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朋友们对“金瓶梅新版”都比较注重,大家都想要剖析一些“金瓶梅新版”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络上收集了一些有关“金瓶梅新版””的相关内容,希望看官们能喜欢,大家快快来了解一下吧!贾平凹是一位够得上大师称号的作家,出生于1952年的他,至今已发表多部中长篇小说,获得过国家级文学奖五次。
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小说奖等重量级荣誉。贾平凹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对故乡有着深沉而浓厚的热爱,从他的小说里不难发现这一点。
秦地中原历为兵家常征之地,西安坐镇十二朝古都,贾平凹出生的丹凤县又是商时殷契所封之国,种种文化因素叠加在一起,碰撞出了非同凡响的文学效应。
贾平凹热爱这片土地,因此基于西安创作了一部小说,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读者巨大反响,评价更是毁誉参半,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它就是《废都》。废了的都城,显然是指西安。1993年,贾平凹将其发表后,迅速引起了文学家的化学反应,支持者众,声讨者亦人山人海。
当时就有很多人说:《废都》的性描写大有明清时代《金瓶梅》的影子,差不多就是《金瓶梅》的翻版。
王朔说:贾平凹的早期商州系列还好,但《废都》完全是扒厕所的东西,他真是颓废到无聊的程度,就别冒充“大家”了。
但作家季羡林却称:《废都》将在20年后大放光芒;学者温儒敏说,它是对传统文明断裂的隐忧,是一部东方式的悲剧。
《废都》之所以《废都》?是因为这本书中的四个主人公,也就是作者刻画的西京四大文化名人,都是些道貌岸然、男盗女娼、精神空虛、无所寄托的伪君子。
作家庄之蝶是在女人窝里爬不出来的落寞文人;艺术家阮知非生活奢侈,不幸换了狗眼;画家汪希眠靠仿制名家名画发财;书法家龚靖元嗜赌成性,儿子吸毒败家。
而作品中主人公所在的城市,就如同一座大博物馆,各种神仙道术、佛玄秘闻、膏丹丸散在西京城大行其道,致使浸渍在其中几千年的人们在这样的氛围里生出困顿、迷惑之感。
文人、艺术家、画家、书法家,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书中的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这也就是《废都》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对现代许多知识分子的预言。毕竟在那个年代,作家知识分子是高尚的代名词,是让人敬仰的精神贵族。
由此也就可以理解这本书在当时为什么会被封禁了,而且一封禁就封了16年之久。
但是与国内情况不同的是,《废都》在国外收获了相当高的赞誉,更于1997年,获得法国文学大奖“费米娜文学奖”,同时在日本、韩国等地区拥有大批的粉丝。
《废都》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的经济已经发展繁荣了,但是精神文化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导致的文人精神的颓废,其实这个问题在20年后的现在看来,已经确实成为了社会问题,但是20年前的世界,显然对这个很难理解。这也说明《废都》的超前性。
情、色的外衣下,是一个冷静的现实反映。
《废都》因为有着大量的性描写,成为禁书,在国内被封禁16年,不过随着人们的思想在改变,接受能力的增强,这本书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里,好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20多年后的今天,《废都》再一次重新发售,果然获得了众多人的认可。有些书不论时隔多少年,总是读不够,也总是不脱离现实,反而在如今看《废都》,倒觉得更加贴切。
作家马原曾这样评论《废都》,“《废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空前地把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无聊状态描写到极致。”
《废都》对于现实状态的表达极为深刻,写到妙处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成为许多读者爱不释手的书籍,也满足了很多当年想买却没买到的读者心愿。
如果你也想看看这本贾平凹当年的“封禁”之作,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它到底好还是不好,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读者可以自己阅读后再作出判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