿了一下。

她很快又恢复了常态,没有让严怡看出什么端倪。

“你和徐忆泽有联系吗?听说他最近回国了,”严怡继续说,“我记得你们高中时是一个班的。”

严怡在一中工作了一辈子,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甚至包括一个又一个的高考状元。但像徐忆泽这样优秀的学生,自一中办学以来不会超过二十个。

更何况那时候的徐忆泽不仅成绩优异,更是顶着一张祸害众生的脸。别说一中内部了,从其他中学送来的情书,每天也不下一二十封,校领导们为此也是苦恼不已。

——那是十五年前,手机还不普及,网络也仅限于偶尔在网吧里的□□聊天。于是,少女们的心事大多写在了印刷着精美图案的信笺上,带着油墨清香,浸透着梦与想,颤抖着双手,将钦慕与爱恋投递,只希望换得哪怕一眼的回眸。

“是,我们一个班的,”钟琋轻轻说着,“只是他太优秀了,只怕不记得我了。”

“没关系,既然是同班,聊开了就很容易沟通吧,”严怡说,“到时候你就帮着招呼一下他……”

“严老师,”钟琋说,“我到时候应该不在学校了。”

“哦,”严怡回过神来,“对,你一个月后走……真是可惜了……”

想想以前,不论学校有任何大型活动,钟琋都是可以直接拉出来撑场面的,她性格好,能力强,从不推卸责任,严怡也就习惯了什么事都找钟琋商量。

此时,她一想到钟琋辞职这事,各种无力感就轰轰压来。以后哪里有那么好用的人啊,遇到各种活动怎么办啊!

她咬咬牙,郑重承诺道:“小琋,我以我三十多年老一中人的身份向你保证,等你博士毕业了,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一中的门永远为你敞开着,随时欢迎你回来。”

……

钟琋走出校门时,已经十点半了。

教学楼的灯光全部熄灭了,黑暗中,体积庞大的楼如同一只巨型的怪兽,静默地在夜色里俯视着眼前渺小的众生。

一中在市里的位置不算偏僻,因为校园面积大,便占据了一整条街的范围,因而当学校熄灯后,校门外的街道就只剩下昏沉不明的路灯,仅有校门一侧的玻璃橱窗还亮着灯,格外显眼。

钟琋走到橱窗前。

橱窗内全是闪亮的人。

——那都是一中建校以来,所有高考状元的名字。

她的目光习惯性地瞟过了那个人的名字,然后迅速收回,就像是读书时,曾经无数次偷偷地看他一样。

有的心事,就让他沉淀在岁月了吧。

就像这一面写满了高考状元名字的橱窗,几乎没有人知道最初是钟琋提议设置的。

于公,是让所有路过这里的人知道一中教学实力有多雄厚,让一中的学生们受到鼓舞勉励。于私,她只想每日能正大光明地看一眼他的名字。

曾经在胸腔中滚滚跳动的心脏,此时虽然不会再像曾经那样强烈反应,却像是有一层难以抑制的无奈划过心尖,哽咽在喉咙里。

钟琋的目光又再度锁定在“徐忆泽”三个字上。

严怡说他回国了。

他回国了。甚至在一个月后,他还会回一中开讲座。

而她,正好在一个月后离开这座南方城市,去北市上学。这是没有缘分吧?钟琋苦笑一下。

无法见到的人,注定是会擦肩而过的。

……

校门对面的面馆还没关门,钟琋走进面馆。

老板正在收拾店铺,见到她便说道:“钟老师,今天怎么那么晚,我还以为您今晚不来了呢。”

说着,老板熟练地重新点火烧水,很快便端出一碗牛肉面。

每个工作日的晚上,钟琋都会到这家面馆填一下肚子,和老板也就十分熟稔了。

他家的牛肉炖得软烂,丝丝入味,再配上切碎的薄荷叶和小酸菜,别有一丝风味。

这家面馆在一中校门口已经开了二十余年了。钟琋上高中时,面馆还是老板的妈妈在经营着,如今老人家年纪大了,就把面馆交给了儿子。那么多年,面馆养活了一届又一届的一中学子。

