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的买卖行为,并不都会签订书面的合同,特别是一些亲朋好友等熟人之间做买卖,在进行买卖交易时,很多人都碍于面子或者信任对方,并不会签订书面合同,而是以口头的形式。那么,口头条件是什么?下面,跟这小编一起来看。
一、成立条件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行为有效的先决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经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
所谓缔约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所谓意思表示,是指向外部表明愿意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意思表示真实是构成的先决条件之一,一方在被欺诈、胁迫或者重大错误下订立的合同往往非其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无效或可撤销的合同。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所有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都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易言之,符合公序良俗的要求。因此,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是合同有效的当然条件之一。但必须注意的是,合同不违反法律,是指合同不得违反当事人必须遵守、不得通过协商加以改变的强行性法律规定。
4、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
依法成立之契约,于当事人之间犹如法律。因此,作为确定当事人各自权利义务依据的合同内容对于判断合同是否生效、生效后如何履行,以及发生纠纷时判断孰对孰错具有重大意义。合同内容确定,是指合同内容在合同成立时必须确定,或者必须处于在将来履行时可以确定的状态。合同的内容可能,是指合同所规定的特定事项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合同内容属于事实不能、自始不能、客观不能、永久不能及全部不能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则合同无效。
二、口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合同法》第十条中规定了的形式,其中就包括口头形式,也就是说我国口头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当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规定要书面合同的除外。
口头订立的合同也受法律的保护,其有效与否与书面合同的判断标准一样:
1.订立口头合同的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
2.口头合同内容要合法,合同双方的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
3.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定和我国社会公序良俗,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符合这些就是一个合法有效的口头合同。
三、订立口头合同应注意哪些事项订立口头合同应注意如下事项:
1.慎重选择合同相对人,并着重考察其诚实信用状况,并对其进行资产考察;
2.应该找双方共同的亲戚或是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三方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口头协商;
3.如果发现对方有可能在日后履行合同中发生困难,最好要求对方提供;
4.期间,也要及时关注对方的动态,并留下相关证据。
总结:以上就是法务时刻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口头合同成立条件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口头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四点: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必须确定或可能;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只要达到以上条件口头合同就能成立,同时小编还给大家介绍了其他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专业提供合同拟定,等相关服务。
法务时刻来源链接:https://www.jiwenlaw.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