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书中,孙悟空和唐僧师徒二人来到观音院,拜见住持金池长老。
静夜深沉,观音禅院灯火通明。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在两个稚嫩孩童的搀扶下缓步而来,这位老僧便是观音禅院的住持——金池长老。
原文是这么写的:只见他头上戴一顶毗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唐僧师徒交流下得知:这位看似普通的老僧,竟已年逾二百七十载!如此高寿,在凡尘之中实属罕见。唐僧与孙悟空面面相觑,心中不禁泛起疑云。
果不其然,唐僧几人在此落脚时就出事了,就连唐僧最珍贵的宝物之一,袈裟都差点丢失。
那么很多人好奇,这个贪财好色的老头,是如何活到270岁的呢?其实作者用整整一回讲述了金池长老,里面金池长老的秘密藏的非常隐蔽,很多人都没有看明白。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故事,解读一下其中奥秘。
书中,唐僧一行人踏上西行取经的漫漫长路,历经艰险。他们刚刚在鹰愁涧遇到小白龙,又在途中不幸遭遇六名强盗。
当他们来到观音禅院时,天色已近黄昏。禅院庄严肃穆,香火缭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唐僧心中暗自庆幸,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歇的地方。
就在此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传来。唐僧抬头一看,只见两个面容稚嫩的小童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缓缓走来。这位老僧便是观音禅院的住持金池长老。
金池长老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挂着慈祥的笑容,向唐僧一行人问候道:"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远道而来,想必是累了。快请进来歇息吧。"
唐僧见状,连忙合十回礼:"多谢长老慈悲。只是不知长老尊姓大名,今年高寿?"
金池长老呵呵一笑,眼角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老衲法号金池,今年已二百七十岁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二百七十岁?这怎么可能?就连孙悟空都忍不住多看了金池长老几眼,心中暗自嘀咕:"这老和尚莫非是在说笑?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唐僧虽然信佛虔诚,但对于凡人能活到如此高寿也感到难以置信。他小心翼翼地问道:"长老,您说的可是真的?莫非您是仙家子弟,不然凡人怎么可能活这么久?"
金池长老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反应,他慈祥地笑着说:"阿弥陀佛,佛法无边。只要心存善念,勤修苦练,长寿并非不可能。"
这番话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唐僧却不好再多问。他只好继续向金池长老行礼,表示感谢。就在此时,金池长老的目光落在了唐僧身上的锦斓袈裟上。那件袈裟金光闪闪,显然不是凡物。
"几位施主请随我来,我已经让人准备了素斋。"金池长老说着,在两个小童的搀扶下向前走去。
夜幕降临,观音禅院渐渐安静下来,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在后院禅房中休息。
夜深人静,观音禅院里的大部分僧人都已经入睡。然而,在一间隐蔽的小房间里,金池长老正和两个小幸童秘密商议着什么。
"那件锦斓袈裟,你们看到了吗?"金池长老压低声音问道,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
两个小幸童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其中一个回答道:"看到了,长老。那件袈裟确实与众不同,金光闪闪,一看就不是凡物。"
金池长老满意地点头,继续说道:"没错,据说那可是观音大士亲自赐予的宝物。据说穿上它,就能获得无上的法力。如果我们能得到它……"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在场的三人都心知肚明。那件袈裟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诱惑。
"可是长老,"另一个小幸童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件袈裟是唐僧的,我们怎么才能拿到手呢?"
金池长老露出一个阴险的笑容,说道:"这就要靠你们了。今晚,我们就放火烧毁观音禅院。在混乱中,你们趁机偷走袈裟。至于唐僧和他的徒弟们,就让他们葬身火海吧。"
两个小幸童听了这个计划,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其中一个结结巴巴地说:"长老,这……这不是要犯下大罪吗?"
金池长长老冷笑一声,说道:"大罪?为了长生不老,这点代价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只要我们得到那件袈裟,就再也不用担心这些凡俗之事了。"
看着两个仍然犹豫不决的小幸童,金池长老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怎么,你们不愿意吗?别忘了,是谁给了你们庇护,让你们在这里安享富贵。如果没有我,你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讨饭呢!"
被金池长老这么一说,两个小幸童顿时不敢再有异议。他们低下头,小声说道:"我们明白了,长老。我们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做。"
就在他们密谋的时候,孙悟空却悄悄地藏在房顶上,将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在耳中。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一向警惕,没有轻易相信金池长老的话。
"好你个老秃驴,竟然打我师父的主意!"孙悟空心中暗骂,"看来这个所谓的长寿之谜,恐怕也不过是障眼法罢了。"
孙悟空悄悄地离开,回到了唐僧的房间。他将刚才听到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唐僧。
唐僧听完后,脸色变得苍白:"悟空,你说的可是真的?金池长老真的要这么做?"