几口咸鲜微辣的面条滑入胃里,钟琋很快便热出了一头的汗。刚才突如其来的失落感似乎被挤出了身体,她感觉心情好了一些,一边吃面,一边跟老板闲聊了几句。

“对了,今天捡到了本书,可能是您认识的学生的。”老板从收银台后翻出了一本地理教材,教材用透明纸包着,保护得很好。扉页上娟秀的字体,写着“高三文二班杨心羽”几个字。

的确是钟琋任教班级的学生。

“钟老师,你说这孩子都高三了对吧,这心思是一点都没用在学习上,你瞧瞧,里面还夹着一封情书呢。”

钟琋翻开教材,果然见到了一张粉红色的信纸,只有短短几行字。

一封还没写完的情书。

在这个网络普及的年代,已经很少有人写情书了。即时通讯软件上的几个字几个表情,就可以将过去那些纠缠于脑海里千百次的情感直白说出。如果表白不成,拉黑删除就能切断一切联系,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时代变了,感情也会变吧。

老板见钟琋将书收下了,也开始唠开了。

“钟老师,您知道不,就您上高中那会儿,这店不还是我妈管着嘛。她跟我说,那时候你们学校有个男生,就特受欢迎那种,不知道您认不认识,据说很多女生给他写情书呢,有些其他高中的女生因为没法把情书送进校去给他,还会把信交给我妈,说如果那男生来这里吃面,就拜托我妈转交,您说说这些学生哦……”

老板絮絮叨叨地笑说着,钟琋愣了神,碗里的面慢慢冷了。

油花浮在汤上,记忆也慢慢浮了上来。直到老板提醒了她好几声,她才回过神来,尴尬地笑笑。

今晚的确想得太多了。

……

面馆的灯光透过玻璃门落到人行道上,明暗交界的地方,有人停住了脚步。

“咋了老兄?饿了?”有人跟了上来。

“没。”简短的话语,没有任何多余的情绪。他的目光穿过白炽灯的光和玻璃门,凝在了一个纤细到甚至显得十分瘦弱的背影上。

那人穿着一件杏色的连衣裙,浓黑的头发简单地束成低低的马尾。她抬起头跟老板讲话的时候,细薄的肩膀似是习惯性地往右压低了一点,马尾就随之歪了过去。像是一个专注而认真听课的学生。

很多年前,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而那个坐在第一排的女生,上课时也会有这样细微的习惯性动作。

“认识?”身边的人又问。他喉头上下微微动了动,手指不自主地合拢蜷起:“也许吧。”

钟琋付了账,手机铃响了起来,她一边背上包走出面馆,一边按下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

电话来传来钟母的声音,问她是不是下班了,周末回家想吃点什么菜。

然而钟琋却忘记了回答,也似乎完全听不见电话那头在说什么。

只剩下钟母在电话那头“喂喂喂”的询问。

她看到街边昏黄的灯光下,浓密的树影旁,一个多年以前的人,就像是穿越了记忆,出现在了眼前。

钟琋记得那时候的夏天,漫长得像是没完没了一般,空气潮湿黏腻,连一丝风都没有,低鸣的蝉扯长了嗓子,一声一声地叫着,让人的心情更是烦躁不堪。

更何况,高中开学的第一天,她就迟到了。

当她气喘吁吁地爬上教学楼五楼、冲进教室时,刘海已经全部浸湿,一根一根地贴在额头上,要多狼狈就多狼狈。

时间太久了,她的记忆已经模糊了不少,但这副窘迫模样,应当是徐忆泽对她最初的印象。

即使那时她并不认识徐忆泽,但每每回想起来,总觉得她如果当初以优雅一些的样子出现的话,或许结局会不一样吧。

……

钟琋如今就住在离一中最近的一个老小区里。

这套房子是她刚上高一时家里买的,为的是让她上学方便一些。那时候的房价并不高,不像现在,已经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了。

房子本来是传统的三室一厅户型。主卧和其中一间次卧打通成了一间面积极大的卧室,客厅和另一间次卧打通后改为了书房,钟琋找人做了满墙的书柜,整整齐齐地放满了上千本书,甚至连她从高中到硕士的所有教材都还保留着。

