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而今咱们对“青草电影”大致比较关切,我们都想要知道一些“青草电影”的相关资讯。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有关“青草电影””的相关知识,希望朋友们能喜欢,兄弟们快快来了解一下吧!铁凝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无论是她与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教授的爱情故事,还是她笔下意蕴深厚的文学作品,都非常吸引人。
在爱情上,她执着坚定地追求真爱,终于在五十岁的时候遇见了她现在的先生。
在文学上,她有着极高的造诣,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作家,一步步取得很多成就。根据她的小说《哦,香雪》改编的电影,获第四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青草垛》是铁凝于1995年写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它与铁凝的另外两部小说《麦秸垛》《棉花垛》合称为“三垛”。三垛系列,不仅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它们也奠定了铁凝在文坛的重要地位。
《青草垛》主要讲述了茯苓庄的单纯少女,因为向往城市文明,而选择离开茯苓庄。尽管内心对城市有诸多向往,她还是选择了以出卖自己的身体为生。 这种赚钱方式也没有给她带来理想的生活,反而使她进一步堕落,成为一个只知道吃喝,胖的像一座山的疯女人。
本文主要从青草垛下的女性悲歌,幽灵视角的运用,悲剧成因三个角度讲述幽灵视角下的这一曲女性悲歌。
在小说中,“青草垛”的意象贯穿全文。小说开头就指明茯苓和青草是茯苓庄人的两大事业。因此,在这个地方男孩的名字都是以“草”,如一草,二草,大草,小草;女孩则以茯苓命名,如大茯,二茯,三茯,大苓,二苓,十三苓。就在这随处可见的青草垛下,作者展示了一幕幕女性悲剧。
青草垛的隐喻意象在茯苓庄,草是家家户户用来烧火,做饭,喂牲口的必需品,因此每家房前屋后都有青草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寻常可见的事物,在小说中集中出现了七次。
一方面,青草垛是一切悲剧的见证者。青草垛见证了青梅竹马的一早和十三苓年岁的增长和感情的日渐深厚。在青草垛旁,十三苓向一早吐露了她对大城市的向往,他们也在此处分别。一早也在青草垛旁看到了堕落不堪,只知道吃喝已然疯了的十三苓。在小说的最后,冯一早的灵魂也是在青草垛里被彻底烧死。它见证了一切悲剧。
另一方面,“青草垛”隐喻着茯苓庄数千年一直存在着的男权思想。
首先,茯苓庄最重要的两样事物就是茯苓和青草。人们之前用草来给男性命名,用茯苓来给女性命名。这一命名将青草垛意象与男性联系起来。
其次,青草垛在这里也是被堆在房前屋后,为人们提供生存的条件,而茯苓则用来换钱。冯一早一直在茯苓庄安居乐业,干着赚钱的收镐把儿的活,而五茯家里人图一早职业赚钱,而把五茯嫁给一早。
这成堆分布,随处可见的青草垛,见证了一切悲剧,也隐喻了一切男尊女卑的男权思想。茯苓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视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象征。
木心先生曾说,所谓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可惜的是,十三苓却没有这么幸运。
最初,她是一早的青梅竹马。性格单纯善良,向往城市生活。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茯苓庄,来到了大城市。她曾对一早叙述她对城市文明的炽热向往。
她说,人也不一定都去唱歌,还有别的事呢。比如公关吧,歌星们就不一定如我。对,我很可能去干公关:披肩发一留,小胸脯一露……我要戴一手金戒指,没有真的就先戴假的。你不愿意?到那时候我就给你发个电报,让你去看我。
她想要靠自己做公关,做歌星,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足的生活。她的理想单纯而简单。她眼里的富足也不过是可以随时下馆子,什么好吃要什么。
然而,就是这样的十三苓一步一步成了一个以出卖身体为生的女人,最后变成一个只知道吃喝的疯女人。对于十三苓的这段经历,作者没有直接叙述。只是通过运煤人的话,侧面交代。作者没有交代十三苓成为“小黄米”的原因,也没有讲述她疯癫的原因。
这种缺失化的叙事方式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经过读者的再次创造,作品意蕴更加丰富。在想象与联想中,我们可以意识到十三苓的堕落与她自身文化程度不高,能力不强,也与城市文明的引诱有极大的关系。
十三苓一直追求的城市文明对她造成了身体与灵魂双重残害。胖得像山一样的身体,疯癫得没有意识的灵魂,是在她一直追求的城市留给她的两样东西。
更加讽刺的是十三苓回来后,她不吃当地饭,只吃火腿肠,康师傅,健力宝这些大城市的产物。大城市彻底摧毁了她的理想,她的身体,然而她却仍旧对其充满向往。十三苓也绝不只是十三苓,她同时也是当时极度向往城市的万千女子的缩影。
整个小说是以已经去世的二十四岁青年冯一早的视角讲述故事。在正式叙述故事的时候,作者就 用四个简单句进行了交代。
我们村叫茯苓庄。
我叫一早。
我死了。
我二十四岁了。
幽灵视角在新时期的许多小说中都出现过。如方方的代表作《风景》就是以一个已经去世的婴儿小八子的视角讲述武汉河南棚子里一家人的故事,余华的《第七天》也是以一个去世的青年杨飞的视角讲述人世的温情与官场的腐败。
幽灵视角的运用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一方面这种陌生化的叙述视角,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幽灵视角的运用拓展了小说的叙述范围,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客观。
