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此刻你们对“吕日阳”大约比较关注,姐妹们都想要剖析一些“吕日阳”的相关内容。那么小编同时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吕日阳””的相关内容,希望咱们能喜欢,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国庆节期间,支付宝在微博上发起了转发寻找中国锦鲤的活动,这个活动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支付宝联合很多商家进行的一项抽奖活动,其中包括全球各地的酒店、饭店等等,免费吃、免费玩,外加买买买。奖品名单长得几分钟都看不完。一个微博名叫“信小呆”的女孩中奖之后,成为了众所周知的“锦鲤”,也就是大家眼中的超级幸运儿。随之带来的效应就是国内的很多微信公众号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家的朋友圈被各种“锦鲤”转发刷屏了。
锦鲤最近超级忙 抽奖背后并不简单
杭州、长沙、上海、西安、南宁,微博、微信朋友圈里,自从"中国锦鲤"火了,各处纷纷"造锦鲤",无论美食、美妆、服装、手机都要转发抽奖。有网友说,是鲤就得转,万一是真的呢?
市民 藤雷
奖品当然是对我很有诱惑力,我还不用花钱,只需要转发一下,然后就能有机会,得到这么多奖品,而且我就可以省很多钱。
不过这世上哪有这么多条锦鲤呢,也有人完全受不了每天的锦鲤刷屏,决心抵制这股潮流。
网友
转发这个锅,可以一锅炖了你朋友圈里的所有锦鲤!
网友
转发这个鱼雷,除了自己的锦鲤都被炸!
不过对于商家来说,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许才是这次活动的目的。支付宝发起的活动吸引了300万网友转发并参与,可以说是用最少的资金实现最大的效益,这不失为一次成功的网络营销。对于这种博眼球的营销模式,每一名粉丝都可以转化成为一份经济价值。
资深互联网从业者 吕日阳
如果说我们花了一万块钱的活动成本,这些礼物的成本就1万块钱,但是我们获得了几百万、上千万的关注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一万块钱花得值,所以它的活动对于发起者来说,它有没有获利,就看这个活动撬动了多少关注度。
全国跟风“造锦鲤” 当心遇上新骗局
不过作为一种新媒体的营销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少人浑水摸鱼。记者调查发现,商家发起各类寻找“锦鲤”的参与方式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诱人的礼品、关注公众号、转发朋友圈、留下联系方式,简单的参与方式却能获得大量的公民信息。近日,就有一个刷爆朋友圈的"杭州锦鲤"抽奖活动,一些谨慎的网友询问清单中的商家后发现了一些蹊跷。
网友
亲,你们参加这个活动了吗?
没人联系过我,我猜他们公号自己买的吧。
我这边没接到通知啊,我也在纳闷呢。
我们都没给过奖品,今天还来问我们要奖品。
说好的联合100家商户,要开奖时才开始问商家要福利,结果有的商家还没同意!拿不到奖不可怕,可怕的是还有网友爆料,自己的兑奖码和别人的"撞车"了,如果不同的人拿到的兑奖码是一样的,那到底最终的锦鲤可能是不止一人呢?还是说所有抽奖码重复的用户,早已注定不可能获得锦鲤资格?不过不管真实与否,据统计,杭州锦鲤从发出到封禁,这次活动的商家收集了至少36万人的个人信息。
南宁市民 林小姐
眼见为实 ,是不是? 那见到才知道是真的 , 那如果我就传来传去,然后你怎么知道是真的假的。
南宁市民 谢先生
姓名电话肯定要填写的,有些还要填写身份证,这些肯定会涉及到一些问题,所以就觉得不安全是吗?对对。
而面对花样频出的“锦鲤”。10月14日,支付宝微信公众号发布名为“说个正经事”的文章,提醒用户警惕不法分子利用“假锦鲤”进行的电信诈骗。此外,各地警方也纷纷发布公告,提示群众当心掉入不法分子的“锦鲤”陷阱。
“锦鲤”图片可以转 “锦鲤心态”不能有
不过许多网友觉得,"锦鲤"式抽奖,不管是真是假,转发参与一下自己也不会吃亏,至少这些活动并没有要求大家支付任何东西。"锦鲤"的火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就像是刮刮乐中奖,如果能成为锦鲤是幸运的,这种幸运不是通过努力得来的,而是走了一个轻而易举的捷径。那么,"锦鲤"带来的这股热潮,真的值得跟风吗?
"锦鲤"是网民对幸运儿的称呼,转发抽奖是成为"锦鲤"的方式之一。从词源上看,"锦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前程似锦""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支付宝这场活动的成功之处,在于制造了一人独中巨奖的传奇,而“锦鲤营销”随即泛滥的原因,则根植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锦鲤心态”。虽说众人竞相转发“锦鲤”有娱乐成分,但这背后多少有些希望以小博大、坐地生财的投机念头。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徐元善
关于最近网络出现的炒作锦鲤的现象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投机取巧的心理 表面上看是一种引导人们抓住机遇 去追求幸福的美好理想 表面好像是这样的 它内质的东西我认为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 引导人们追求投机的 一种不劳而获的片面的价值取向 。
南宁市民 杨小姐
我觉得还是不要去占这些小便宜 因为你也确实不知道这类活动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
这种自我安慰式的转发,其实早已成为当代人社交圈中的常态化现象。比如考试前,不努力复习,靠转发锦鲤求过关;比如找工作,不准备充分,却提前转个锦鲤求好运;比如有些事情很顺利,不感谢他人伸出援手,反而转发锦鲤还个愿……专家认为,这种网络炒作锦鲤的现象暗藏的价值取向值得反思。
江苏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徐元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不劳而获的情况要反对的 要抵制的 第二点就是政府还有相关的社会组织 对这种网络炒作要密切的关注 要跟踪 甚至要监控 对那些非法的一些东西要依法进行治理 总之要通过这些事情 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才是最好的“锦鲤”,正如有句网络名言所说,“越努力,越幸运”,与其羡慕他人“鱼跃龙门”,不如保持一份冷静与平和,踏踏实实耕耘好属于自己的一方田地。
记者:黄纪宾 黄亮
最新评论