学生生涯,教材就是全部的旅程,她不想遗失任何一站的风景,所以将一切都尽可能地保留着。

总的来说,她算是个恋旧的人。

钟琋按下电源开关,屋里亮了起来,她有些恍惚地往沙发上一躺,左右侧身翻了翻,怀疑刚才所见究竟是自己做的一场梦,还是徐忆泽真的出现在她面前了。

只可惜那个人被旁人叫住,上车便离开了。

严怡说徐忆泽回国了,回国的话,以他的履历和成就,完全可以到国内的任何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去任职,甚至可以作为最高级别的人才来引进。

钟琋还记得上一次看到他,还是前些年在电视新闻里。新闻里的他,代表中国,站在世界级的领奖台上接收勋章。他西装革履,成熟稳重,谈吐深刻,褪去了曾经少年的青涩与沉默,连气质都和过去完全不同了,笑容中透着绝对的自信与主动权。

他这一次获奖,曾在网络上引发了好一阵热潮,各种视频和照片被轮番拿出来讨论。他的学识无可挑剔,学术江湖地位不可动摇,何况他的外表的确出众。

可却不再是她记忆里的模样。

记忆里的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最里面的那个座位,很少与同学讲话,偶尔会纠正老师讲课时的错误。虽然有些与众人格格不入,但因为长年霸占年级第一的位置,加上他那张裹挟了众多少女心的脸,从老师到同学,没有一个人敢轻视他忽视他。而钟琋因为高中第一天就迟到,就被老师直接安排在了离教室门最近的那个位置上。

她与他之间,是教室里最远的一条对角线。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天下地下,云泥之别。

……

手机铃声响起,睡得迷迷糊糊的钟琋才慢慢从沙发上爬起来。

她揉揉睡得混乱的头发,接起电话。

电话是路念皖打来的。她是钟琋的同事,语文教研室的,也是钟琋在一中最好的朋友。

在对待女儿的感情问题上,钟父钟母算是十分开明,能够接受女儿不恋爱不结婚的既定事实。而路念皖的爸妈却恨不得随便找一个男人,就把女儿给嫁出去。因此每个周末,路老师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她此时来电话,也不过是老调重弹,要让钟琋陪她去相亲。

钟琋为难地说:“路路,我答应我爸妈了,这周末要回家吃饭,你只能自己面对了。”

路念皖一声哀嚎:“琋琋你说吧,咱俩虽然也三十老几了,但怎么连恋爱自由的权利都没有啊!这看看这一个个歪瓜裂枣的要我怎么嫁!再这样下去,我怀疑我们市所有的男人都会被我面试过。”

“所以我要去北市读博啊,这样可以看看一线城市里新鲜的帅哥,”钟琋说,“再说了,我可没有三十老几,我虚岁才二十九呢。”

钟琋与路念皖笑说着,一边走进书房,目光划过一排排整齐的书。

随后她又从包里取出那本从面馆老板处拿来的地理教材,翻开夹着情书的那一页。

粉红色的信纸上写着:“何天奇同学你好,我是高三文二班的杨心羽,也不知道你认不认识我。还有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我想问问你的目标学校是哪一所?……”

因为喜欢你,所以连未来要走的路,都想与你同行。

钟琋的指尖停留在“何天奇”的名字上,想起曾经经由她手转交的无数封情书上,全都是写的“徐忆泽”。

……

酒店房间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将夏日夜晚所有的灼热都挡在了落地玻璃窗外。窗外是一片灯火通明的繁华,车水马龙,欣欣向荣。

从他出国到初次回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这座城市早已不是他曾经熟悉的模样。包括他熟悉的人,也几乎难以寻迹了。

徐忆泽站在玻璃窗前,窗上映出他修长挺拔的影子。

半个月前,他还在美国,收到了一中80周年校庆的电子邀请函。

邀请函做得十分精美,插图和文字,极尽全力地描绘着一中建校以来几十年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