人们是看不见幽灵的,所以幽灵的行动是绝对自由的,这导致了它可以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这一定意义上拓展了作品的叙述范围,使其对女性悲剧的表现范围更加广阔。
首先,一早的幽灵看到了车马店底层女性的屈辱生活。十三苓曾经也是其中一员。车马店开在运煤干道上,她们在为运煤司机提供吃喝的时候,也通过出卖自己的身体赚钱。
在这里这些运煤司机,他们对这些女子随意箍脖子,他们付出的代价就是煤车上的煤。车马店的老板通过卖煤来支付店里的开销。更可悲的是,在这里,这些出卖自己身体女子她们对这种生活已经习惯了,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与屈辱。
其次,一早的幽灵也看到了那些生活在夜总会的女子的屈辱。她们被随意摆布,看似在灯红酒绿的夜总会,她们的生活与那些车马店的女子无异。
除此之外,幽灵视角的运用又让那些平日冠冕堂皇的官员们褪下了伪饰。 马主任竟然认为西县县长把一两的酒杯换成四钱,这样的行为会让人民永志不忘。西县县长也恬不知耻地认为他的这一行为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这些官员们荒诞不经的对话展示了官场的腐败现象。
幽灵视角展示了车马店和夜总会两个场所女性生存的艰辛和屈辱,她们没有自由,像一个傀儡般用自己的身体迎合男性。
小说采用已经去世二十四岁的男青年的角度叙述十三苓的悲剧。这种幽灵视角有种独特的客观性,使其对女性悲剧的表现更加客观。
首先,幽灵视角它不受物质限制,是绝对客观的。
我身上冷,但不饿,才想起我是少了肠胃的。现在一闻见酒气和油腥气,还有点恶心。原来从这天起,我再不思饮食;从这天起再没有人能看见我;从这天起我再不必说话,因为我说话,人们也听不见我的声音。
变成了幽灵的一早,他看到了车马店的女性如行尸走肉般为运煤司机服务。他也看到了夜总会女性的卑下处境。
她们迎合着马主任唱起夫妻双双把家还。”夫妻“指的一夫一妻,相敬如宾,而在这里,马主任和两个夜总会的小姐唱着这首讲述夫妻恩爱的戏曲。既展示了这些女性为物质而麻木迎合马主任的处境,也对马主任虚伪的面目进行了讽刺。
其次,幽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不受性别限制。这种无性别,使冯一早超越了单纯的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在表现女性悲剧方面更加客观。
总之,幽灵视角的运用,一方面是铁凝的创新,这种陌生化是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它也拓展了作品的叙述范围,也增强了作品的客观性。这种视角的运用使十三苓这样的底层女性的悲剧命运更加真实,更加刻骨铭心。
十三苓的悲剧命运让每个读者扼腕叹息。但造成十三苓悲剧命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铁凝她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可我们在小说一段又一段的文字里,窥探到了造成十三苓们悲剧命运的多重原因。
物质的匮乏,城市文明的引诱茯苓庄并不一个富足的地方。在这里,人们主要的生存方式就是割草和卖茯苓。在居住环境方面,青草是人们盖房,铺炕的主要材料。在食物方面,人们吃的是玉米,高粱,甚至树叶。
我们一道吃玉米面,玉米碴,玉米粒;一道吃玉米秸,玉米轴;吃高粱粒,高粱皮;吃杨叶、榆叶、桃叶、杏叶。
这些都显示出了茯苓庄的贫穷落后。
这正是促使以十三苓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的客观原因之一。城市文明有着她所追求的富足。十三苓期盼等她有钱的时候,她就带着一早下馆子,故意要的多多的,故意吃不完剩一桌子,走时故意把钱放在桌子上一甩。三个”故意“表现出的都是十三苓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物质的匮乏促使十三苓们极度向往城市,向往富足的生活。而这种向往使她们的悲剧就此开始……
女性自身的惰性如果说物质的匮乏是造成这些底层女性悲剧的客观原因,那么女性自身的惰性,则是造成女性悲剧的主观原因。所谓女性自身的惰性,指的是女性自身自愿放弃自尊,选择了依附男性的生存方式。
最初,十三苓来到城市前,她想过做和公关。这些梦想因为太不切实际而统统破碎。她后来和她舅舅一起卖过衣服,也在韩国一家公司推销过商品,在服装学校学过剪裁……然而十三苓还是选择了一种最轻松却也最没有尊严的赚钱方法——出卖身体。
作者从始至终没有表述十三苓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但我们从运煤司机的话语中可见端倪。他们说,
咱也是走遍天下的人啦,没有比上十三苓的,一办事,瘫在你身上一般。
通过"瘫”这样一个动作描写,侧面表现出了十三苓的不抗拒,也暗示了十三苓是她是主动选择这样的职业的。
十三苓自身的那种惰性,使她情愿以人自身的尊严为交换,出卖身体,获得钱财。
《青草垛》这部小说表达了丰富的主题,它对女性悲剧的展示,悲剧原因的揭露以及独特幽灵视角的运用,都使以十三苓为代表的底层女性的悲剧更加刻骨铭心。
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铁凝这个作家,最初认识她也是因为年近九十岁的冰心对她说的那句,“你不要找,你要等”。这句话在传达冰心爱情观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铁凝这个宝藏作家。
她的《哦,香雪》单纯清丽的香雪让我想到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之后她的三垛系列,呈现出了与《哦,香雪》完全不同的风格,她深广地表现了不同时代女性的悲剧。还有她的《大浴女》更写出了女性和女性之间的互相残害。
铁凝,她从来不让别人去定义她,她坚持为创作而创作,一次又一次打破别人对她的刻板印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