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生活常识网

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Steam在线榜第一的大香蕉,是年轻吗喽的第一次爆仓

前言:

今天朋友们对“大香蕉不卡”都比较珍视,你们都想要知道一些“大香蕉不卡”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在网上汇集了一些有关“大香蕉不卡””的相关资讯,希望各位老铁们能喜欢,各位老铁们快快来学习一下吧!

文 / 阿毛

在线八十万,玩家人数居Steam榜第一的。


是根大香蕉。



哥们,这不是跟你开玩笑。


打开游戏画面里有且只有一根大香蕉,点击画面时唯一变化的就是屏幕上的数字,就连小红车都比它有游戏性。所以这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Steam上目前玩家最多的游戏是根大香蕉。



可是打开评价页面,这根香蕉竟获得了87%的好评。


一名玩家认为这款叫《香蕉》的游戏不仅仅是份娱乐消遣,更在他生命最艰难黑暗的时期帮它撑过了自杀性抑郁,提醒他在人生的风暴中依然有着快乐的事情去发现。


就比如,用鼠标点击每一个香蕉。



另一名玩家分析,香蕉BaNaNa单词三个部分所代表的元素序列,有暗示V社即将推出《半条命3》的嫌疑。



“比大多数3A更好。”

“比守望先锋2更好。”

“比瓦罗兰特更好。”


甚至出现了「蕉批」群体,在评论区明目张胆地拉踩其它游戏。



看不懂了吧?

哥们刚见到也大受震撼。


直到翻出差评,噢,我才明白,原来这游戏的玩法是「TCG」。



TCG,也就是集换式卡牌的缩写。


能对战的,就像万智牌、游戏王那样,买卡包、组卡、然后与人对战。也有不能对战的,比如这个香蕉游戏,就是掉香蕉、收集香蕉、交易香蕉。



简而言之,当你打开《香蕉》并把它挂在后台,后台就会每隔一段时间,为玩家掉落一根香蕉。其中有普通香蕉,也有造型各异的稀有香蕉。


听到这里我想见多识广的牌佬们应该率先反应过来了,是的,在一款玩家群体广大的卡牌游戏中,稀有的卡牌就必然拥有收藏属性,进而就会吸引追涨的黄牛和倒爷,甚至买入囤货去推高它的价值,等涨价卖出去。


这个玩法,其实与炒股炒币有类似的逻辑,尤其在《香蕉》玩家人数涨得最快的时候,记录中甚至有人掏出1800美刀,只为买下一根皮肤特殊的虚拟大香蕉。



因此,除了狂热的炒蕉氛围,也有一部分人表现出相当的警惕性。


一波人认为制作组会像珠宝大亨戴比尔斯那样靠官方收购普通香蕉来保证香蕉的交易市场,再高价出售稀有香蕉牟取暴利,这是套用“钻石”市场的玩法,把不稀缺的东西人为的变成稀缺。


另一波人认为制作组捆绑香蕉安装了木马软件。当玩家挂着《香蕉》时,游戏会盗用玩家的显卡资源,在后台挖取虚拟货币。



然而按官方说法,他们从未出售或购买任何东西。明确声明不上架任何NFT和区块链的Steam官方,也是再三审核后,选择放行,拟确认游戏没有问题。


没错,游戏这么火确实有点无法让人理解。


但也大可不必往金融诈骗上锤,因集换式卡牌本来就是Steam十年前就有的通用玩法之一。不信的话请你自己打开自己的Steam库存,好好看看你的游戏都为你掉落了哪些卡牌,也许就会有比《香蕉》更靠谱的横财之喜。



像我这次翻开就发现,好多独立游戏为我掉的卡牌,现在拿到交易市场上去卖的话,甚至能为我再买一份打折游戏本体。


因此你可以看到并不只是《香蕉》,事实上Steam绝大多数游戏都加入了卡牌掉落功能,如果有人想收集、市场够大的话,卡能卖出的价值不一定就比那根稀有香蕉的1800美元低。



此事真正的黑色幽默在于,关于“后台挖矿”与“钻石骗局”的阴谋论在网上传得越广,就越是有更多玩家把《香蕉》挂在后台,幻想挑落的香蕉能升值,赚得吗喽在赛博股市中的第一桶金。


只是稀有香蕉的价格最近遭遇了崩盘,年轻吗喽也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股票爆仓。



我想多少可以证明《香蕉》所爆的虚拟香蕉并不比其它游戏爆的卡牌拥有更具价值的稀缺性,制作组也没打算制造稀缺性。


他们也终于下场发出声明强调他们只想想做收藏玩法。

并不欢迎黄牛和倒爷带来的金融属性。



但香蕉终究还是凭借大伙的发财梦火了。


连同更早两个月发售,同样玩法的《鸡蛋》也被大伙挖了出来,今后也许会有更多模仿者相继出现。



但《鸡蛋》没火,未来可见的榴莲、柑橘、马桶圈也不会像香蕉这么火。


或是就像三年前那根卖出12万美元的前卫艺术品所证明的那样,香蕉相比其它食物,确实拥有把一切文艺形式解构,颠覆人们认知的魔力。


前卫艺术《胶带香蕉》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Steam在线榜第一的大香蕉,是年轻吗喽的第一次爆仓》
文章链接:https://www.freety.cn/yingshi/steamzxbdyddxjsnqmlddycbc.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