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说起网上购物,有一个绕不开的购物节“圣地”,美帝叫“黑色星期五”,我国叫“双十一”购物节。双十一购物节原名叫双十一光棍节,是阿里巴巴参照美帝的黑色星期五,人造的购物狂欢活动,就是为了在每年11月11日以全年最大力度,最大折扣,最大面积的打折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充分勾起大家抢到就是赚到的购物欲望。(10000粉需要你的关注来助力,喜欢我的请点个关注)
但是最近几年双十一似乎已经走过了年富力强的壮年,开始逐渐走向的衰老,虽然各大平台,特别是阿里想了一系列延缓其衰退周期的招数,比如延长双十一的购物时间,由一天变成一个月;跟电视台合作,推出双十一晚会,明星助阵吸引流量等,但是英雄迟暮,廉颇老矣的规律还是没有被打破。
究其原因,是因为四大门派围攻双十一的“光明顶”,造成了双十一不可避免的失去武林霸主的地位。
第一门派:“少林寺”——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滑。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消费都来自居民可支配收入。由于中美贸易战,疫情后续影响,进出口贸易增长放缓等一系列原因,特别是后房地产时代,居民收入增长无有力的“接盘侠”,,名义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各省市基本都在5%-9%之间,相比于通货膨胀来说,资产收益比估计下降在30%以上。加上占我国人口2.3%高收入阶级人群过少且国内消费占比不大,占比30%的4亿中产阶级资产缩水和住房、教育压力相比加大,不愿消费、不敢消费、不想消费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节约七十二绝技”重现武林,他打折任他打折,清风拂山岗。
第二门派:“五岳联盟”——直播带货。五岳联盟讲究的就是人多面广,门派多招式杂,直播带货也是平台多,人多花样多。直播带货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4G/5G网络的普及逐步兴盛,我国目前4G普及基本达到100%,5G普及也达到了了接近40%用户,随之而来的是李佳琦、小杨哥、罗永浩等一众带货主播逐步走向广大群众,再加上明星、网红、平民等,直播带货方兴未艾,2023年前三季度直播带货销售额就增长了60.6%,活跃主播337.4万人。最关键的是,直播带货一年365天无休,天天打骨折的价格,动不动原价10%-30%的价格极大的提升了购买者对打折的阈值。天天最低价,没有50%以下的折扣,主播都不好意思上链接,一系列的组合拳打的双十一的50%折扣、满200减30等毫无还手之力。
第三门派:“崆峒派”——商家作死。崆峒派最有名的就是七伤拳,伤人先伤己,天猫、京东等商家也很擅长这套拳法。疫情前,每逢双十一前夕,商家就开始先调高商品价格,然后按照双十一时期平台要求打折,实际上双十一期间的价格,比平时的价格根本没有优势,甚至还有高于非双十一期间的奇葩情况,2017年中消协曾经统计仅有21.9%的商品在双十一是全年最低价,2023年调查发现也只有50%的商品是全年最低价。经常是双十一,由于冲动买买买,商品到手后,发现被骗,或者买的用不上,就退退退,据说双十一退货率达到50%以上,部分种类商品退货率达90%以上。疫情期间,平台的商家乱涨价,紧缺商品涨价100%以上,有的甚至500%。对很多提前原价下单的商品,比如呼吸机等,拒绝发货、取消订单等行为,在消费者最危难的时刻,此类行为狠狠地伤了上帝的心,商家的信誉和诚信也在消费者心中打了折,两败俱伤的七伤拳可谓名不虚传。
第四门派:“丐帮”——各平台。丐帮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派,入帮门槛低,人多势众,以前各类平台也是,双十一基本都是平台说了算,线上打的线下曾经无地可逃。但是打折棒法和降龙十八掌,由于后续的帮主资质有限,学的越来越不全,而且创新力不足,双十一玩法经常被吐槽,天猫同志的折扣算法,被形容比国际奥林匹克数学赛还难。东凑西凑,有时候不只最大折扣力度没享受到,还经常掉坑里。还有就是由于直播带货的主播议价能力越来越强,双十一各平台的双十一议价能力大幅下滑,特别是面对大品牌的议价能力直线下降,今年很多大品牌双十一相比平时,价格可能就少了3-5块钱,往年大品牌打折20%,甚至50%的现象不见了,购买者更加没有了欲望。
总之,双十一光棍节,他曾经非常响亮,等双十一的心情就像小时候等过年一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过年才能享受到的好吃的,好玩的,平时就可以享受到了,加上毫无创新,过年的“年味”正在消失,双十一的“薅羊毛味”也在逐渐消退,它跟过年一样,期待他会不一样,最后发现就是一种仪式和图腾罢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