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与驶离现场的区别
在交通事故中,逃逸与驶离现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逃逸是指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主观上有逃避事故责任的目的,故意离开现场,以逃避法律责任。
2.而驶离现场则是指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因害怕被殴打或其他非事故原因离开现场,但事后主动投案自首,主观上没有逃避事故责任的想法。
这两种行为的区别在于主观上是否有逃避责任的目的,而这个主观目的通常通过客观行为来界定。
二、交通逃逸的责任
律飞侠提醒,交通逃逸的责任认定是非常重要的。
1.根据《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2.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逃逸者的责任。
3.如果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也要承担全部责任。
4.在交通事故中,即使肇事司机原本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三、
交通逃逸的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其它。
对于交通逃逸,你是否还有其他疑问?在交通事故中,保护现场和及时报警至关重要。如果你或他人遇到类似情况,请务必遵守交通法规,及时报警,确保人身安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