他的名字写在了一中著名校友一栏,十分醒目。

“教授,要去参加吗?”助理Jennifer问他。

“帮我回绝了吧,”他说,“就说我最近工作繁重,无暇分身。

Jennifer点头,离开房间。

他又再点击鼠标,随意地翻了翻这封邀请函,忽然间目光停住。

Jennifer才走出实验楼,就接到他的电话,他表示他改主意了,决定要回国参加这次校庆。

就在Jennifer回复一中校方不久后,她又再收到了徐忆泽的信息,让她准备好所有的资料,他准备离职。Jennifer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吓得连忙跑回了办公室,想要当面询问原由。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只有电脑还开着。鼠标的光标停留在邀请函中的一张全校教工合影上,一个只有几个马赛克大小的人脸被无限地放大,五官模糊了,只能勉强看得出来是个年轻女性。

……

酒店里,徐忆泽打开电脑,十多封聘用邀请整整齐齐地躺在收件箱里。

自他从老东家离职,宣布回国发展,国内圈子欢呼的也有,唱衰的也有。毕竟是获得了国际顶尖级科研成果和奖励的物理学家,他的回归自然会引起学术圈的一次大震荡,当然这时候,自然也有人觉得他是在美国混不下去才会选择回国这条路。

别人怎么说,他并不在乎。在科研圈,论文、项目、资金、荣誉,甚至是影响因子,都比一切话语都有说服力。

更何况,他这一生被质疑的可不止这一次,而那一次的怀疑,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

徐忆泽仔细将每一封工作邀约下载下来,分城市整理好。

令他失望的是,本地的高校,居然没有一所给他发邀请。

徐忆泽给罗昌发信息:“您怎么就不考虑考虑我?”

罗昌是本地一所211综合大学物理学院的院长,已经年逾六十了。徐忆泽和他曾经在一次欧洲的国际性会议上遇到过,交换了名片和联系方式,私下关系还不错,算是学术上的忘年交。

罗昌的电话立马就打了回来:“徐教授,你以为我不希望你来吗?但你来了的话,我这个院长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啊?”

“罗院长,请说实话。”

“我在校长办公会上提了,但他们拒绝了……”罗昌咽了口气,“他们觉得我们庙小了,留不住你这尊大佛。”“我可以考虑降价入职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你得老老实实告诉我,我们这里有什么东西值得你屈尊光临?你回来了是吧?明天,就明天,我们见个面,你跟我说说理由,足以说服我的话,我拼上我这张老脸也会要你,把院长位置给你也成。”

……

第二天,徐忆泽按罗昌发来的地址,找到一家咖啡馆。

十多年前,这座城市的咖啡馆数量寥寥,也不是中学在校的普通学生能够消费得起的。他的家境普通,别说是十多年前还被称为奢侈品的咖啡,就连各种汽水可乐,他喝过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后来他到了美国,读完本科和博士,取得了一些成就,经济条件翻天覆地改变后,他也依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

罗昌还没到,他点了一杯加冰的白水。

服务员小姑娘涨得满脸通红,小心翼翼地询问了他好几次,才确定这位看起来身份贵重的大帅哥的确只要一杯冰水,有些气馁地说道:“先生,其实我们店的咖啡很不错的,要不您试一试?您看那边那位女士就已经喝了两杯了……”

他循言望向了窗边。

女人扎着低低的马尾,浓密的头发笼住了左肩。她左手撑着下巴,右手百无聊赖地翻着一本国家地理杂志。灌了一口咖啡后,她又懒懒地打了个哈欠,擦掉眼角的泪水,继续以同样的姿势翻着杂志。

她也在等人吗?

徐忆泽嘴角不可察觉地扬了一下,对服务员小姑娘说:“行,麻烦您给我一杯和那位女士一样的咖啡。”

小姑娘为自己成功地说服了一个大帅哥消费而开心,却见这位帅哥似乎开始有些心不在焉起来,他双手握拳,掌心轻轻摩擦,目光不自主地斜瞟向窗边的那位女士,似乎有种想要去搭讪的冲动。

……完^_^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给你情书的我|H大物理学教授徐忆泽被发现成天往隔壁A大跑》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yingshi/gnqsdwhdwlxjsxyzbfxctwgbadp.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