孙悟空点点头,说道:"师父,我亲耳所听,绝不会有错。这个金池长老看似慈眉善目,实则心怀叵测。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唐僧叹了口气,说道:"没想到出家人竟然会做出这种事。看来我们还是太过天真了。"
孙悟空安慰道:"师父不必担心,有我在,保证那些妖人伤不了您一根汗毛。"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紧接着,浓烟开始从窗户缝隙中飘进来。
"不好,起火了!"孙悟空大喊一声,迅速拉着唐僧冲出房间。
整个观音禅院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僧人。
在这片混乱中,两个小幸童趁机溜进了唐僧的房间,想要偷走锦斓袈裟。然而,他们刚一进门,就被守候多时的孙悟空抓个正着。
"哈哈,我等你们很久了!"孙悟空冷笑着说道,"想偷我师父的袈裟?做梦!"
两个小幸童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直求饶。孙悟空不屑地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带我去找金池长老,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在孙悟空的威逼下,两个小幸童只好带路。然而,当他们来到金池长老的房间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糟了,那个老秃驴跑了!"孙悟空懊恼地说道。
就在这时,一个僧人跑过来报告:"不好了,金池长老撞墙自尽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那个声称活了二百七十岁的金池长老,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随着金池长老的死亡,观音禅院的火灾也被扑灭了。然而火灾扑灭后,众人发现袈裟还是丢了。孙悟空嘿嘿一笑,说了一句“莫急”,转身一个筋斗云追了出去。
那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这只修炼多年的妖怪,原本居住在距离观音禅院二十里外的一处山洞中。当他看到禅院火光冲天时,本想前去救火,却意外发现有人在故意纵火。
黑熊精原本打算置身事外,但当他看到唐僧身上那件金光闪闪的锦斓袈裟时,内心的贪婪之火顿时被点燃。趁着混乱,他悄悄潜入禅院,一把抢走了宝物。
孙悟空在追查袈裟下落时,很快就锁定了黑熊精。然而,当他找到黑熊精时,却发现这个对手并非易与之辈。两人交手数十回合,竟然不分胜负。
原文写道: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
黑熊精的真实形态是一只巨大的黑熊,但他已经修炼成人形,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他不仅力大无穷,还精通各种法术,能够呼风唤雨、腾云驾雾。
在与孙悟空的激战中,黑熊精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他手持一柄铁枪,招式凌厉,每一次出手都带着呼啸的劲风。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但一时间也难以占得上风。
眼看战斗陷入僵局,孙悟空决定求助于观音菩萨。当他来到南海普陀山时,发现观音早已洞悉了一切。
观音菩萨并没有因为禅院被烧而责怪孙悟空,反而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件事。她对孙悟空说:"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孙悟空终于制服了黑熊精。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观音并没有惩罚黑熊精,而是决定收他为徒。
原来,观音菩萨早就注意到黑熊精修行多年,虽然偶有过错,但本性并不算坏。她认为,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黑熊精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得道高僧。
就这样,黑熊精摇身一变,成了观音菩萨座下的护法神。他被安排在南海普陀山,负责守护山门。
此时在寺庙的众人也终于发现了金池长老的秘密。
真相大白,谜底揭晓在金池长老的房间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古籍和药材。其中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本笔记记录了金池长老多年来的修炼心得,其中透露出了不少惊人的秘密。
原来,金池长老并非真的活了二百七十岁。他的"长寿"秘密,竟然与那只名叫黑熊精的妖怪有关。
黑熊精是一只修炼有成的妖怪,经常来观音禅院与金池长老讨论佛法。在这个过程中,黑熊精传授给金池长老一些养神服气的术法。这些术法虽然对普通人效果不大,但金池长老通过长期的修炼,确实延长了自己的寿命。
然而,这些术法并不能让人长生不老。金池长老的真实年龄其实只有一百多岁,远没有他声称的那么高。为了维持自己"神仙中人"的形象,他不得不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段。
笔记中提到,金池长老收集了大量的珍贵药材,用来调配延年益寿的丹药。这些丹药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也很大。长期服用这些丹药,让金池长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
除此之外,据说金池长老还精通一些妖术。所以有人猜测金池长老还通过采补婴孩来填补自己的元气,让自己看起来能够长生不老。这也对应了为什么寺庙里有几个小童服饰着金池长老。
但最令人震惊的是,金池长老竟然收藏了八百多件袈裟!这些袈裟都是他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有些甚至是从其他寺庙偷来的。
然而,这种贪婪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毁灭。当他看到唐僧的锦斓袈裟时,那种对珍宝的渴望再次占据了上风。他策划了这场大火,就是为了趁乱偷走袈裟。
可惜,他低估了孙悟空的警惕性。当计划失败后,金池长老陷入了极度的恐慌和绝望中。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旦暴露,不仅会失去所有的名誉,还可能会受到严惩,自己的秘密也有可能会全部暴露,所以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他选择了自尽。
唐僧听完这些事情后,不禁长叹一声:"阿弥陀佛,没想到金池长老竟然做出这等事来。看来,贪欲真是一切祸患的根源啊。"
孙悟空则撇了撇嘴,说道:"师父,这老秃驴的所作所为,哪里还有半点出家人的样子?他这哪是修行,分明是在造孽!”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你觉得金池长老是靠婴童来延寿的吗?
参考资料:[1]金伊慧.袈裟下的仁义情怀——浅析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唐僧身上的儒家特征[J].大众文艺,2015,(22):197.
[1]张执中.“重复”主题下的“对体”与“轴心”——论《西游记》中的黑熊精形象来源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7):30-31.
各位看官老爷,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