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抖音的商业化
抖音在不断加速自己商业化的步伐,已经上线购物车及商品橱窗,推出精选好物联盟、企业号POI权益、抖音小店,小程序。可以看出电商业务比重的增加,因此也带来了众多的商机。
-Ⅱ-
抖音的商业化,概括起来其实就是7个字
人带货、机器带货
一、人带货
市场有两种玩法。
第一种,孵化达人,做短视频;
第二种,做直播。
这个方向一个大的基础就是,字节跳动的智能分发,算法推荐。他是一个中心化的算法,好的越好,差的不给量。
所以流量会越来越集中到某一群玩家,甚至到最后,头部的关注会拟合这个社会的关注。
这个时候,孵化团队就要去研究问题的核心,如何获得关注。
有人说,我认真做内容,会不会出位?个人觉得机会很小。只有认真做内容加上“放大器”才有可能出位。放大器是什么?头部带中尾部肯定要;刚起步的中尾部跟官方换资源肯定要;RMB玩家加上认真做内容肯定要;
好,有了关注才是刚刚开始。变现开始容易,只要用能解决问题的优惠产品就可以解决变现难题。
但问题是,我们不能看着优惠成为常态,优惠成为常态,那要关注意义何在?盈利点在哪?
网红公司肯定不担心,因为她的存在就是用B端给C端的让利,收割B端的利润。
但是B端找谁要利润?不能眼看着GMV在火箭提升,到年底财务一核算,实际盈利可怜。
二、机器带货
机器带货其实就是系统后台智能定向推送。
以前,没有龙蛇混杂的自媒体,网络平台。投放颗粒度要很大。所以,人群划分难,定向推送难。所以广告界著名的一句话:我知道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正是因为以抖音、微信、淘宝为首的系统后台,把当下的人群颗粒度做得很精细了,才有了这个机会存在。
一心想建设电商生态的抖音,除了和淘宝合作外,还吸引了大量二类电商前来抢占流量。
二类电商是依靠流量广告做单品销售的模式,交易方式有线上付款和货到付款两种。鲁班系统的运作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联合商家将某个商品打造为爆款,由抖音给相关人群推送广告,再根据点击、展现和下单量向商家收取广告费。在鲁班系统与商家的“合力”之下,抖音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制作精良的商品推介广告。
由于产品来源复杂,也没有电商平台作为依托,二类电商需要更为严格的管控机制。
“针对售卖的商品,出具相应的证书,平台也可以连接工商系统,如果证书造假,工商就可查处对应公司。”
机器带货有一些坑需要注意:
讲回抖音的机器带货,其实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跳转第三方。
第二个方向是内部完成闭环。
(1)视频素材一定要吸引人,文案策划一定要上心,必要时需要明星达人网红出镜的,转化为王;
(2)投放优化师一定要专业,厉害的优化师,其实有DMP人群包拓展这个事情存在的;如果选择某一些类目的内部闭环渠道,在前期投放不太有这个讲究,因为不能上来就匡死人群;
(3)如果你碰到代理商,喜忧参半,喜是有的代理商真的很厉害,忧是很多代理商业绩压力在,其实就是走流水,没办法,是头条逼着抓大放小。所以,B端要做好代理商的尽职调查,没有好坏,只有适合自己当前状况的才是最好的;
(4)机器带货的本质跟人带货一样的。商业合作的本质也是互通的。
只不过一个是B端跟网红公司合作,RMB与资源置换;机器带货是B端与抖音头条官方RMB换资源。网红公司为什么抽B端的利润,因为它要平摊前期与抖音头条官方RMB换资源的成本。
-Ⅲ-
总结
对于迅速成长的抖商生态,抖音已经建立起审核机制、抽检机制、处罚机制,来对商家和商品进行把关。同时,平台对于“盗视频”的打击力度加大,如发现盗用视频,会立即下线商品,并对商家进行处罚。
抖音要搭建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还有一段路要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