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photo/图)
朋友说,一个人医生做久了,心肠就会很硬。患者在那里哭得呼天喊地,他可能都不动声色。也难怪,每天目睹生老病死,一切变得稀松平常了。再说,他心太软,打针、开刀、穿刺……下得了手吗?
可是,我见过一位“心软”的医生。
那是朋友的一次聚会上,我们相邻而坐。张医生在肿瘤医院的胸外科。胸外科的病房,常年处于紧张、亚紧张状态。有时直到正式动手术,患者才能住进来。手术前的检查,一般都要在加床上完成。“加床”,也不是你想象的,加在医院走廊上。外地患者,往往要住到旅馆或租个单间,城郊或邻近的可以住在家里,但是往医院跑,就得起个大早。
办理住院手续,需要一个窗口一个窗口排队。手续办齐了,见到张医生,一般已是9点多了。见面第一句话,张医生会立即问:吃早饭了吗?空腹的话,赶紧去抽个血化验,省得再跑一趟!张医生一边说着一边电话按过去:护士长,这边有位患者,刚办住院,麻烦给他抽个血,省得人家明天饿着肚子,还要一大早赶过来,他住得蛮远呢。
一通电话,省了这位患者和家属再跑一趟,省了患者一次空腹,也省了他们一天时间。现在疫情防控时期,更避免了一次可能感染病毒的机会……癌症病人大都身体虚弱,需要多休息。
我有些不解,三句话暴露记者的本职:少跑一趟,患者自己有这个要求吗?他答:患者不能把控办理手续的时间,他也不知道当天就可以抽血。
再问:你替患者“掐”时间,护士们乐意配合吗?医院早上7点就开始抽血,9点多还在“加人”,必定增加她们工作量。他答:开始是不太理解的,第二天抽血,第二天值班的护士负责,不是她的事。不过,现在习惯了,而且我们与病区护士长一起坐下来商量,优化入院接待流程,尽量保证病患当天收治就能完成抽血、检查预约、胸外科功能锻炼指导,缓解一下他们的焦虑情绪。
又问:让患者少跑一趟,医院有什么规定或要求吗?他答:没有这么细化、明晰,只是我们科室的自选动作。譬如,病人出院后,我们还要把他拉进一个康复群,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会做些延续性指导。不过,我们医院早就有个院训,说得很到位:永远为患者做对的事。癌症,好多时候是等不起的病;少跑一趟,不就是对的事吗?
看过或听过太多的校训、厂训、院训,一般不太敢信以为真,知道只是“嘴上”“纸上”或者“墙上”一套而已,但是现在发现,它也可以在“心上”。
(作者为江苏媒体人)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之“人在职场”,欢迎来信分享职场心声、吐槽职场经历、打破刻板印象、揭秘行业规则。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
周云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